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生打熟補 話三七

■王中

 三七的藥用價值很高,素有「北人參,南三七」之說。明代藥學家李時珍首次將其錄入「本草綱目」,稱為「金不換」,清趙學敏在其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等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藥「雲南白藥」和「片仔黃」,都是以三七為主要原料製成。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又名田七,參三七,主產於雲南、廣西、貴洲、四川等省,但以雲南反山州和廣西靖西縣、那坡縣所產的三七質量較好,為地道藥材。
 其味甘微味,性溫、歸肝、胃經。三七具有「生打熟補」功效,即服用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醫學衷中參西銀」評價其「化瘀血而不傷新血。允為理血妙品」,治療跌打勞傷有奇效;服用熟三七(用雞油或其它的油將生三七炸黃即成熟三七),有補血強身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三七與人參一樣,含有四環三等補養成分,而且比人參含量還高,三七所含的酮類化合物,能促進血液循張,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臟耗氧量,減輕心肌工作負擔,可用於治療冠心病引起的胸悶、心絞痛症狀,降低血脂效果也很好。
 三七除了根莖入藥外,其他部位也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三七花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鎮靜降壓的功效,可用於高血壓、偏頭痛、失眠以及急性咽喉炎的治療。臨床發現用三七花治療慢性咽炎效果比較突出。三七葉味辛,性溫,主要功效為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三七果大家不太熟悉,三七粉就比較常用,其實三七粉是用三七果打磨成的粉,與三七根莖功效相似,可用米湯或黃酒調服。
 降壓降脂:取三七 5克,紫皮蒜 3頭,粳米 100克。大蒜去皮,切片,沸水煮 1分鐘,撈出。粳米放入煮蒜水內熱粥,待粥將熟時,再把蒜片及三七放入粥內,煮至蒜熟,早晚溫熟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不宜服用。
 補益氣血:選小公雞 1隻( 700至 800公克)三七 5克,生黃�克。將雞宰殺去頭爪,入沸水過一下,將三七、生黃苷與雞一起放入鍋中,加調味品,蒸 1小時。適用於脾虛體弱,低血壓、營養不良、貧血患者。
 緩解胸悶:取三七粉 5克,牛肉 500克、木耳 5克、大棗 10枚。將木耳浸發洗淨、牛肉切塊、加入沸水炖煮、調入蔥、薑、椒、鹽各適量,納入木耳、大棗,煮至牛肉熟爛後,調入三七粉,服食。
本文載自2013/03/13"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