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下背痛 常見肌肉韌帶拉傷

下背痛是指腰部區域的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之間,發生疼痛的現象,所以一般也稱下背痛為腰痛。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很多,未必只是電視廣告所說的脊椎或椎間板病變,排除腫瘤、結石或腎臟病的因素後,其實最常見的是肌肉韌帶拉傷。文獻指出約有 80%的民眾都曾發生過下背痛的經驗,但是大多數都苦無對策。
 許多人發生下背痛,尋求中醫治療時,通常進行推拿或針灸的復健治療,往往忽略了中藥治療,其實完整中藥的調理才是根本治療的最佳利器。
 中醫根據下背痛的成因、疼痛狀況、患者體質和脈象,分成四種類型︰
 ─瘀血型︰扭傷造成,疼痛點固定且活動後疼痛增加,脈象弦緊,須給予活血通絡、化瘀止痛藥物。
 ─寒濕型︰久處溼冷的環境造成,患者腰部痠痛,並伴隨沉重感,遇到寒冷或雨天情況惡化,治療使用溫經通絡、散寒利濕的中藥。
 ─濕熱型︰寒濕型的對稱,腰部有灼熱感,伴隨下肢關節疼痛,脈象滑數,應使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中藥治療。
 ─腎虛型︰好發在老年人,下背酸痛綿綿不絕,過度勞倦後會加重症狀,脈沉緩無力,須使用補腎藥物。
 坊間保健食品種類繁多,其實對預防下背痛的功效有限,若不正確服用反而增加肝腎負擔,腰部的運動和穴位按壓才是重要而且關鍵的保健方法。例如:平時按壓手部的「後谿穴」可活絡脊椎的督脈;按壓膝窩的「委中穴」可強化膀胱經的能量;小腿外側的「陽陵泉穴」可疏通膽經,避免坐骨神經疼痛;「揉腰眼」和「擦腰」可補充腎氣並且強筋健骨。
(衛生署台南醫院中醫科楊佳菁醫師、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1/06/04"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