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巧用「對藥」增療效

■王中
在中藥處方中,常見有「荊防」、「乳沒」、「龍牡」、「知相」等藥名,這些都是兩味藥配余使用的縮寫,俗稱「對藥」。這種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後,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荊防 即荊芥與防風,皆為辛溫解表藥,除同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外,荊芥偏重于散瘀止血;防風則擅長袪濕解痙,兩者搭配使用,更增強了解表、散瘀、袪濕的作用。「症因脈治」中的「防風湯」即用荊芥、防風搭配,佐以葛根,治療風邪傷衛、有汗惡風療效顯著。
乳沒 即乳香與沒藥,同為活血藥,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乳香擅於理氣活血,對氣血凝滯引起的心腹疼痛效果顯著;沒藥散血袪瘀的效果更強,兩藥合用,增強了活血袪瘀的作用。「御藥院方」中,用米粉 120克(炒黃)入乳香、沒藥末各 15克,用黃酒調膏狀,敷于筋骨損傷處,有明顯的消腫止痛作用。
龍牡 即龍骨與牡蠣,同為安神藥,而龍骨長于鎮驚安神、收斂固脫;牡蠣擅于藍陰潛陽、斂汗澀精,兩藥合用,即增強了鎮驚安神的功效,又能益陰固澀。「金匱要略」中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就是用龍骨牡蠣配伍,方為龍骨、牡蠣、桂枝、芍藥、生薑各 90克,甘草 20克,大棗 12枚,水煎分 3次溫服,可以治療男子失精、女子夢交、陰寒目眩等症。
知相 即知母與黃相,同為清熱藥,而知母滋陰降火,潤燥滑腸;而黃相清熱燥濕,能瀉腎火、清濕熱,兩藥合用,增強滋陰降火之功。「丹溪心法」中的大補丸,以知母、黃相為主藥,輔以熟地、龜板,研末後以豬脊髓和蜂蜜為丸,起到降陰火、補腎水的作用。
桃紅 即桃仁與紅花,同屬活血藥,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潤燥滑場的功效。桃仁,味苦能瀉血熱,滋腸燥。苦連皮研碎用,有去瘀生新之功;而紅花側重活血通經,去瘀止痛,兩藥合用,增強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將桃仁散,用桃仁、紅花、當歸、牛膝各等分研細末。每服 9克,用溫黃酒食前調服,可治婦女月經不調,經閉不通。
還有銀翹(銀花與連翹)、桑菊(桑葉與菊花)、二活(羌活與獨活),二冬(天冬與麥冬)等等。「對藥」搭配,聯合用藥,相得益彰。

本文轉載自2012/06/10"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