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乳香 活血化瘀 孕婦、胃腸不佳少用

■圖文呂晃禎
2015-09-16
 乳香是中醫上傷科、外科臨床必用之藥,是外傷科之要藥,舉凡氣滯血瘀,瘡瘍癰腫,外傷跌打撲損等症都可使用。乳香又稱熏陸香,是一種乳香樹的樹脂,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藥膠香樹、野乳香樹等,其樹幹皮部傷口滲出的油膠樹脂。

 其味辛、苦,性微溫,歸心、入甘、脾三經,功能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主治:胸痺胸痛,胃脘疼痛,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經痛經閉,產後瘀血刺痛,跌打損傷,氣血凝滯、瘀血腫痛,癰疽腫毒,腸癰,瘡潰不斂,心腹疼痛等症。《本草綱目》:「乳香香竄,入心經,活血定痛,故為癰疽瘡瘍,心腹痛要藥」。

 乳香內服或外用使用都很廣泛,如運用乳香生肌消腫作用治療口瘡,常與沒藥、雄黃、輕粉、巴豆霜共用,如沒藥散《證治準繩》。治療小兒腹痛多啼,唇黑囊腫,驚風內掉,角弓反張,則與沉香、沒藥、檳榔、全蠍同用,如乳香丸《普濟本事方》。治傷寒呃逆不止,則配與生薑、艾葉、硫磺同用,如乳香硫黃散《傷寒全生集》。若瘡瘍疼痛不可忍,則配伍沒藥、寒水石共用,如乳香定痛散《外科發揮》。

 倘背發腦疽,及一切惡瘡內潰,諸惡毒衝心嘔痛,則與綠豆粉共用,如托里湯《聖濟總錄》。倘產後瘀滯不清,攻刺心腹作痛,則與牡丹皮、沒藥、五靈脂、延胡索、桂枝等要共用,《李先念手集》。氣血凝滯,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痠臂疼內外瘡瘍,一切臟腑積聚,則伍配當歸、丹參、沒藥同用,如活絡效靈丹《醫學中衷參西錄》。治風濕痺痛,肢體疼痛麻木,常配與羌活、獨活、秦艽等要共用,如蠲痺湯《醫學心悟》。瘡傷腫毒初起,紅腫熱痛,常與白芷、金銀花、沒藥等藥共用,如仙方活命飲《婦人良方》。

 乳香與沒藥臨床常一起使用,也是中藥裡常用的要對之一,相須相成,相輔為用,療效倍增;乳香辛溫香竄,行血中之氣,止痛力強,活血兼能舒筋,通經疏絡而止痛;沒藥能散瘀活血,破洩之力大,消腫定痛。乳香偏於調氣、行氣,沒藥偏向活血、祛瘀,兩藥何用相得益彰,能增加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斂瘡生肌之效。

 內服用於跌打損傷之瘀血腫痛,氣滯血瘀之脘腹疼痛,心絞痛、經痛、經閉、產後腹痛、風濕痺痛,外用可治療瘡瘍久潰不斂,跌打損傷之肌肉腫痛。如《醫方即解》曰:「乳香活血,能去風伸筋,沒藥能散瘀血,生新血,二藥能消腫止痛,故每須相行」。《醫學中衷參西錄》云:「乳香,沒藥,二藥並用,為宣痛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故凡凡心胃腹脅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
 乳香不只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生肌很好的藥物,平時也可以做為食療使用。

 乳香粥:
 乳香5~10克、梗米、紅棗6個、冰糖適量。首先將乳香洗淨,放入水中浸泡20~3.0分鐘,再把乳香取出,以2000cc水煮30分鐘,去渣取汁,紅棗去籽和洗淨梗米、乳香汁同煮成粥,依須要加入酌量冰糖即可。此粥有活血通絡、消炎止痛作用;可用於痛經、關節疼痛、風濕痺痛、胃脘疼痛諸症。

 乳香雖為氣滯血瘀良藥,使用上仍有些需注意之處,如孕婦及無瘀滯者禁用。癰疽已潰者勿用(《本草經疏》:「癰疽已潰不宜服,諸瘡膿多時,未宜遽用」)。乳香氣濁味苦,易致惡心嘔吐,不宜多服,胃腸不佳者少用(《本草逢源》:「胃弱勿用」)。如欲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9/2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延胡索(除風痺、通小便)

■平凡
2015-09-22
原植物形態:延胡索為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塊莖扁球形,上方稍凹陷,下方生鬚根,斷面深黃色,基生葉2~4枚,葉片輪廓寬三角形,三回二出全裂,裂片針形至長橢圓狀,全緣。花是貌狀花序頂生,疏生花3~8朵,花冠淡紫紅色,果蒴果條形,花柱,柱頭宿存,成熟時2瓣裂,花果期3~6月。
藥用部分:乾燥塊莖。
性味入經:塊莖味辛、苦,性溫入肺、脾、心色、肝經。
功用: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通小便、除風痺、止痛。
應用方法:
1.跌打腫痛:延胡索、紅花、桃仁、蘇木各6克、當歸尾、赤芍、枳殼各10克、木香1.5克、沒藥5克水煎服。
2.月信不順、腹痛:延胡索、凌宵花、當歸尾、紅花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3.經痛:延胡索、乳香、沒藥各6克、肉桂炒蒲黃各3克、川芎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5/09/2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三脈紫菀(清熱止血,涼血解毒)

■正義
又稱:三白菊 生態:紫菀係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脈紫菀的根或全草可供入藥用。 
山白菊高 90~ 120cm,根鬚狀,是黃白色,基根有短絨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或是卵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均被少生有短柔毛,主脈明顯常 3出,側脈每邊有 3~ 4條,先端漸尖,基部狹窄。花是頭狀花序,直徑 2~ 3公分,掛成微狀花序,總苞片有 3層,乾膜質,緣花舌狀,白色,盤花管狀,黃色,形成黃白相映。果實橢圓形,冠毛白色或淺紅色,花果期 9月~ 11月秋季。 

產地: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區(華中、華南、華東),生長在中低海拔山谷中、山坡、路旁、溝旁、疏林中野生。 

性味與效用:紫菀味辛帶苦。具有清熱止血、涼血解毒、止咳消炎等功用。可用在感冒、濕熱黃膽、鼻衄、喀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支氣管炎、腮腺炎、扁桃腺炎、乳腺炎等症,用量 20~ 35克。
 
處方:
(1)治腮腺炎:紫菀的根、崗梅根、橄欖根各 35克,水煎服用。
(2)乳腺炎:山白菊、半邊蓮兩者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3)扁桃腺炎:白花蛇舌草、山白菊、一點紅、含殼草、枇杷葉、桑葉各 30克,水煎服用。
(4)鼻衄:玉米鬚、生地黃、阿膠(烊化)。蓮蓬、山白菊各 15克,水煎服用。
(5)喀血:山白菊 20克、玫瑰花 6朵,水煎服用;或五色梅根 35克、山白菊、艾草葉各 20克、三七粉(田七)粉(另包),水煎調三七粉,分二次服用。
(6)牙齦出血、紫菀、元寶草、黑旱蓮、馬鞭草、茅草根、海金砂各 15克,水煎服用。
(7)治皮下出血:大葉紫珠、山白菊、側柏葉各 35克、白茅根、槐花、地榆各 15克,水煎服用。
(8)治感冒:山白菊、大鳳艾、路邊菊各 15克,路邊青 35克,水煎服用。
(9)百日咳:紫菀、三角泡、匙羔美藤葉各 15克,水煎服用。
(10)支氣管炎:山白菊根 20克,水煎服用。
(11)濕熱黃膽、紫菀根、茵陳、大田基黃、地耳草各適量,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08/08"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文轉載自2015/09/2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五涼草(止痛袪風,消腫散瘀)

■平淡2
015-09-15
又名:毛麝香,五部草,麝香草,藍花草,玄參毛麝香。
分布:在華南各省,江西,福建,雲南與台灣等地。
生長環境:喜生於山坡草叢,溝邊,疏林下陰濕處
形態特性:為玄參科毛麝香屬直立草本植物,以全草供藥用。
五涼草葉、莖、花均有被短毛。葉對生,卵形,邊緣有錢鋸齒,莖下部的葉最大,花大多腋生,有柄,果期略擴大,花冠紫色,果實卵形。揉碎本品葉有點黏質及香氣故名毛麝香。
採集:夏秋採集,洗淨,切段曬乾用。
主要成分:全草顯黃酮苷,酚類,揮發油及氨基酸等。
性味功能:全草辛,微苦,性溫,具有止痛袪風,消腫散瘀,解毒止癢之效。
方例:
1.跌打腫痛:毛麝香、雞骨草各60克,豆鼓姜30克,研末外敷患處。
2.皮膚炎:毛麝香、穿心蓮、小飛揚、墨旱蓮、漆大姑各適量,將毛麝香、穿心蓮共研細末,其他藥品加水煎,生渣加藥粉調勻塗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5/09/1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地榆(收斂止血,涼血通便)

■平凡
2015-09-21

品種:地榆,長葉地榆。
來源:地榆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屬之根供入藥。
形態特徵根呈紡錘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葉直立有細稜,基生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9~14片,小葉片卵形或長圓形,紫色至暗紫色,果瘦果包藏在宿存筒內,倒卵狀長圓形,外面4稜,花果期6~11月。
藥用部分:根部。
採收:秋天採挖根,洗淨切片,曬乾用或鮮用。
性味:根味苦、酸,性微寒。
功用:收斂止血,入下焦,除血熱,涼血通便。
應用方法
1.痔瘡出血:地榆炭、炒槐米、黃苓、桃仁、火麻仁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
2.皮膚炎:鮮地榆適量打爛取汁擦患部。
附使用注意:
1.地榆雖可用身體各部分急、慢性出血,但以治慢性出血為主,效果較好。
2.證實虛寒者應慎用之。
本文轉載自2015/09/2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登革熱重症 4大徵兆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015-09-18
 高雄醫學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蔡季君說,感染登革熱輕症一定要保持不口渴,但別喝純水,果汁和運動飲料較好,快的話約1週就可痊癒。重症則要監測從頭到腳出現的4大警示徵兆,勿食深色蔬果,以免和血便混淆,不需過於恐慌。

 疾管署17日正式實施醫療分流,蔡季君當天應邀到台南市陪同市長賴清德察看登革熱醫院的情形,並提供去年高雄流行登革熱的醫療經驗。

 蔡季君表示,登革熱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6-7成感染患者都可以痊癒,如果是輕症患者一定要保持不口渴,但不能喝純水,最好是果汁或運動飲料,避免缺水,以免更嚴重,再者就是保持4-6小時有排尿,代表體液正常,一旦出現惡心嘔吐到吃不下、喝不下時一定要就醫。

 她說,登革熱患者如果胃口不好,完全沒有食慾,但是喝得下、尿得出來就不用太焦慮,可以少量多餐,改喝高蛋白飲料或食物,例如牛奶、豆漿、豆腐或雞蛋白等,大約1週可以痊癒。

 她指出,如果是登革熱重症患者,家屬記得緊盯4大警示徵兆,有無意識、胸會不會痛或悶、肚子會不會痛、拉到虛脫或解黑便。此外,喀血、流鼻血、血尿等也都要注意,緊盯這些徵兆,不要吃深色蔬果以免混淆。
本文轉載自2015/09/1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健康醫點靈 產後運動有禁忌

■王鼎源
2015-09-18
 產後運動的時間點因人而異,就西醫觀點來看,產後在適當的時機運動,的確有助於健康。

 西醫鼓勵產後運動,不過運動的時間點每位產婦不同。自然產的婦女,只要產後恢復狀況良好,自覺體力不錯,就可以進行簡單運動,若有出血現象,則需靜躺,勿過度操勞,等身體復原後再進行運動。

 產後運動可以幫助恢復身體機能,尤其透過簡單肌肉訓練運動,能協助骨盆韌帶、肌肉等功能回復,避免漏尿困擾。

 產後運動需循序漸進,視自身狀況進行調整,一定要量力而為。若運動時感到吃力,代表該運動強度過大,應該要修正。不要為了想儘快瘦下來,硬著頭皮做運動,甚至忍受傷口的疼痛,小心反而得不償失。

 從中醫的觀念來看,產婦並不適合在坐月子期間,從事任何運動,在坐月子的這1個月內,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

 婦女懷孕到生產過程,就好像是大病一個過程場。生產過後,大量失血,產婦身體會非常虛弱,氣血相對不足,應該把重點放在補足氣血上。

 生產完後骨節盡張,不論是肌肉、骨頭,或韌帶都會變得比較鬆,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很容易動到不該動的地方,一個不小心,可能導致腰痠、骨盆痠痛,對身體復原並沒有幫助。

 很多自然產婦,因為自然產復原較快,誤以為身體的恢復也快。但從中醫角度來看,自然產時,全身毛細孔都打開,產後若沒有好好休息或做運動,會出現耗氣過度的現象,不斷消耗元氣,不僅會越來越虛弱,不容易瘦下來。
 產後做局部的伸展運動,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幫助復原,但不宜進行過於激烈的運動,如抱腿壓肚子。

 許多產婦急著做運動,多半是希望能盡早恢復苗條身材。實際上,想要瘦身,除了運動之外,飲食也相當重要。
本文轉載自2015/09/1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登革熱快篩 不可不知8問題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2015-09-13
 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全台本土病例數已撞破9000大關,共9103例。為加速病例診斷,疾管署增購NS1快篩檢驗試劑,部分符合資格者可公費使用,希望透過快篩提高防疫效率。

 什麼是登革熱快篩?以下QA告訴你。
 Q1.登革熱快篩是什麼?一定要使用快篩才能診斷登革熱嗎?
 A1.快篩只是診斷登革熱的檢驗工具之一而已,如果懷疑登革熱,醫師還是可以 
        幫你抽血後送至疾病管制署檢驗,未必一定要用快篩。

 Q2.我懷疑自己感染登革熱,要到哪裡才有快篩可以驗?
 A2.只要懷疑感染登革熱,應儘速就醫,哪裡有快篩並不是最重要。

 Q3.公費登革熱快篩的使用條件是什麼?
 A3.只要發病前曾有台南、高雄、屏東、國外登革熱流行區的居住史或活動史,身分為60歲以上的老人、孕婦、嬰兒,肥胖、獨居、住在偏遠地區就醫不便者,或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肝硬化、慢性腎衰竭、慢性肺疾病、蠶豆症、地中海型貧血等高風險族群;或是已經出現警示徵象者,上述對象只要距離發病尚未超過7日,就符合公費登革熱快篩的使用條
        件。

 Q4.什麼是警示徵象?
 A4.腹痛、呼吸困難、持續嘔吐、四肢濕冷、出血(如流鼻血、解黑便、吐血、咳血、月經血過多等),嗜睡或躁動不安等症狀,一般都是出現於發病後3至 7日間,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必須馬上就醫。

 Q5.為何要限縮公費使用條件,我也有繳健保費,為何不能使用公費快篩?
 A5.登革熱死亡個案都是發生在上述對象,為了利用有限資源,政府才會設定公費條件。

 Q6.發病超過7天為何就不能使用公費快篩?
 A6.目前所使用的公費快篩,一旦發病日超過7日就不準確。

 Q7.公費快篩陰性是不是代表沒有感染登革熱?
 A7.快篩檢驗不是100%準確,陰性不代表沒有感染登革熱,尤其是發燒第一天就使用快篩檢驗者,偽陰性會較高。

 Q8.公費快篩陽性是不是代表感染登革熱?
 A8.是的,快篩檢驗陽性可以確診感染登革熱。

本文轉載自2015/09/1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眩暈 動感的頭昏

記者 陳佳伶整理
2015-09-11
 「眩暈」是許多不同疾病所共有的症狀,是一種有「動感」的頭昏,病人會感覺到自己或周遭景物在旋轉、搖動或跳動。眩暈可分為兩大類:耳原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

 耳原性眩暈,如梅尼爾氏病、迷路炎等;中樞性眩暈,如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性腦病、神經衰弱等。若眩暈伴有如聽力障礙或耳鳴,則可能是耳原性眩暈;如果伴有如單側身體輕癱或感覺異常、複視、視力障礙、顏面感覺異常、發聲異常、吞嚥困難、運動失調、持續性頭痛、嘔吐等,則可能是中樞性眩暈。

 眩暈在中醫古籍中有多種名稱,如:眩冒、眴仆、癲眩、掉眩等。中醫治療眩暈的特色在於對於不同的證型給予不同的藥物,例如患者常感覺頭暈脹痛,煩躁易怒,面紅耳鳴,口乾苦,這種類型屬於肝陽上亢型,治療著重平肝潛陽,常用如天麻、鉤藤、石決明等藥物。

 如果患者一轉動頭部眩暈的症狀就會加劇,且遇過度勞動更容易發作,伴隨有面色及嘴唇色白,倦怠乏力,則屬於氣血不足類型,則可用黃耆、西洋參、枸杞、紅棗等。

 另外,症狀如為頭暈頭重,常常胸悶,胃口不好,易有惡心感甚至嘔吐,常覺身體沉重感或嗜睡等,則屬於痰濁中阻型,治法上強調健脾胃,可用陳皮、白朮、茯苓、半夏等藥物。
 眩暈患者平常應注意:
 1.避免情緒被刺激或精神壓力大,宜放鬆心情,減輕工作量,維持規律、平靜地生活。
 2.勿過度進食,因為可能會引起嘔吐。
 3.身體的動作不要太大,應慢慢移動。
 4.避免食用含有高鹽或高糖成分的食品。
 5.避免含有咖啡因的液體與食品(譬如咖啡、茶、巧克力)
 6.限制酒精的飲用量。
 7.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
 8.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應按時服藥,嚴格控制血壓及血糖,且發作期間儘量在家,減少外出活動。

 眩暈由於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以及預後也有差異,有這類症狀的病人需找出可能的病因並接受適切的治療,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才是王道。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啟光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9/1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婆婆丁(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平淡
2015-09-08
又稱:黃花地丁、蒲公丁、本蒲公英、台灣蒲公英、蒲公英。
生長習性:生於山野草地、路旁等處野生。
生態: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有白色乳汁,根垂直,葉生於近根頂部叢生,幾乎平展,葉片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葉片基部變狹成短葉柄,冬春開花,數花葶從葉叢抽出,每一花葶上有1頭狀花序,外觀之如一朵黃花,頭狀花序內有多數舌狀小毛,花葶被毛,結瘦果小,被白色冠毛。
藥用部分:全草。
採集:春、秋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用。
成分:婆婆丁含有蒲公英甾、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膠、膽苷、菊糖等成分。
性味歸經: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經。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消炎止痛、利尿緩瀉、利膽消癰。(本品主要用於癰瘡腫毒、無名腫毒。)
應用方法:
1.牙痛發炎:黃花地丁12克、白馬骨、馬鞭草各30克、紫花地丁、威靈仙各12克,水煎早晚各服1次。
2.疔瘡:鮮蒲公英、鮮小本鹽酸草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5/09/0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大血草 祛風散瘀,利水消腫

■平淡
2015-09-07
別名:接骨丹,接骨藥,血管草,接骨木。
生長習性:喜生長於曠野潮濕的地方野生。
生態:為忍冬科多年生灌木草本植物接骨丹屬。全株高達1~2M,莖圓形,節明顯,被毛,折斷後會流出紅色汁液,葉對生,葉柄基部有托葉,奇數羽狀複葉,小葉3~12片,上方1片較大,卵形,細鋸齒緣,葉面較深色,背較淺,兩面疏被粗毛。花為聚繖花序,花小而繁密,白色,夏季開花結漿果狀核果,成熟時黑色。
藥用:全株或枝條,根、葉、花。
採集加工:整年採根或全草,切段,曬乾或鮮用,花春季採收,葉夏季採集。
性味:全草的味甘、苦、性平。
功能:祛風散瘀,活血止痛,解毒止血,利水消腫,消炎解毒之效。
應用方法:
1.風濕神經痛:血管草花(乾品)枝葉裝入棉布內,再於鍋,加水淹蓋,煮沸後倒入澡盆;俟適溫時泡身痛部位。
2.腳氣濕瘴:接骨木葉、樟樹枝、忍冬花藤各90克水煎趁熱燻患處。
3.發汗、解熱利尿:接骨木花(乾品)1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5/09/0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戒糖 當戒毒 6原則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2015-09-05
 甜食是每個人的最愛,同時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吃甜食會分泌多巴胺,可傳遞亢奮和歡愉的訊息,產生「甜食上癮」的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主任張惠萍提出戒糖6大原則,建議戒糖當戒毒,用正向意念填滿想吃甜食的慾望。

 張惠萍表示,糖是指葡萄糖、果糖、蔗糖、半乳糖、乳糖等單、雙醣類,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甜味。飲食中除了水果、牛奶中所合的天然糖分外,另有一大部份是來自於額外添加的糖分,例如蔗糖、黑糖、蜂蜜及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等。

 她提醒,糖分攝取過量會引起肥胖,並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失智症、癌症等疾病的風險,所以學會控制甜食的攝取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尤其是含高熱量、高油脂的糕點及甜飲料類,更需要提高警覺。

 張惠萍舉例,成年男性每日熱量需求為2000大卡,總熱量的5%可來自甜食類,而汽水、可樂1罐就含有35公克的糖,所以光是一罐飲料就已經超過了建議量。

 張惠萍建議,可用正向的意念填滿想吃甜食的慾望,有甜食誘惑時,趕快運動增強意志力來抵抗,或選購低糖食品;改變個人飲食習慣,選擇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類保持低糖的穩定,以不會餓為原則;戒糖當戒毒一般,早睡眠、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另外,家人及朋友少買甜點;不要用代糖取代以及立即控制甜食,逐漸把糖量控制住,最後對甜食的慾望就會減少。

本文轉載自2015/09/0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止咳草(止咳止癢,除癰消腫)

■平淡
2015-09-05
又稱:水芙蓉,紫蘇草,香石龍尾,水薄荷,水管筒,麻雀草。
生長習性:生於水溝邊、山邊、沼澤等濕地野生。
生態:止咳草為玄參科石龍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開花,單生或花序只有少數花,從枝頂或腋上抽出,花冠2唇形,紫藍色,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枝,結小蒴果。
主要成分:黃酮苷,酚類,鞣質,氨基酸,還原糖等。
藥用部位:全草。
採集加工:全年可採集,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使用或備用。
性能:全草味辛,微澀,性涼。具有氣香,清熱、止咳、止癢、消腫。
驗方:
1.癰瘡腫毒、無名腫毒:水芙蓉、木芙蓉各15克,均為鮮品,將二味草藥洗淨,搗爛加蜂蜜或酒糟或雞蛋適量,外敷患處。
2.皮膚搔症:月桃莖塊5塊,水芙蓉適量,加白礬少量,粗鹽少許煮濃汁,加鹽、白礬調勻後浴洗患處。
3.癬類:香石龍尾適量搗爛絞汁外塗,或煎水洗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5/09/0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年輕燥熱上火 山苦瓜解便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2015-09-03
 現代人因不規律的生活作息,便祕問題逐漸年輕化;久坐、少運動、喝水量不夠,是上班族常見的問題。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燥熱上火是年輕族群便祕主因,山苦瓜可以解便祕。
 李婉萍指出,便祕原因很多,晚睡、睡眠不足、壓力大,導致燥火旺盛,是年輕族群便祕主因。多喝水、攝取高纖食物、多運動,可改善燥火旺盛型便祕;其中,又以山苦瓜最能解決根本問題。
 她說,秋燥要多喝水,若不愛喝水或無法每天烹煮苦瓜的人,可以用沖泡苦瓜茶的方式補充營養,1天500~1000㏄補充水分、同時緩解燥火,加速擺脫便祕。
 苦瓜冷泡茶指的不是一般食用的白玉苦瓜,而是常被當做中藥使用的野生苦瓜,或稱山苦瓜。可以自己採摘青的山苦瓜,曬乾後切片,取15~30克加500㏄的水煮開後,開小火續煮3分鐘後熄火即可。
 李婉萍表示,隨著秋老虎季節來臨,民眾易出現虛火,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皮膚乾癢、便祕等問題;若想靠食物養生,苦瓜是必要食材。她提醒,苦瓜烹煮前應再三清洗,若服用苦瓜茶則要選擇有機農場認證。
 便祕原因千百種,使用浣腸劑僅為治標方法之一,長期使用恐怕過度、刺激腸道,造成直腸黏膜潰瘍、發炎。建議民眾先了解便祕原因,多運動、多吃纖維性食物、改善生活作息,解決便便之苦,從體內環保做起。

本文轉載自2015/09/0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秋雀翹(清熱解毒、除濕祛風

文圖/胡德欽
2015-09-03
別名:紅水劍草,水紅骨蛇。
形態:蓼科1年生草本,葉互生,葉片長橢圓狀戟形,先端漸尖,其形狀變化極大,莖葡匐或斜上,花序短穗狀,白色或粉紅色。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祛風,治皮膚癢,痢疾腸炎,癰疽腫毒,毒蛇咬傷,風濕關節炎。
用法:
1.鮮秋雀翹葉適量,煎水洗患處,治皮膚癢。
2.秋雀翹鮮葉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治毒蛇咬傷。
3.秋雀翹葉適量,加冷飯粒,搗爛外敷,治癰疽腫毒。

本文轉載自2015/09/0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佛桑花(清肺化痰,解毒涼血)

■平淡2015-09-01
又叫:朱槿,桑槿,紅木槿,紅扶桑,大紅花佛桑,灯仔花。
生長環境:多為栽培或生於山坡疏林中。
生態:為銘葵科木槿屬灌木植物,葉片互生,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齒,葉片兩面均禿淨,有很長葉柄。4~9月開花,花單朵生枝條上之腋,有長柄,彎垂上方有節,小苞片6~7枚,線形,花冠漏斗狀,紅色、玫瑰紅、淡紅或淺黃色,果為蒴果。
藥用部分:根、葉、花。
主要成分:葉、莖含有乙酸蒲公英賽醇酯,根含鞣質,花含有矢車毒素,槲及素,山柰醇,棉花素等。
採集:根、葉全年可採集,夏秋採花,鮮用或曬乾使用或備用。
性味歸經:花/味甘,性平入肺、肝、腎、心經;根/味澀性平。葉/味微澀。
功用:乾花/清肺化痰,解毒涼血,調經理帶;根/解毒,利尿調經,軟便;葉/消腫,止血,解毒。
應用方法:
1.豬頭腮:佛桑鮮葉或花30克水煎服用,另外用鮮葉或花、鮮芙蓉葉各適量搗爛外敷患部,或鮮朱槿根皮、鮮木芙蓉葉各30克,石蒜少量共搗爛外敷患處。
2.無名腫毒:鮮朱槿葉、鮮苦菜、鮮木芙蓉三味藥洗淨搗爛外敷。
3.乳癰:鮮佛桑花、葉、鮮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搗爛外敷患處,但敷用時必須暴露乳頭,使乳汁通暢。

本文轉載自2015/09/0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檀香 消炎抗菌 有助傷口癒合

■圖文呂晃禎
2015-09-02
 檀香是一種古老、神秘的樹種,由於常做為皇室家具的專用材料,在歷史上象徵著權力和地位,被譽為「皇家之樹」;佛家謂之「栴檀」,素有「香料之王」及「綠色黃金」的美名,在宗教界被譽為「神聖之樹」;由於具有高度的經濟價值,也被稱為「黃金之樹」。
 檀香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部分,其味辛,性溫,無毒,入脾、歸胃、心、肺四經。功能理氣和胃,溫中行氣(《本草備要》:「調脾胃,利胸膈,為理氣要藥」),開胃止嘔,散寒止痛。主治:胸腹脹氣,霍亂吐瀉,噎膈吐瀉,寒疝腹痛、腫毒,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少食、冠心病、心絞痛。
 檀香主要用於胸腹間寒凝氣滯,其他疾病如伍配得宜會有很好的功效;治胃有停飲,或傷冷食,胸痞脘痛,嘔吐黃水,則與炙甘草、薑半下、茯苓、砂仁、陳皮等要同用,如香砂二陳湯《重訂通俗傷寒論》。治療寒凝氣滯,胸腹冷痛,常配與砂仁、丁香、白豆蔻等要共用,如沉香磨脾散《仁齋直指方》。如因寒霍亂,則與霍香、木香、肉桂共用;如噎膈食不下,則與茯苓、橘紅、人參同用,兩者皆是以檀香為君藥《本草匯言》。倘心腹諸痛,屬半虛半食者,常與丹參、砂仁同用,如丹參飲《醫學金針》。解惡毒風腫,則與沉香、檳榔共用,如檀香飲《聖濟總錄》。
 現代藥理學證實,檀香能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可改善膀胱發炎,有清血抗炎作用,可刺激免疫系統,預防細菌感染,對於胸腔感染,支氣管炎、及呼吸道感染的咽痛,咳嗽有很好效果,對於及老年皮膚缺水有保護作用,能使皮膚柔軟,改善皮膚癢及發炎,其抗菌效果有助於改善痤瘡,癒合感染的傷口。
 整體而言,檀香具有很好的消炎、抗菌、鎮靜、寧神、祛痰、鎮咳、補身、收斂、淨化環境、穩定情緒、抗焦慮、抗憂鬱、驅瘟辟疫、安眠等作用。
 檀香和沉香同為珍貴藥材,也是宗教界聖品。其共同點是,二味藥性味皆是辛溫,而且都歸入脾、胃二經,都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同時能治寒凝氣滯治症。其不同之處有:沉香味兼苦,性沉降下行入腎,能降氣、納氣平喘,溫中止嘔,具有溫而不燥,行而不泄,無破氣之害的特性,善治胃寒嘔吐、下元虛冷、腎不納氣、虛喘之症;檀香氣歸於肺經,善調膈上諸氣,能暢脾肺、利胸膈,能理氣開胃,散寒止痛,可治療寒凝氣滯諸症,如胸痺、胸痛、胸腹冷痛,胃脘寒痛及噎膈等症。
 檀香一般用量以1.5-5克為原則,不論內服、煎湯、外用皆可。使用上有口渴、口乾、口澀等虛火者慎用。《本草匯言》:「如陰虛火盛,有動血致嗽者,勿用之」。如須長久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9/0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棕櫚 消腫解毒 祛風調經

■胡德欽
2015-08-31
別名:棕樹、石脆。
形態:棕櫚科常綠喬木,葉簇生桿頂圓扇形,有皺摺,展開如掌狀,深裂至葉片的中部以上,裂片具主眼,葉柄長1公尺以上,堅硬,側邊具刺,柄基部有抱莖的葉鞘,分裂為棕褐色,纖維狀毛,桿莖粗大,圓柱形,高10公尺以上,肉穗花序短,自葉叢中抽出,花小,淺黃色,核果球形近腎形,種子扁球形,暗灰色。
性味:味淡、性平。
功效:止血、祛風、調經、消腫解毒。
用法:
1.棕櫚根1至2兩,燉瘦肉服,治血淋。
2.棕櫚根、烏桕根、算盤根各1至2兩,肉湯兌服,治瘰癧。
3.棕櫚根1至2兩、白果2至3錢,水煎服,治關節疼痛。

本文轉載自2015/08/3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腿抽筋就是缺鈣嗎?

■王鼎源
2015-08-30
 腿抽筋,尤其是小腿抽筋時,小腿的肌肉糾結得硬似石頭,很容易摸到硬塊,這是腿部的肌肉在痙攣。

 很多人認為腿抽筋是缺鈣引起的,只要補補鈣就會好;也有人說腿抽筋是受涼引起的,只要保暖就可以避免抽筋。這些不無道理,但是肌肉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嬌氣得多,除了缺鈣和著涼、工作環境不佳、餓肚子、疲勞都可能導致肌肉痙攣抽筋。

 腿抽筋時通常會聯想到缺鈣。鈣能夠維持肌肉正常的興奮程度,但又必須維持在適當範圍,多或少都不行,就像發動機裡的齒輪,多了機器轉得慢;少了又會失控。

 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環境溫度改變;情緒過度緊張;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飲食中的礦物質(鎂、鈣)含量不足;某些慢性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甲狀腺過低、尿毒或運動神經疾病、脊髓神經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藥物也會引起腿抽筋。

 缺鈣性抽筋常見於缺鈣兒童、維生素D3缺乏者、食物攝入鈣量過少。青春期身體快速增長,鈣的攝入量不足,體液內鈣濃度降低,導致肌纖維的興奮性增加。

 睡眠時,肌肉控制力減弱,由於缺鈣又增加肌肉的興奮性,因此腰部抽筋的疼痛,實際上是腿部肌肉的收縮異常引起的痙攣。

 著涼容易抽筋,在人體感受到寒冷時,全身骨骼肌會陣發性收縮,以產生更多的熱量維持體溫,易發生腿抽筋。

 當肌肉疲勞時,不僅消耗大量的能量,還會產生大量肌酸、乳酸。時間久了,疲勞的肌肉就會抽筋。

 游泳時,腿部肌肉處於疲勞狀態,身體長時間在冷水中刺激,肌肉收縮以產生熱量,肌肉不堪重負,就會以痙攣抽筋抗議。

 運動時小腿抽筋,只要精神放鬆時,大腦會發出信號放鬆肌肉,從而緩解痙攣。試著用手扳住抽筋小腿的前腳掌,並且用力伸直抽筋的腿,以便拉長肌肉、抵抗痙攣的肌肉。

本文轉載自2015/08/3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天冬 食藥2用

圖文/呂晃禎
2015-09-09

 天冬又名天門冬、明天冬、大天冬,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是天然的食藥兩用藥材,也是中醫臨床用於滋肺陰、潤腎燥的常用藥。可統理肺腎火燥諸症,舉凡肺氣咳逆,喘息急促,肺熱葉焦,發為肺萎、肺癰,咳嗽吐血,煩渴傳為腎消、骨蒸勞熱、虛煩不眠諸症,可說是必用之藥。
 天冬,味甘、苦,性寒,歸肺、入腎。有清肺潤燥,養陰生津,滋補肺腎,清熱除煩之效。主治陰虛發熱,乾咳痰黏、傷津口渴、心煩失眠、咳嗽吐血、肺萎、肺癰, 咽喉腫痛,內熱消渴、潮熱盜汗、遺精、腸燥便秘、小便不利、白喉、肺結核、支氣管炎、糖尿病,外用可治瘡瘍腫毒等症。

善治陰虛咳嗽

 天冬雖是治咳良藥,不過功效集中於陰虛燥熱咳嗽為主,隨症候不同伍配藥物有別,若調配得宜效果顯著;如燥熱乾咳之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者胸悶胸痛咯血,則配與知母、貝母等清肺化痰潤燥之藥。若因虛勞嗽,潮熱盜汗,常與生地、百部、阿膠同用,以增強養陰、清肺、止咳的功效。若肺熱咳嗽,咽喉閉塞,則配與桑白皮、地骨皮、瓜簍仁、石膏等清肺化痰藥同用。倘熱病後期,熱退陰傷,氣陰兩虛,咽乾口燥,則伍配人參、生地黃,以收益氣生津止渴之效。天冬除擅於治咳嗽外,同時也是治療陰虛燥熱消渴的良藥;治上消渴與天花粉、知母、黃芩等同用;下消則與生地、覆盆子、元蔘等藥共用。
 醫典中不少治咳名方皆有天冬的影子;由於天冬善治陰虛咳嗽,如久咳不癒可與人參、生地黃同用,如三才丸《儒門視親》。咳嗽日久,吐血咯血,則與蛤粉制阿膠珠、甘草、杏仁、貝母、茯苓共用,如天門冬丸《本事方》。倘婦人喘急,手足煩熱,骨蒸寢汗,口乾引飲,面目浮腫,則配與麥門冬、生地,用逍遙散去甘草加人參共服,如天門冬丸《素問病機保命集》。若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萎吐膿血症,則以天冬熬膏溫服,如天門冬膏《醫學正傳》。又如肺癰咳嗽,吐涎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則與紫苑共用《補缺肘後方》。倘老人便秘,燥結不通,則與麥冬、當歸、麻子仁、生地黃共用《方氏家珍》;(此法與《溫病條辨》中之增液湯的精神相同,皆是把補藥當瀉藥用。)。若長期工作過勞,陰虛發熱、虛煩不得眠,則配與丹蔘、麥冬、五味子、生地、元蔘等藥共用,如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現代藥理證實,天冬據有鎮咳祛痰作用,對於急性淋巴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明顯的抑菌效果、並具抗腫瘤活性。實驗更證明,天冬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延長抗體存在的時間作用。
肥大壯碩、半透明、
色黃白、身乾燥為佳


 天冬以野生為主,近來因過度採摘,已有大量人工種植,以供市場需求。天冬品質以肥大壯碩、半透明、色黃白而身乾燥者為佳。隨炮製方法不同,功用也不一樣,如處方寫天冬或天門冬,指原藥材去掉根鬚的生天冬;炒天冬則用文火微炒後入藥;炙天冬則加入蜂蜜後,文火炒至不黏手為度;炙天冬對於潤肺止咳效果比其他兩種好。
 天冬亦能補腎陰,凡陰虛肺燥、乾咳無痰、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之症效果都好,但使用仍有須注意之處,如外感風寒引起之咳嗽,虛寒泄瀉,痰濕內盛者不宜服用。
 天冬也可說是很好的食藥兩用養生聖品(《名醫別錄》:載「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如天冬粥《飲食辮錄》載:天冬20克、梗米100克、冰糖適量,先以2000cc煮天冬30分鐘,取藥汁加入梗米同煮,待熟後著量加入冰糖即可;有養陰潤燥,清火益胃之效,可治陰虛肺燥,咳嗽咽乾,陰虛胃熱,口乾消渴,腸燥便秘諸疾,能使肌膚艷麗、滑嫩,常保青春活力。《月華本草》:天冬「鎮心,潤五臟,悅顏色。」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9/0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天冬(滋陰清熱,除濕利尿)
■正義 
又名:天門冬。 
來源和生長地與分布:天冬係百合科植物,是多年生攀緣草本植物,生長在陰濕的山坡灌叢中,林緣或盆栽或是其他栽培,分布在中國大陸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和河南、山東,牠生長在溫帶至亞熱帶地區野生或栽培。 
形態:天冬是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木植,其塊根可入藥用,整株無毛,塊根肉質紡錘形,淡黃色或牙白色。莖細長多數分枝,枝葉狀,一般是 2~ 6枝簇生,扁平有稜,長 0.9~ 1.2公分,寬 0.1~ 0.2公分,葉退化為鱗片狀或變為短刺。花白色, 5~ 6基數, 1~ 3朵簇,果實是球形,成熟時橘紅色,花果期在 5~ 12月(夏天至冬天)。 
採收:天冬在秋冬季採挖,洗淨,蒸至皮裂,剝除外皮,曬乾或烘乾使用之。 
性味與功能:天門冬味甘帶苦,性平或寒,具有除濕利尿,滋陰清熱,潤肺生津,強骨髓,定肺氣,養肌膚,通腎氣等功效可治肺結核咳嗽、肺躁咳嗽、老人大便不利、腸躁症之便秘、支氣管炎、肺胃躁熱、肺腫、癰腫、滋陰養血、食慾不振、早期乳癌、百日咳、糖尿病等疾病,脾胃虛寒慎使用,用量 8~ 15克。 
驗方:
(1)治肺結核咳嗽:天門冬 20克,沙參、生地黃各 15克水煎服用或天門冬、大金不換各 15克,毛冬青 6克,蜂蜜適量水煎服用。
(2)治肺熱咳嗽:天門冬 12克,桑白皮、陳皮、紫蘇、羅漢果、一箭球各 15克水煎服用。
(3)老人大便不利、燥秘結不通:天門冬、麥門冬、當歸、火麻仁、生地黃各 10克水煎服用。
(4)支氣管炎、咳嗽、口乾:天門冬、麥門冬、貝母各 10克水煎服用。
(5)早期乳癌:鮮天門冬 100克搗汁加適量黃酒,飯前服用,日服三次。
(6)百日咳:天門、麥門冬、百部、栝桉、貝母、陳皮、紫蘇各 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06/2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登革熱Q&A>登革熱不會人傳人 配合噴藥可請公假

中央社/台北29日電
2015-08-29
 登革熱疫情來勢洶洶,不少民眾關心相關議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民眾登革熱10問答,包含登革熱傳染不會人傳人、配合噴藥可請公假等。
 1992防疫專線民眾進線詢問登革熱常見問題:

 Q1:登革熱傳染途徑?
 A1:主要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Q2:懷疑感染登革熱,感染症狀為何?
 A2:有些人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生病症狀。典型登革熱症狀是會有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
 Q3:家人懷疑感染,並已送檢,多久可確診?

 A3:依採檢方式不同,檢驗所需的時間也不相同,且仍需加上檢體送件時間,如想知道檢驗結果,建議洽原採檢的衛生單位或醫療院所。

 Q4:噴藥範圍?藥物對人體是否有影響?
 A4:以病例住家、活動地點為中心,對病例周圍半徑至少50公尺地區作業。使用的殺蟲劑是仿照天然除蟲菊精分子構造,以人工合成的合成除蟲菊精類殺蟲劑,對蚊蟲具擊昏、致死效果,對人畜毒性低。
 噴藥完,建議等30分鐘後再戴口罩進入戶內,打開門窗通風後,即可恢復正常作息,如須清理戶內環境,使用一般家用清潔劑即可達成清潔目的。

 Q5:配合噴藥可請公假,半天或一天?一戶可幾人請?
 A5:公假時間的給予,原則上每次最多以一日為限,由現場防疫人員依實際配合狀況提供請假證明單。另配合登革熱防治工作,衛生單位開立的請假證明一戶開立一張,原則上僅供一人使用。

 Q6:住家附近環境髒亂擔心感染,可洽何單位處理?
 A6:可先向當地里長或環保單位反應,另也可至環保署網站首頁的清淨家園顧厝邊綠色生活網直接進行通報。
 Q7:家人確診感染是否需隔離?公司是否可給予公假休養?

 A7:無強制隔離規定,但感染登革熱民眾,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病房應加裝紗窗、紗門,病人可睡在蚊帳內。另請假問題,請依公司規定請假。

 Q8:欲赴南部出差,詢問如何預防感染?
 A8:外出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長褲,裸露處噴防蚊液,避免蚊蟲叮咬。

 Q9:自覺疑似感染主動就醫,是否可領取通報獎金?
 A9:民眾主動至衛生主管機關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的傳染病檢體篩檢,經證實為境外移入病例或本土病例,每例得發給通報獎金新台幣2500元。

 Q10:登革熱通報定義?
 A10:可參考疾管署全球資訊網/傳染病介紹>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登革熱>通報檢驗>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若評估符合通報定義即可進行通報。
本文轉載自2015/08/2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華山薑(開胃化濕,溫脾止痛)

■平淡
2015-08-29
又叫:山薑,華良薑,土砂仁,廉薑,箭桿風,春砂仁。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疏林,山溝陰濕處野生。
生態:為薑科,山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排成兩行,披針形,兩面無毛,葉柄短,葉舌2裂,花期5~8月,細小白色花生枝頂,多朵排成圓錐花序,唇瓣卵形,頂部微凹,果球形,小,成熟時紅色。
藥用部分:根狀莖,種子(成熟)。
採集:夏季,採集,全年採根莖鮮用或曬乾用或備用。
性味:味辛,性溫,入脾、胃、腎三經。
功用:化澀開胃,溫脾止痛,平喘散寒。
方例:
1.食滯牙痛:土砂仁種子、兩面針各6克,水煎服用。
2.胃腹脹痛、消化不良:華山薑、枳實各6克,木香(後下)白朮各3克,水煎服用。
3.跌打損傷:鮮華山薑根狀莖30克,豬赤肉適量,米酒2碗,炖爛分2次服用,並以鮮根狀莖搗爛,外敷傷處。
4.無名腫毒:華山薑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5/08/2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角膜炎 種常見感染源

■王鼎源
2015-08-29
 角膜炎和結膜炎都是眼科常見的疾病。因感染來源不同,分別有細菌、阿米巴、黴菌及病毒引起。
 細菌引起的角膜炎,不僅只有感染的問題,它還會釋放出有毒物質,有時會侵蝕掉角膜的組織。如感染到革蘭氏陽性菌,毒性較低,預後也比較好。
 若是感染到革蘭氏陰性菌,如綠膿桿菌,會流濃不止,此種細菌常附在隱形眼鏡上,如果角膜表皮有缺損,它會侵入眼角膜造成發炎、潰瘍,甚至角膜穿孔。
 阿米巴引起的角膜炎,也和配戴隱形眼鏡有關。阿米巴是一種原蟲,生活在不乾淨的水中,像自來水中也有存在。清潔隱形眼鏡需選用具殺菌的專用藥水,不要用來路不明的生理食鹽水或自來水沖洗鏡片,以免感染。感染阿米巴原蟲不易治療,甚至會形成囊蟲,導致抗生素很難穿透進入,療效不佳,嚴重時需角膜移植手術進行醫治。
 黴菌性的角膜炎,多半與植物有關,如在修剪花木,被花刺傷,或是收割稻穀或果園時,因意外導致眼睛出現外傷,造成黴菌感染形成角膜炎。
 黴菌感染的角膜炎,通常不像細菌來得猛烈。細菌感染兩、三天即發病,黴菌感染發作得慢,有時潛伏期可達數週之久,因此很難診斷。黴菌性的角膜炎,使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並不好,如病情無法控制,亦可能發生壞死及穿孔,而必須考慮角膜的移植。
 病毒引起的角膜炎,最常見的是疱疹性的角膜炎。一般人多半都感染過疱疹,身體抵抗力好時,疱疹病毒會躲在人體的神經節中不會發作。一旦抵抗力變差時,它就會沿著神經出現,有些疱疹病毒侵犯到眼睛,引起角膜炎,可用抗生素藥物治療。一旦痊癒,疱疹病毒就會退回神經節中,但因為疱疹會反覆發作,病情也會一次比一次嚴重,最後會造成眼睛結疤而影響視力,可能還是必須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作為最終的治療之道。
 隱形眼鏡雖然方便,但是配戴不當有可能造成角膜炎,嚴重時甚至有失明的後果,因此平日應加強隱形眼鏡的清潔保養,以免使角膜細胞缺氧,增加角膜潰瘍的機率。
本文轉載自2015/08/2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痤瘡4證型

 ----------
2015-08-27
 大部分的痘痘都是醫學上所說的痤瘡,中醫古代稱為面瘡、酒刺,現代稱為青春痘、粉刺、暗瘡。大多數痤瘡的產生和皮膚的油脂分泌、內分泌、壓力、睡眠、皮膚護理等有密切相關。
 
 痤瘡常見的原因:
 1.皮脂腺分泌旺盛:有些患者臉部肌膚為油性膚質,尤其是T字部位。
 2.內分泌失調:例如14~19歲年輕人由於荷爾蒙關係,容易刺激皮脂分泌旺盛,部分女性患者的痤瘡與生理期與懷孕有關。
 3.飲食:喜歡吃甜食及油膩、刺激性食物。
 4.便秘。
 5.壓力情緒因素:如壓力、緊張、情緒不好和熬夜或失眠等。
 
 從中醫觀點上,引起痤瘡的原因常見的有:
 1.肺主皮毛,本病常由肺經風熱阻於肌膚,或汗出吹風所致。
 2.吃太多油膩、辛辣食物,造成脾胃蘊熱,濕熱內生,薰蒸於面而成,熱象也可能是情緒或是壓力導致。
 中醫治療痤瘡的總法則是:滋陰瀉火,清肺胃熱,涼血散結,調理沖任。一般可分為陰虛內熱、肺胃熱盛、肝鬱化火、沖任不調等四個證型進行治療。例如:陰虛內熱的患者面部皮疹以紅色或膚色粉刺丘疹為主,或伴有小膿皰、小結節,並常見口乾、心煩、失眠多夢、大便乾硬等,此時可用知母、黃柏、蒲公英等藥物治療。
 
 肺胃熱盛的病人常見鼻部有較多鮮紅丘疹,部分頂端有膿皰、腫脹、疼痛,則可用黃芩、枇杷葉、桑白皮等藥物治療。
 
 肝鬱化火的病人常見於個性追求完美的女性,在經期前後容易出現痤瘡,臉部膚色泛紅,常因壓力或情緒的因素加重,可以柴胡、薄荷、牡丹皮等藥物治療。
 
 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應多選用具有清涼祛熱、生津潤燥的食品,如瘦豬肉、木耳、芹菜、菠菜、莧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番茄、綠豆芽、綠豆、黃豆、豆腐、蓮藕、西瓜、梨、山楂、蘋果等。
 
 生活方面要注意下列幾項:
 1.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尤其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患者,應早晚以溫水清潔臉部皮膚。
 2.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可以加快自身的代謝。
 3.注意飲食,減少食用刺激性及油膩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及飲水,保持大小便通暢。
 4.儘量不用油性軟膏,因為油脂會加重痤瘡,故不宜使用油脂類化妝品。外用藥的劑型以洗劑、霜劑較好。
 5.保持心情舒暢,調適壓力。

(柳營奇醫院中醫部醫師唐玫珊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8/2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