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車桑仔 解毒消腫

車桑仔

■孔弟子
解毒消腫 清熱利濕
別名:坡柳、車間仔、溪柳、山柳樹、山香思。
產地:自生於台灣及海南 200至 2500公尺海拔的荒野石礫地和溪間、河谷、河床中,往往成群落。
形態:車桑仔無患子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 5~ 10公分,寬 1~ 3公分,基部楔形,延伸至葉柄,先端鈍形或銳形、全緣,略反卷。花雌雄異株,雜性或單性,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花朵小,雄花黃綠色,萼片 4枚,長圓形,無花瓣。雄蕊 8枚。雌花萼片 4枚。花期春夏間,果期秋、冬間。
藥用部分:車桑仔的根解毒消腫,葉有清熱利濕及解毒消腫之效。
方例:
1.風毒流注:以根和豬肉燉服。
2.小便淋瀝、癃閉:以葉單味水煎調蜂蜜服。
3.瘡癤、陰部腫毒:以葉取汁塗患部、或煎汁洗患處。
4.牙痛:以根葉汁嗽口,或搗葉擠汁以塗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1/10/0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雷公藤(袪風解毒、消腫止痛)

雷公藤 

文圖∕胡德欽
別名:黃藤木、紅柴根、斷膠草。
形態:衛予科攀援藤本、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廣卵圓形、邊緣有細鋁齒、花聚繖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白色、翅果、種子細長、線形。
性味:味苦、辛、性涼、有大毒。
功效:藤莖:消腫止痛、活血通絡、袪風解毒、治麻風、骨髓炎、腰腿痛風、風溼關節痛。
用法:
1.雷公藤葉搗爛、搽敷,治皮膚發癢。
2.雷公藤根,葉搗爛外敷, 20分後即去,否則會起泡,治風溼關節炎。
3.乾雷公藤花適量、烏藥適量共研末,調塗患處,治腰帶瘡。
4.雷公藤中毒急救法,先用催吐,灌腸、洗胃、導瀉等法處理。

備註:雷公藤毒性大,會便神經系統損壞,導致肝臟及心臟出血壞死,用量宜慎,孕婦忌用。

本文轉載自2011/09/30"中華日報醫藥網"




護髮 從飲食做起

■王中

 頭髮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燥,都和飲食有關,對於脫髮者來說,均衡的營養是生髮、美髮的根本之道。平時飲食尤要注意,吃足量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魚類等;吃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蘋果、枇杷等;吃含鋅食物,如動物肝臟、乾果類食品如花生,核桃、紅棗等。

 中國醫學認為,頭髮的生長與人體血氣及神經的盛衰有關,選用補血、溫腎、滋陰的中藥,與食物配合成藥膳,可促進頭髮生長,防止脫髮。舉數款介紹如下:

 何首烏烋雞蛋 何首烏 60克,雞蛋 2枚,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取蛋再煮約 5分鐘,吃蛋飲湯。本品適用血虛體弱引起的鬚髮早白、脫髮過多,未老先衰,對「虛不受補」者療效更佳。

 羊骨粥 羊腰骨 2根,搗碎,加紅棗,桂圓各 10枚,糯米 100至 1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可從當年冬至吃到來年之春。此粥有溫腎補血的功效,適合脫髮兼腎虛腰酸,輕度貧血者食用。

 生髮黑豆湯 芝麻及黑豆各 30克,枸杞子 12克,白糖 20克。水純約半小時後,湯渣同食。每日 1次,連服 60天。本品可滋養生髮,對失眠多夢者尤其有效。

 美髮養血果脯 乾品龍眼肉 50克,小紅棗、桑葚子、枸杞子各 30克,蜂蜜適量。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 30分鐘,放入蜂蜜,煮至汁液黏稠即可。每天吃大約 10克。此方有養血生髮之作用,對面色蒼白,陰血虧損者尤為適合。

 首烏肝片 何首烏 60克,枸杞子 15克,生豬肝 200克,黃瓜 200克。將何首烏研為粉末,加水 300亳升熬至約 100亳升的濃汁,放入豬肝片泡 2到 4小時,黃瓜切片。鍋內放油至 6成熱時,放入肝片過油,下蔥,薑末爆香,倒入黃瓜片,鹽、味精、少許首烏濃汁,豬肝片,枸杞子,快速翻炒 3到 5分鐘即成。本品有補肝、袪風、益精、養腎之功。對頭髮乾枯、早白、早脫均有良效,每週宜服 2到 3次。

 生衣紅棗湯 花生仁 100克溫水中泡後,取花生衣(紅膜)與紅棗 10枚放入鍋內,用泡花生的水,文火煎約半小時,加入紅糖適量即成。每日飲 3次,喝湯食棗。此方有補血養血之效,適身體虛弱者的生髮、烏髮。

本文轉載自2011/09/3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蘆枯 清熱生津

蘆枯

■立德
又名:枇杷
形態:枇杞是常綠小喬木,係薔薇科枇屬,高 5~ 10M,葉大而厚,粗糙,略有粉狀,果實呈倒卵形,球形,長圓形,直徑 2~ 3厘米,夏末成熟,成熟時果皮變黃色或橙黃色,有毛,皮較薄,果肉橙黃色,多汁液味甜或帶有酸甜味,中央有種子 5~ 6粒,藥用部分,果肉、果核、葉。
營養成分:果實含有還原糖,戊聚糖,蛋白質,脂肪維他命 B1C,胡蘿蔔素,果膠,有機酸,鞣質,鐵,鈣,磷,鉀,鈉等,果核含有脂肪油與苦杏仁苷等等。
性味歸經:果實味甘,酸性平,核味苦,性平,葉味苦,性平。
功能:果肉具有清熱生津,核具有止咳化痰,葉具有清肺和胃而降氣,氣下就火降痰消。
主治:果肉治急,慢性咽喉炎,煩渴,咽喉乾燥,小便短赤,果核治咳嗽,老年性便秘,喘咳不止,葉治熱咳,嘔逆,口渴,急性氣管炎,胃脘脹悶等等,凡脾虛泄瀉者忌用。
方例:
1.治急、慢性咽喉炎:解枇杷果實(去皮與核 90克),冰糖適量,炖燉 30分鐘後吃果肉及湯,每天早晚吞 1次。
2.治咳嗽:枇杷核 15克,搗爛加生薑 4片水煎服用,早晚各 1次。
3.老年性便秘:枇杷核 9~ 15克搗后水煎,濾取煎液加蜂蜜適量調勻服用。
4.煩渴、口渴咽乾,小便短赤了選熟透鮮枇杷果 300克,去皮核吃早晚各 1次。
5.肺熱久嗽:枇杷葉,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皮,木適各等分大黃減半,蜜丸,櫻桃大,倉后夜臥各會 1丸。或枇杷葉 12克,生地黃 15克,杭菊花,北杏仁,川貝各 10克,白茅根 15克,甘草 6克水煎服用。
6.治胃熱意嘔、胃脹悶:炙枇杷葉(薑汁塗),布渣葉,山藥各 15克,香附,葛根各 10克,黃芩,雞肉金各 6克水煎服用。

附註:蜜炙枇杷葉治咳較佳,薑汁塗炙枇杷葉或生枇杷葉為嘔逆較好。

本文轉載自2011/09/2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縮葉青紫蘇(發汗散寒,消痰定喘)

縮葉青紫蘇

 /立德

又稱:白紫蘇
生態:株高 60~ 90cm,葉圓形,先端尖,葉綠有鋸齒,缺刻淺,葉鮮綠色,香氣最強, 8月中旬開花,花白色。
栽培:本品對土壤適應性很廣潤,氣候溫暖,高溫多濕之處均易栽培,栽培前土地先深耕而後多施有機肥可促生育。

性味與功能:
1.味辛入氣分:通心利肺,寬中消痰,定喘下氣。
2.色紫入血分:和血止痛,安胎。
3.香溫散寒,發汗解肌,除風。
4.開胃益脾(氣香入胃)利大小腸,鮮魚蟹毒。
品質,氣香者佳,配伍:宜橘皮,忌鯉魚。炮製:炒研用。
主治:
外感風寒而兼胸悶,噁心,嘔吐,妊娠嘔吐,安胎,胸悶噁心,解魚蟹中毒,陰囊濕疹等症。凡表弱氣虛者忌用葉和滑腸氣虛忌用子及多服池人真氣。
藥用部分功用:白紫蘇葉能發汗散寒,紫蘇梗能順氣安胎,青紫蘇子降氣開鬱,消痰定喘。
用途:
紫蘇有白紫蘇,紅紫蘇,莖,葉,梗,種子均可入藥用,上咳,鎮痛,利尿劑,也可做食品,醃漬物類香料及著色用,縮葉紫蘇主要做香味料如葉可食用,作餅,調味汁,牙膏,清潔劑等果香料及化粧品用調合香料。

附註:李時珍曰:紫蘇同陳皮砂仁行氣安胎,紫蘇同蕓香鳥藥溫中止痛,紫蘇同香附麻黃發熱解肌。紫蘇同芎藭(川芎)當歸和血散血,紫蘇同桔梗枳殼利膈寬腸,紫蘇同蔔子杏仁消痰定喘。紫蘇同木瓜厚朴散溫解暑,治霍亂腳氣。

本文轉載自2011/09/2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長穗草(通經、去瘀)

長穗木

■孔弟子
別名:久佳草、假馬鞭、耳鈞草、順鋸草。
產地:自生於台灣山丘、坡地、荒野、川畔河岸以及荒山小徑路旁。
形態:長穗草屬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 2、 3尺,莖已成木質化、皮為黃褐色、嫩莖綠色,分枝多,葉對生,具粗鋸齒緣,中筋黃白色,側脈稍欠明,葉色深綠,葉長有 5到 10公分,全葉如長匙狀。夏秋間開紫色小花,聚合成穗狀長鞭形,穗長達 2、 30公分,花有 4瓣,頂生或腋生,子房成熟時,一觸反會滿衣襟,藉以達到撒播種子之功。
藥用部分:耳鈞草全草可入藥,全年可採,洗淨曬乾備用,鮮草亦可用,用量 1到 4錢,鮮草 1到 5兩。
藥效:長穗等在藥材上名長穗草,味淡甘,重青味,性溫,有通經,去瘀之功。
方例:
 1.肝病、風濕:單味水煎服或配等量之敗醬草水煎服。
 2.感冒:單味水煎服,或加牛膝、雞屎藤、薄荷、含殼草各 1錢水煎服。
 3.咳嗽:方同上。另方加臭腥草、桔葉、九層塔各 1兩水煎服。
 4.外耳炎:鮮草葉搗汁加鹽塗抹。

本文轉載自2011/09/25"中華日報醫藥網"




鼻竇炎 頭痛、記憶力衰退

辛夷、蒼耳子、菌芩、蘆根、石菖蒲、金銀花為常用治療本病中藥。

 鼻竇炎困擾著許多人,尤其是年輕學子常因鼻竇炎引起的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上班族因鼻竇炎,鎮日昏沈,無法專心工作。
 鼻竇主要位於內鼻部,共有前額竇、蝶竇、上頷竇及節竇四對,可以協助鼻子對吸進的空氣加以過濾、潤溼和調溫;此外,鼻竇還可以保護腦組織,減輕頭骨的重量,對於顏面骨的發育也有幫助。
 細菌是鼻竇發炎最常見的原因,其它像病毒,水或空氣壓力改變,也會造成鼻粘膜的變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鼻竇炎病人,是因為反覆感冒而引起;此外,大約百分之十五的病灶來自牙齒,像齲齒、牙周病或拔牙不慎導致牙床骨斷裂後,細菌可能經由牙床進入相鄰的上頷竇,導致鼻竇炎。也有少部分是腫瘤或外傷所致。
 鼻竇炎可以分為急慢性兩種,前者主要發生在鼻粘膜上皮細胞,會使纖毛失去作用;後者則進一步侵犯上皮下基層組織,會造成變性。急性鼻竇炎如果不治療,反覆發作後即會變成慢性,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到三年。
 急性鼻竇炎的症狀比較明顯,像發燒、發冷、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眼睛痛、流淚、鼻塞等,鼻涕剛開始呈水液狀,後來則變得粘稠或呈膿狀。慢性鼻竇炎最常見的症狀是鼻塞,其次是流鼻涕,另外還有頭痛、打噴嚏及嗅覺障礙。最常見的合併症是因為鼻塞,氧氣不足造成慢性中毒,最後引發氣管炎。
 牙痛也可能是鼻竇炎作祟;如果視力減退、視野有問題,有四分之一可能是鼻竇的問題;部分中耳炎和喉頭炎也與鼻竇炎有關;曾有研究發,現在鼻竇炎痊癒後,部分關節與腎臟的病變也會不藥而癒,這可能和免疫反應有關。
 中醫治療鼻竇炎主要以辛夷清肺湯、清鼻湯、蒼耳散疏風清熱、芳香通竅,鼻涕黃濁量多,可選加冬瓜子、栝蔞仁、魚腥草、皂角刺、蘆根、薏仁。鼻塞甚者,可加白芷、辛夷、蒼耳子、薄荷等,以芳香通竅。痰多者,可加杏仁、桔梗、貝母、海蛤粉以清熱滑痰。頭昏沉可加石菖蒲、九節菖蒲、遠志、鬱金。巔頂痛用本,前額眉稜骨痛用白芷、蔓荊子;後枕疼痛及頸項痛用葛根;雙側太陽穴痛用柴胡。
 鼻竇熱勢清除,可加強扶正去邪,以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益氣健脾,提高免疫力,避免反覆感染,根治鼻竇炎。
 倘若家中孩子經常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倦怠,功課退步或容易作噩夢,也應檢查鼻竇,看看有否發炎的現象。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1/09/2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中藥的性狀鑑定

■王鼎源

 性狀鑑定就是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嚐、水試、火試等簡單方法來鑑別中藥的性狀。觀察點如下:

 形狀:藥材或飲片的外形,一般是較固定的。如人參、黨參呈條狀,川芎呈不規則團塊狀等。有的中藥有特殊形狀,如防風有「蚯蚓頭」,黨參有「獅子頭」,黃連中的味連形如「雞爪」,海馬的外形為「馬頭蛇尾瓦楞身」,具體將其外形描述出來,花葉類中藥常因乾燥而皺縮,可先用水泡開,便於觀察。種子類中藥則應注意觀察其內部構造。

 大小:中藥的大小是指其長短、厚薄、粗細。觀察大小應是其平均大小,可選代表性藥材用刻度尺測量。

 表面特徵:中藥的表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皮孔、有溝紋、有皺紋,或地上部分殘留痕,單子葉植物根莖節上有鱗葉、根痕,厥類植物常有鱗片、毛等。這些特徵的有無知程度,常是鑑別藥材的依據。

 色澤:藥材的色澤一般是固定的,如生地黃表面土褐色,熟地黃則烏黑有光澤等。色澤如有兩種以上色調,以後一種為主,如黃棕色以棕色為主,而棕黃色以黃色為主。

 質地:指藥材的軟硬、堅韌、疏鬆、黏性和粉性的程度。疏鬆指藥材組織結構鬆散,多有裂隙,體積大,重量小;粉性是斷面呈粉末狀,含多量澱粉;柴性表示纖維與木質成分多;角質表示含多量澱粉,且已被加熱糊化,斷面堅硬;滋潤則表示柔軟而潤澤。

 斷面特徵:是指折斷面或切面特徵。觀察皮部和木部的比例、色澤、射線與維管束的排列形狀。如車輪紋(木防己)、菊花紋(羌活)、朱砂點(蒼朮)、環紋(石菖蒲)、同心環紋(商陸)、裂隙(南沙參)、錦紋(大黃)、雪紋(何首烏)。

 氣味:有的藥材香氣是鑑別的依據,如薄荷、樟腦。有的其味道又可成為主要特徵,如甘草、五味子。嗅氣時光揉碎,嘗味時用舌尖,有毒的中藥嘗時宜謹慎。

 其他試驗:水試是將藥材置水中浸漬以觀察藥物中所含色素、成分及反應過程。如西紅花置於水中時,水被染成黃色,直線下沉,柱頭膨成喇叭狀,偽品則不具這些特點。火試是將藥物透過燃燒來觀察它的反應過程。如血竭放在紙上,下面用火烤,溶化後色紅如血而透明,無殘渣。

本文轉載自2011/09/25"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急性乳腺炎 針灸+中藥 通、消、散



針灸合谷穴可以清瀉胃熱,可以減輕餵奶期的不適。(記者陳金旺攝)

 記者陳金旺∕專題報導

 急性乳腺炎屬中醫「乳癰」範疇,產後因乳汁蓄積而發病者,包含於外吹乳癰,台中榮總中醫科主任蔡真真認為,疾病初起以通、消、散為主,讓鬱積的乳汁排出是治療重點。初期以清熱解毒為主,但不宜過量使用寒涼清熱之品,如黃連、黃柏等,否則會使母奶變少;緩解期重點是寬胸理氣散結,須將乳房腫塊消除,以防復發。

 針灸方面,因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頭屬足厥陰肝經,主疏瀉,能調節乳汁分泌。若胃熱壅滯,與肝氣不舒,以致經絡熱鬱阻塞,氣血瘀滯而成乳癰。穴位可用足陽明胃經合穴足三里,配合合谷穴以清瀉胃熱;取足厥陰肝經穴行間或太衝配合手厥陰之內關穴以疏肝清熱;取少澤穴點刺放血等諸穴合用,可有通乳降氣散結功效,若病患出現乳汁排出不暢,可用穴道按摩約 3分鐘;但不可饑餓或飯後飽脹時按摩,可每回 2-3個穴道使用。

 中藥內服藥物方面,必需分別肝鬱胃熱、或感染外邪(乳頭皮膚受損而細菌感染)或斷乳不當等,不同原因有不同藥物與劑量差異,可用柴胡、青皮等舒肝理氣,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瓜簍實寬胸化痰散結,皂角與路路通等通乳。

 尤其蒲公英,因其性寒,味甘苦,苦可瀉火降氣,甘以解毒,寒能清熱兼消滯氣,是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良藥,主治內外熱毒瘡癰諸症,既能通經下乳,又是治乳廱的佳品。

 中藥外用方面,初期出現乳房紅腫劇痛且無感染傷口者,可以消炎膏用如意金黃散加蜂蜜調成(天花粉、黃柏、大黃、姜黃、白芷、厚朴、陳皮、甘草、蒼朮、南星), 1日 1換,或紫雲膏外用;在乳腺炎潰瘍期,若產生化膿時,建議針抽或外科治療。若外科切開引流後,傷口已無化膿時可以生肌玉紅膏外用以生肌收口。

 生活與飲食原則,急性期,病患要避免心情鬱悶,因為乳頭屬厥陰肝經,主疏瀉,能調節乳汁分泌,若心情差容易肝氣鬱悶,會出現乳腺管不通暢而產生乳房或乳頭疼痛;乳房為足陽明胃經,若肝氣鬱,乳汁排出不暢,加上過食溫補食物而胃熱增,容易產生乳腺炎。若已產生乳腺炎,人參、當歸、川芎、黃耆、杜仲等補藥需醫師處方,不可自行服用或加入飲食;若乳房已產生硬塊,應減少食用發乳食物或麻油與酒類,如花生豬腳湯或海鮮類等。

 不同季節與體質,適合的食物不同,如燥熱體質於夏天,食用過於溫補食物,容易產生乳腺炎,要有足夠休息與睡眠。

 緩解期對於殘留的乳房腫塊,要儘可能將之消除,否則容易再由原病灶處復發,適當運動可增加循環與乳汁的排空。
本文轉載自2011/09/2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石蜈蚣 理氣活血

石蜈蚣
■平實
別名:石菖蒲,粉菖,水劍草、九節菖蒲。
形態:石蜈蚣係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草有香氣,葉從根莖發出,線形兩行排列,無中脈,葉莖有槽,互相迭合,花小黃綠色,密集成為玉末棒似地之肉穗花序。根莖平臥,地質堅硬肥厚,有密環紋,並有多數鬚根,使用部分,根或花。
性味辛,微溫。
功用:理氣活血,去溫去風,豁痰開竅等調經行血等功效。
主治:中暑腹痛,噤口惡痢,食慾不振,癰腫發背,跌打損傷,毒蛇咬傷,陰汗濕癢,焦燥型精神分裂,分泌性中耳炎等症。
驗方:
1.治焦燥型精神分裂:石蜈蚣根莖 6克加黑糖適量煎服,每日 1劑,分 2次(早、晚)服用。
2.治調經行血:石菖蒲花 3~ 6克水煎服用。
3.治毒蛇咬傷:用鮮石蜈蚣 120克,米酒 1瓶( 600CC煎至半碗服用,取其渣搗爛敷咬傷處)。
4.治中暑腹痛:鮮九節菖蒲根 10~ 15克磨汁服用。
5.治噤口惡痢,食慾不振:鮮石菖蒲 30克,川黃蓮,甘草,五穀蟲各 10克,研為末,加蜂蜜調送服。
6.治跌打損傷:鮮石蜈蚣根莖或根適量,加甜酒少量搗爛外敷患處。
7.治陰汗濕癢,濕疹,九節菖蒲,蛇床子各適量,研為末,日擦 2次患處。
8.治分泌性中耳炎:石蜈蚣 15克,澤瀉 30克水煎服用。
9.治癰腫發背:鮮九節菖蒲根搗爛貼患處,若乾瘡搗爛研末用水調塗患部。

本文轉載自2011/09/23"中華日報醫藥網"




甘蔗

基原: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的莖桿 原產熱帶地區,亞熱帶亦栽培不少,主要分佈於北緯30°以南與南緯30°以北,南北迴歸線以內約20°等溫區域。甘蔗是世界性製糖主要原料,台灣早在西元1624年即有蔗糖生產記錄,1895年日據以後,全力發展製糖事業,至1945年,原有42所製糖工廠中的34所已遭盟軍炸毀。1946年5月台糖工司成立,積極搶修復舊才恢復生產能力。
製糖用原料蔗植株特徵明顯,莖皮呈青白色或乳褐色,俗稱“白甘蔗”;食用甘蔗莖皮呈濃紫紅色,俗稱“紅甘蔗”。白甘蔗莖細皮硬,水分少,糖分高;紅甘蔗莖粗皮脆,水分多,糖度低。

我國種植甘蔗和以甘蔗製糖的歷史悠久,《楚辭.招魂》中就有“柘漿”字樣。古代“柘”和“蔗”通用。柘漿就是甘蔗榨出的汁。甘蔗醫療價值始載於《名醫別錄》。唐.王維櫻桃詩云:「飽食不需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之句。唐.元稹亦云:「甘蔗消殘醉,醍醐醒早眠。」之句。這說明當時人們就知道甘蔗有清熱、消食、醒酒等功用。據說魏文帝曹 丕,和大臣議事時,也邊嚼甘蔗邊議事,甚至下殿時,將甘蔗當手杖用。

甘蔗品種,自古以來,均有文獻記載,如唐.孟 曰:「蔗有赤色者,名昆侖蔗;白色者,名荻蔗。竹蔗以蜀及嶺南者為勝,江東雖有,而劣於蜀產。會稽所作乳糖,殊勝於蜀。」王 灼《糖霜譜》云:「蔗有四色,曰杜蔗,即竹蔗也,綠嫩薄皮,味極醇厚,專用作霜。曰西蔗,作霜色淺。曰竻蔗,亦名醋蔗,即荻蔗也,亦可作沙糖。曰紅蔗,亦名紫蔗,即昆侖蔗也,止可生啖,不堪作糖。凡蔗漿飲固佳,有不若咀嚼之味雋永也。」

異名:薯蔗《南都賦》;乾蔗《南方草木狀》;接腸草《重慶堂隨筆》;竿蔗隨息居飲食譜》。

成分:每100公克甘蔗可食部分中,含水84公克、蛋白質0.2公克、脂肪0.5公克、碳水化合物12公克、鈣8毫克、磷4毫克、鐵1.3毫克和硒。蔗汁中含有種 胺基酸,計有天門冬素、天門冬胺基酸、谷氨酸、絲氨酸、丙氨酸、纈氨酸、 亮氨酸、正亮氨酸、賴氨酸、丁氨酸、谷氨醯胺、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及γ-胺基丁酸等。還含有甲基延胡索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烏頭酸(甘蔗莖的上部較高0.835%;中部0.205%;下部0.125%)、甘醇酸、蘋果酸、檸檬酸和草酸等有機酸。此外,甘蔗的頂部(生長點)含維生素有B1(236~563微克/100公克,乾重)、B2(110~330微克/100公克,乾重)、B6(10微克/100公克,鮮品)。莖中也含維生素B6,以上部的嫩莖節中含量較多。莖中還含維生素C。

甘蔗葉含維生素C、烏頭酸等。葉蠟中,除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外,還含4α-甲基-24-亞甲基-γ-膽甾烯醇(24-Methylene-lophenol)和α1-谷甾醇(24-Ethyli-dene-lophenol)。

性味:甘、平,無毒(《名醫別錄》)。冷(《日華子本草》)。氣味甘,性微寒,無毒(《滇南本草圖說》)。甘、澀、平,無毒(《本草綱目》)。

保健功能:清熱,生津,下氣,潤燥。治熱病津傷,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結。並解酒毒(《中藥大辭典》)。

保健方:
1. 治反胃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旋旋吐者,用甘蔗汁500毫升、生薑汁
70毫升,和勻,日細呷之(《梅師集驗方》)。
2. 治發熱口乾,小便赤澀:取甘蔗去皮,嚼之嚥之,飲漿亦可(《外台秘要》)。
3. 治乾嘔不息:蔗汁,溫服200毫升,日三次,入薑汁更佳(《肘後方》)。
4. 治虛熱欬嗽,口乾涕唾:用甘蔗汁1000毫升、米200公克。煮粥,日食二次,極潤心(按:即提供營養素等成分)、肺(按:即養心、脾之氣,潤燥之意)。
5. 治小兒口疳:蔗皮燒研,攙之(《簡便方》)。

附註:
1. 榨去汁的甘蔗渣中,含有對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有抑制作用的多糖類2.6
公克/2.6公斤),主要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組成(甘蔗糖製造過程中提出的糖蜜內,也含這種多糖類0.55公克/1.2公斤)。
2. 《本草綱目》云:「蔗,脾之果也,其漿甘寒,能瀉火熱,《素問》所謂:甘溫除大熱之意。煎鍊成糖,則甘溫而助濕熱,所謂積溫成熱也。蔗漿消渴、解酒,自古稱之……而孟 乃謂共酒食發痰者,豈不知其有解酒、除熱之功耶。
《日華子》、《大明》又謂:沙糖能解酒毒,則不知既經煎鍊,便能助酒為熱,與生漿之性,異矣。」
3. 甘蔗可以剝皮生吃,榨汁生飲,和其它果汁配成混合飲料。夏天能喝上一杯冰鎮蔗汁,沁人心、脾,暑氣頓消。用甘蔗汁製成的糖,依據其純淨度和外觀可區分為:結晶冰糖、單晶冰糖、方糖、白砂糖、綿白糖、砂糖、紅糖等。

注意:
1. 由於甘蔗中含有蛋白質和胺基酸,故容易變質。變質的甘蔗,其毒性與節菱孢霉菌感染有關。如發現甘蔗斷面有白色絮狀或絨毛狀菌絲,或切開甘蔗的剖面呈黃色、棕黃色或灰黑色,吃起來有酸味或酒糟味,這種甘蔗就是已發生霉變了,不能再吃。若誤食,輕者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重者可 導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2. 脾胃虛寒、嘔吐、大便溏泄或痰濕咳者,不宜食用。
3. 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體內血糖甚高,不宜食用含糖量高的食品。

本文轉載自"中國醫藥研究所網站"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柚子(性寒味酸、消食解酒毒)

■孔弟子 
別名:壺柑,臭橙,朱欒。 
產地:種植於台灣、廣州、貴州、廣西一帶,台灣種植規模亦相當普及。 
形態:柚仔屬芸香科常綠喬木,株高約三、四公尺,枝有刺,葉子長卵形,互生,全緣,葉柄具翅,上端有節。夏天開白色小花,五瓣。花後結漿果。扁圓形色黃,皮粗厚,稍有凹凸,顆肉普通有十二瓤,肉多味微酸,甘者為貴,品種有紅、白種,以白柚為佳口味香甜。 
藥用部分:果、葉、花均可入藥,鮮用、曬乾備用均可,視季節而定。 
藥效:果實味酸(白柚較甜),性寒,無毒,有消食解酒毒之功。柚子皮味甘辛,性平,無毒,有下氣消食,快膈之功。柚葉可治頭風。花可長髮潤燥。 
方例: 
(1)散憤懣之氣、痰氣咳嗽:用朱欒去核切,砂缾內浸酒封固,一夜煮爛,蜜拌勻,時時含嚥。
(2)頭風痛:以柚葉同蔥白搗貼太陽穴。
(3)長髮潤燥:以柚花蒸麻油作香澤面脂塗之。
(4)消食、解酒毒、去腸胃中惡氣、孕婦不思食口淡:以鮮柚果實食用。
(5)消除疲勞、神經痛、風濕:洗柚仔浴極佳。
(6)預防中風:柚仔四兩(縱切成八片),加砂糖十兩,浸泡在一.八公升的米酒中,三個月後取出飲用,日服三次,一次用量 15~ 20 cc。 

本文轉載自2010/03/18"中華日報醫藥網"


柚柚柚-Check It Out

張仙平專欄

 今年因為持續高溫,使柚子的碳水化合物累積,因此今年的柚子特別好吃,在享受滋味甘甜、帶有濃郁清香的美味柚子時,也來認識一下柚子的神奇功效。

柚子屬於芸香科柑橘屬的水果,其特徵與柑橘類水果相同,如橘、橙及檸檬。又名文旦,種類眾多,如文旦柚、沙田柚、蜜柚等,果實多為梨形或球形,果肉有紅色或黃白色,有濃郁香氣,呈酸甜味,有時帶有苦味。柚子除直接食用外,也可製成果醬或果醋、釀酒或泡製柚子茶;柚子還可以做為冰箱的除臭劑, 經提煉萃取出的柚皮精油,可作為香味劑、化妝品香味來源。

柚子含有維生素 B1、 B2、 C、菸鹼素、鉀、果膠、生物類黃酮等營養素,每 100公克的柚子含有 52毫克維他命 C,維他命 C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身體減少自由基的形成。而柚子所含的生物類黃酮 (Hesperidins橙皮苷及膳食纖維更能降低血脂與血中膽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液黏滯度,減少血栓之形成,改善血管功能,也就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柚子不但營養價值高,更有助消化、止咳化痰、清腸利便。

挑選柚子時,選擇果實小具有沈重感,形狀以底寬且果高較短者為佳,果皮呈淡黃或淡綠色,油胞細膩光滑,無病蟲害或污斑。剛採下的柚子需在室內放置幾天,等果實水分蒸發、甜度提高,美味加倍。

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是消化不良、咳嗽多痰者,但柚子屬寒性水果,不可一次食用過多,腸胃偏寒及腹瀉者則不宜食用。另外要特別注意是否會與藥物作用,而干擾藥物代謝排出,如 :高血壓藥物、冠心症藥物、抗過敏藥物等,如果有疑問,可詢問醫師或藥師。只要注意以上這些小地方,我們就可以無慮的享受柚子的益處囉!(作者係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2011/09/21"中華日報醫藥網"

棗仁 除煩止渴

棗仁

■立言
又名:酸棗仁,酸棗肉,棗肉。
性味:甘酸而潤,炒熟酸溫而香(註凡仁均潤)。
功用:
(1)甘酸而潤,專補肝膽,炒熟酸而香,也能醒脾
(2)助陰氣,堅筋骨,除煩止渴,歛汙,寧心。
主治:
(1)療膽虛不眠,酸痺久瀉(註酸收濇,香舒脾。)
 (2)生用酸平療膽虛熱好眠。
(3)治體弱多汗。
(4)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煩渴,虛汗。
炮製:炒研用。配伍:惡防己。
(1)虛勞,虛煩失眠,適用於血虛而引起的心煩,不眠,對於兼心悸不安,虛汗之患者尤為適合。方如歸脾湯處方:黃耆、白朮、當參、茯神、桂圓肉、酸棗仁各 10克,廣木香 15克(位下)炙甘草,生薑各 6克,紅棗 15克水煎服用。
(2)膽虛不眠:棗仁 30克,炙甘草 20克,知母,茯苓、生薑 30克水煎服用或酸棗仁 25克,黨參,知母,百合花各 10克,白芍,夜交藤各 15克,川芎,甘草各 3克水煎服用。
(3)治體弱多汗:方如棗仁止汗瀉處方:炒酸棗仁 15克,黨參,白芍各 12克,五味子 6克水煎服用。
(4)治耳鳴和眩暈方如五味子合劑處方:五味子、棗仁、山藥各 10克,龍眼肉 15克,當歸 6克水煎服用。
(5)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酸棗仁、白朮、淮山、黨參、茯苓、蓮肉各 10克,薏仁,扁豆 12克,陳皮,桔梗,砂仁各 3克水煎服。

附註:本品性和緩,在安神方法有效兼有滋養強壯之功用。棗仁生用或炒用各有適量,凡表現虛熱,精神恍惚或煩燥疲勞者宜用生的或半生半炒,取其安神效力較佳。而膽虛不寧兼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煩渴,虛弱者,宜用炒後使用之。

本文轉載自2011/09/2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馬蘭 清熱涼血


馬蘭

■孔弟子
別名:雞兒腸、雞兒腸、紫菊、馬蘭頭、馬蘭菊、田邊菊、路邊菊、開脾草。藥材名馬蘭、開脾草。
產地:大陸江南草野田埂空草荒地、台灣野外荒地。
形態:屬菊科雞兒腸屬。多年生草本、莖生葉互生、葉片倒披針狀橢圓形,全緣或中上部疏粗齒緣:莖上部葉漸小、全緣、春、秋開花、頭狀花序、總苞 2至 3輪,頭狀花周圍為舌狀花 1列、雌性、淡藍色、中央為管狀花多數:兩性、黃色。瘦果被毛。
藥用部分:全草。有清熱涼血、去瘀、利濕、消積、解毒之效。治吐血、衂血、便血、感冒發熱、咽喉痛、支氣管炎、肝炎、黃疸、癰疸、癰腫、小兒疳積、蛇咬傷。
方例:
(1)、治肝炎:馬蘭 40公分、酢漿草、地耳草、卷柏各 20公分,水煎服。
(2)、治胃潰瘍、結膜炎:馬蘭鮮根 75公分,水煎服。
(3)、治慢性氣管炎:馬蘭 150公分、水煎謂糖分 3次服。
(4)、治水腫:馬蘭 40公分、黑豆、小麥各 15公分,加酒煎服。
(5)、治纏蛇丹毒:馬蘭、甘草、調醋搗汁塗患部。

本文轉載自2011/09/19"中華日報醫藥網"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醫治療


 枸杞、菊花、穀精、密蒙花、茺蔚子、當歸。

 「陳醫師,我的眼睛模糊,看不清楚,怎麼辦?」林先生糖尿病已 20餘年了,近來深為視力模所困擾。

 糖尿病會影響全身許多器官。當它侵襲眼睛時,可影響角膜、虹膜、水晶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以及眼肌,其中以視網膜的變化最常見,也最嚴重。

 在先進國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失明的四大主因之一。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變化,與患病時間長短有關,患病的時間愈長,發生率愈高。據臨床統計,糖尿病病人在五年內有百分之三十會併發現網膜病變,十年內有百分之五十,十五年內有百分之六十,二十五年內有百分之八十。

 糖尿病造成視網膜病變,可能與組織缺氧,血管壁自律調節失常,毛細血管細胞減少,血球和血小板凝聚,以及生激等素失調有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為增殖性與非增殖性兩類。有新生血管發生或玻璃體出血的,即屬於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沒有新生血管及玻璃體變化,而只有視網膜內變化者,則屬於非增殖性類。

 此病最初期的眼底變化是網膜靜脈輕度擴張,以及少數微血管瘤出現。隨後視網膜會慢慢出現一些斑狀或點狀出血,以及黃白色的脂性滲出物。隨著病情演進,這些病灶繼續增加和擴散,脂性滲出物相互融合,視網膜中心區黃斑部也開始水腫,視力自然會逐漸模糊。

 約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屬於非增殖性類,有些病人終其一生都停留在非增殖病變階段,而不會發生增殖性血管。兩者視力的預約顯著不同,在五年內,非增殖性類病人有百分之十五的視力會減退到零點一以下,而增殖性類則有百分之五十。

 中醫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化養肝血,補腎水,行氣通竅活血化瘀為主,肝開竅於目,養肝血,為保養眼睛的基礎,腎水能涵肝木,補腎水為治療眼睛病變的重點。透過行氣通竅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視網膜血管循環,減少少擴張,斑狀和點狀出血,減少黃白色的脂性滲出物。主要以杞菌地菌丸,滋腎明目丸合通竅活血湯、丹七散,加減設精,密蒙花,茺蔚子,車前子,青葙子等。配合針炙,常用穴道如:睛明,攢竹,承泣,絲竹空,瞳子髎,陽白等。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1/09/1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鮮玉米的保健功效高


新鮮玉米營養豐富,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全吃進,因為營養都集中在胚尖裏。(資料照)

  1.健腦提神。玉米胚富含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和降血脂作用。玉米還含較豐富的谷氣酸,能促進腦細胞代謝,具健腦作用。
  2.降血壓、降血脂。鮮玉米含鈣量 100毫克/克以上。鈣有防止和降低高血壓作用。玉米脂肪中佔 80%以上的是不飽和脂肪酸,並含有卵磷脂、谷固醇、維生素 E等高級營養素,能清除血管壁上有害膽固醇,有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及動脈硬化功效。
  3.預防癌變。鮮玉米含豐富微量元素鎂,鎂能抑制癌的發生和發展。玉米中含有的谷胱甘肽也是一種抗病因子,能使某些化學致癌物質失去毒性。玉米含豐富膳食纖維,能吸附致癌物,減少其與腸壁接觸,促進其隨著大便排出體外。玉米中含有的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變成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 A,維生素 A能阻止、延緩癌前病變。
  4.防治便秘和壓擠症。近年來各地便秘和壓擠症,包括下肢靜脈曲張、痔瘡、裂孔疝及靜脈血栓形成等發病率不斷提高,主要原因是飲食結構改變,膳食纖維素攝入太少。膳食纖維具很強的吸水膨脹性和滲透作用,可刺激腸壁,促進腸蠕動,增加排便量和次數。玉米含豐富膳食纖維。
  5.預防老年黃斑性病變。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是唯一能阻擋藍光和紫外線的營養素。藍光和紫外線是導致眼睛疲累、視力模糊、白內障,黃斑變性的因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也是強效的天然抗氧人劑,能抵擋自由基對眼睛的破壞。
  6.預防脂肪肝。從玉米中提取的玉米油,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種膽固醇吸收的抑制劑。長期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血中膽固醇並軟化動脈血管。
  7.抗衰老。西班牙格拉達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玉米、櫻桃、燕麥與紅酒中含豐富褪黑激素,經常食用可延緩衰老。玉米中的谷胱甘肽是一種長壽因子,在硒的參與下,可生存谷胱甘肽氧化酶,是抗老防衰、延緩衰老的成分。
 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全吃進,因為許多營養都集中在胚尖裏。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色氨酸,因此如果經常單一以玉米為主食,易發生癩疲病,應配合吃豆類,使兩者營養素互補。玉米發霉後能產生致癌物,發霉玉米千萬不要吃。

本文轉載自2011/09/1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洋白菜 清熱止痛

洋白菜

■平淡
又名:卷心菜,高麗菜,甘藍菜,番芥蒜,蓮花白椰菜,包菜。
產地:洋白菜原產於歐洲,今已全世界亞熱帶,熱帶等地區栽培食用,台灣春至冬季均可栽培,大多是人工栽培。
形態:洋白菜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其葉,種子可供藥用,大多以葉為食用。
洋白菜葉厚紙質,寬大,無毛,藍綠色,帶有白粉狀或此紫色稱為紅高麗菜,邊緣具有不整齊鋸齒,層層重疊,覆蓋而成球狀,如過熟不採收,花莖將中心處爆開抽出,花莖基部的葉也變得小些而稀疏,花莖頂端為總狀花序或圖錐花序,花是黃色,花莖頂端為總狀花序或圖錐花序,花是黃色,花瓣四片,十字形花冠,葉片長橢圓形,雄蕊 6枚,四強三短,果實為長角果,呈圓粒狀。
主要成分:維他命 A、 B群, C及維生素 U樣因子,並會植物甾醇,科子會有脂質,蛋白質,醣類,酵素等等。
性味:洋白菜味甘,性平,無毒入胃,脾,大腸三經。
功用:葉清熱止痛,利關節,通經絡,種子利睡眠,防止老人癡呆症,利睡眠。
主治: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關節炎,火燙傷,明目,腎虛症,強智力,強筋骨,強健藥通經絡解心下結硬氣脹。
方例:
(1)丹毒:洋白菜微變黃與食鹽食用。
(2)胃痛 ,胃漲痛:每天早上空腹喝 1杯甘藍菜榨汁。
(3)心胸悶脹:甘藍葉適量水煎服用或炒,煮甘藍食用。
(4)失眠:洋白菜種子適量研末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1/09/17"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胡瓜(清熱、解渴、利水道)


胡瓜
■孔弟子
別名:黃瓜、瓜仔、青瓜仔
產地:台灣、大陸華南江蘇貴一帶,都有種植。
形態:胡瓜為 1年生之葫蘆科草本植物,莖有捲鬚,能攀椽他物而上,株高可達 7、 8尺:葉呈圓心臟型淺裂或掌狀,無論經葉莖都被白毛,葉脈清晰網狀分佈,葉有柄葉互生,葉粗糙約寬 20公分: 4、 5月間開黃花、雌雄同株,雄花有 3個雜蕊、雌花 1個雌蕊:結瓜圍 2、 3寸( 5到 7公分半)瓜長至尺許、青色,皮上有疙瘩如疣子,至老則黃亦色,可供食用。
藥用部分:胡瓜之果實、葉、根均可入藥,多為鮮用、用量 1到 10條。
藥效:胡瓜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熱、解渴、利水道之功。葉味苦性平有小毒。
方例:
(1)、小兒熱痢:嫩黃瓜(小黃瓜)同蜜食 10餘枚(條)、良。
(2)、水病肚脹、四肢浮腫:用胡瓜 1條、破開連子以醋煮一半至爛,空心俱食之,須臾即下水。
(3)、小兒汗出:先用黃連、胡黃連、黃蘖、川大黃(同煨熟)鱉甲(黃炙)、柴胡、蘆薈、青皮等分為末、火煨熱,同搗爛,入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 2、 3丸。入 5或 7丸至 10丸,食後木下。
(4)、咽喉腫痛:老黃瓜 1枚、去子、芒硝填惱、陰乾為末,每以少許吹之。
(5)、仗瘡焮腫: 6月 6日取黃瓜入甕瓶中,水浸之,每次水掃於瘡上,立效。
(6)、水眼赤痛: 5月取老黃瓜 1條,上開小孔,去瓤,入芒菁令滿,懸陰處。待硝透出外外別下,留點眼、甚效。
(7)火燙傷: 5且 5日捏黃瓜內入瓶內。

(8)、小兒閃癖:(歲用 1葉、生捼攬清,得呆下良。以根敷傅患處。
(9)、狐刺毒腫:以根敷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1/09/1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食不知味

■王中
 女性在 45歲、男性在 55歲後的有 2/3的味蕾開始萎縮,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味覺功能會繼續降低,這就是很多老年人食不知味的原因。老年人怎樣才能吃得有味呢?營養師給了一些建議。
 味道濃重反而傷味蕾
 進食過鹹、過辣、過酸以及味道濃重的食物,雖然能增加味感,但會對味蕾產生不良刺激,進一步損害味蕾。如果想讓食物味道豐富點,可多放些蔥、薑、蒜、香料等調味品。平時飲食可以多食蛋 ?、麵湯、餛飩等湯食,因為舌頭對湯食的感覺比固體食物敏感多。
 缺鋅也是老人味覺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食不知味的老人還要多吃一些鋅含量高的食物,如牡蠣、扇見肉、香菇、白蘑、芝麻醬、豬肝、山羊肉等,其中牡蠣的含鋅量最高,是補鋅的最佳食物,建議老人每週至少吃 1次牡蠣。
 放慢節奏細嚼慢咽
 進餐時多咀嚼,細嚼慢咽,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以幫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後而增加味覺。平時,也可多食肉干、水果干、堅果等耐嚼食品,通過不斷咀嚼鍛練唾液的分泌,讓味蕾的萎縮速度減慢。
 此外,每頓飯只吃 5、 6分飽,保證就餐前有一種飢餓感,能使味蕾處於一種興奮狀態,辨味功能和食慾也處於良好狀態。有吸菸和經常喝酒習慣的老人,還要戒菸和節制飲酒。

本文轉載自2011/09/14"中華日報醫藥網"

假牛膝 消腫止痛

假牛膝

文圖∕胡德欽
別名:對葉蓮。
形態:莧科匍匐性草本,葉對生,葉片菱形或廣倒卵形,全緣,花頂生穗狀,種子黑色。
性味:味苦、甘、性平。
功效:消腫止痛、吐血、打傷、尿毒、婦女白帶、小兒疳積。
用法:
1.鮮假牛膝搗汁半杯,燒酒兌服,治打傷。
2.假牛膝適量,燉瘦肉服,治小兒疳積。
3.假牛膝少許,燉豬小腸服,治婦女白帶。
4.假牛膝 3至 4兩,搗汁加蜜服或濃煎服,治尿毒。
5.假牛膝、艾心、側柏、蛇莓、甜珠草共搗汁,約半碗兌冰糖服,治吐血。

本文轉載自2011/09/14"中華日報醫藥網"




老年性聽力障礙與營養

/張仙平
    每回家族聚會,經常會聽到長輩們抱怨:「一過 60歲,聽力就開始變差,電視、收音機是越開越大聲,就連講電話的音量也需要提高,真是傷腦筋啊!」其實,就如同老花眼,老年性聽力障礙也是一種隨著身體老化而出現的功能性障礙現象。

 所謂老年性聽力障礙是因為內耳中的「毛細胞」退化所致,臨床特徵為兩側對稱性、漸進性的聽力損失,其中最先開始受影響的便是高音頻區。但因為退化初期,高頻區聽力衰退程度較輕微,一般人很少能察覺,等到 60~70歲時,聽力障礙的程度便會明顯增加。

 根據調查, 50~65歲的人口中,約有 25%有聽力障礙, 65歲以上的人口中,更有高達 40%的比例深受聽力障礙所苦。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該怎麼維持老年生活品質,將會是一大重要課題。

 除了老化,其他包括遺傳、環境、感染及特殊疾病等都會增加老年性聽力障礙的發生機率,甚至就連營養不良,都可能是聽力受損相關的危險因子。最新研究發現,老年性聽力障礙的發生與高脂血症、循環功能障礙有關,尤其是與耳蝸微循環關係密切。

 耳蝸微循環對於維持正常聽力極為重要,一旦發生阻塞,內耳組織缺血(氧),便容易導致毛細胞受損且不易恢復。推測老年人的聽力障礙有可能是一種微循環障礙引起的慢性血栓性疾病。

 此外,與循環系統相關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需定期回診,按時服藥並做到良好飲食控制,以避免造成血脂增加而沉積在血管壁,使管壁狹窄導致供血不足,引發微循環障礙。
 建議平時可多攝取蛋、豆類、奶類、黑木耳、菇類、動物性內臟與海產類等富含鋅、鐵、鈣及維生素 D的食物,能有效地擴張微血管,促進內耳的血液供應,以預防聽力減退。

 另外,依據 2010年美國臨床營養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增加ω -3脂肪酸和魚類的攝取量可維持耳蝸足夠的血液流動,避免因心血管疾病影響耳蝸功能,故能減少 24%老年性聽力衰退的發生。

 老年性聽力障礙不只會造成老人與外界溝通困難,影響老人情緒與社交能力,也連帶影響周遭親友的生活,因此需及早預防,以維持最佳的生活品質。(作者係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2011/09/1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秋涼養肺少碰涼性食物

記者陳佳伶/專題報導

 夏、秋之際,氣候逐漸由溼熱轉為乾涼,日夜溫差大,呼吸道疾病患者逐漸增多。依照中醫理論對四季的論述「秋氣屬燥」、「燥邪傷肺」,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賴郁凱提醒民眾,越接近秋天,越要留心呼吸系統的保養。

 他表示,過敏體質的兒童在此季節不宜進食過多的涼性飲食,包括冰涼的飲品、西瓜、椰子、絲瓜、空心菜、葡萄柚、橘子等,這些食物雖然可以止渴,但對於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而言,攝取過多可能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造成鼻涕及痰液增加。

 進出冷氣房不斷打噴嚏,睡到半夜就不斷咳嗽,甚至咽喉腫痛,這種好發於夏秋之際,外感風熱之邪;如果單純的咳嗽、喉嚨痛,沒有發燒時,「金魚茶」是可以預防症狀惡化的健康茶飲,可在中藥房購買金銀花及魚腥草各 5錢,也可以在野外摘取魚腥草 1小把,搭配庭園圍牆上攀爬的金銀花 1小撮,煎煮成茶。「金魚茶」的氣味非常特別,只要添加少量蜂蜜就可改善口感,夏秋之際容易咽喉腫痛者可以適量飲用。

 食療方面,杏仁是兒童保養呼吸道的理想材料,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功效。市面上常見的杏仁霜是方便取得的材料,對於呼吸道容易乾燥、搔癢、咳嗽或是有氣喘病史的兒童很有幫助。

 秋季開始可以沖泡杏仁茶,或在牛奶中添加少量杏仁霜,預防咳嗽或氣喘。杏仁雖然可以平喘、止咳,但是過量服用會抑制呼吸、精神疲倦、腹痛或嘔吐,成人每日飲用杏仁茶不可超過 2杯(每杯 250㏄),兒童可添加於牛奶當中飲用,每日不可超過 2兩匙。

 咽喉有異物感,常覺得有黏痰卡在喉嚨,貝母粉是普遍常見的保養方,市面上的貝母依照產地可分為川貝母(川貝)及浙貝母(浙貝),一般病程多年的建議使用川貝粉,剛發生的建議使用浙貝粉,也可以在中藥房購買貝母粉搭配麥芽糖燉煮水梨服用,對於慢性咽炎、聲音砂啞、黏痰不易咳出,有改善效果。


本文轉載自2011/09/1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杏蘇散在臨床應用上的異同

◎文╱黃義時
杏蘇散為臨床上常用方劑,藥師在調劑時,須小心區分,因為有來自不同典籍的二個成方,這兩個成方的方名相同且在組成上有一半以上的藥味也相同,但在作用卻不盡相同,因此在調劑處方時須格外小心確認。6以下就這兩個方子在應用上異同加以說明。

一、杏蘇散
是出自清朝醫家吳鞠通所編著的《溫病條辨》,其藥方組成有杏仁三錢、桔梗一錢半、紫蘇葉三錢、枳殼一錢半、甘草一錢、陳皮一錢半、前胡一錢半、生薑三錢、茯苓三錢、大棗四錢、半夏二錢。2功效上有發散風寒,宣肺化痰的作用。對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湧均有療效。3本方用紫蘇葉、前胡辛散透表,杏仁宣肺潤燥,甘草、桔梗、枳殼、陳皮、半夏、茯苓化痰止咳,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本方臨床上是袪痰止咳的方劑,治療風寒咳嗽、惡寒微熱或無熱者。能袪痰鎮咳,兼有平喘的功能。4因此在辯證論治上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屬於涼燥初起,邪襲肺衛之症,可利用本方治療;對於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之咳嗽,屬於涼燥痰濕者均有顯著效果。3所以杏蘇散在臨床證狀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乾嗌塞、無汗惡寒為依據。

以現代藥理來看此方:杏仁、紫蘇葉、半夏、甘草、桔梗、前胡、陳皮有袪痰鎮咳的作用;紫蘇葉、生薑有發汗解熱作用;紫蘇葉、生薑、大棗、枳殼有促進消化機能的作用。4

臨床應用,對於症狀輕重之不同可加減應用:1. 風寒感冒:加防風一錢、荊芥一錢半、羌活一錢。2. 風寒喘嗽:合《定喘湯》。3. 痰飲咳嗽:合《二陳湯》。 4. 咳痰喘嗽:加紫蘇子一錢、葶藶子一錢。5. 熱甚:加柴胡一錢半、黃芩一錢半。6. 頭痛甚:加本一錢、葛根一錢半、羌活一錢。7.嘔吐:加霍香一錢、竹茹一錢半、神麴一錢。5

二 、杏蘇散(幼科)
是出自清《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中的方子,其組成有杏仁三錢、紫蘇葉三錢、麥門冬三錢、浙貝母三錢、前胡二錢、桑白皮三錢、黃芩一錢半、桔梗一錢半、橘紅一錢半、甘草一錢半、生薑三錢、枳殼一錢半。2在功效上能溫散風寒,宣肺袪痰。對於外感風寒,發熱惡寒,噴涕鼻塞聲重,咳嗽,頭痛有汗均有療效。3本方用蘇葉、前胡辛散透表,杏仁宣肺潤燥,甘草、桔梗、枳殼、橘紅、桑白皮、麥門冬、茯苓化痰止咳,生薑調和營衛。因此,在辯證論治上適用於外邪風寒,頭痛發熱憎寒,嘔吐痰涎,涕唾稠黏,咳嗽氣逆,痰厥作搐,脈浮緩之症。利用本方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之咳嗽,小兒吐乳者均有顯著效果。3所以杏蘇散(幼科)在臨床上亦常用於小兒風邪傷衛之症,因為小兒氣血未充,肌膚柔脆,風寒所觸,邪入揍理,營衛受病而為感冒,可服本方以解散外邪易痊。4

以現代藥理來看此方:杏仁、紫蘇葉、桔梗、前胡、甘草、橘紅、麥門冬、浙貝母、桑白皮、黃芩有鎮咳去痰的作用;紫蘇葉、生薑有發汗解熱作用;紫蘇葉、生薑、枳殼有促進消化機能的作用。4

臨床上,對於症狀輕重之不同可加減此方以因應1.風寒感冒:加升麻一錢、葛根一錢半。2.痰稀咳嗽:合《二陳湯》、《胃苓湯》。3.咳嗽吐痰:加款冬花一錢半、紫菀一錢半、遠志一錢、竹茹一錢半。4.嘔吐痰水:合《半夏瀉心湯》。5.頭痛甚:加本一錢、防風一錢半。6.熱甚者:加重黃芩一錢半,再加柴胡一錢半。7.肺中痰火:合《瀉白散》。8.嘔吐:加藿香一錢半、竹茹一錢半、半夏一錢。9.怔忡驚悸:加琥珀一錢。5

結論
根據以上對於杏蘇散的說明,歸納兩者的異同點如下:1.在組成上的不同是杏蘇散有陳皮、半夏、茯苓、大棗,杏蘇散(幼科)有橘紅、麥門冬、浙貝母、桑白皮、黃芩。 2. 在功效上的區別是杏蘇散有發散風寒、宣肺化痰;杏蘇散(幼科)有疏風宣肺、化痰止咳。 3.在辯證主治上的區別是杏蘇散主治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鼻塞清涕、咳嗽痰稀、苔薄白、頭痛無汗;杏蘇散(幼科)主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噴涕鼻塞聲重,咳嗽痰多色微黃,苔薄黃,頭痛有汗。1

參考資料
1. 清˙吳鞠通撰。溫病條辨。台北:文光圖書公司,1975:122-125。
2. 呂明進編著。溫病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36-38。
3. 呂明進主編,蔡金川、吳訓旺副主編。中醫溫病學。台北:中國醫藥大學、長庚大學聯合編印,2007:222-223。
4. 彭主榮、謝慶良總編,唐娜櫻、游智勝主編。方劑學。台北:中國醫藥大學、長庚大學聯合出版,2005:372-373。
5. 王綿之、許濟群編著。方劑學。台北:知音出版社,1998:460-462。
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藥品手冊。2009:11-12;57-64;132-133。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藥局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3期" 100 / 8.15~ 8.21




中西藥交互作用是危機?轉機?

◎文╱全聯會記者李彩蓮
    當民眾生病時,常缺乏服用藥物等待療效出現的耐心,一天內針對同一種病症,可能在同一家醫院看過西醫又掛中醫科,因為想快一點見到療效;也有的,早上看了中醫,吃過兩包藥,覺得效果不如預期,晚上又去找西醫拿藥。在同一家醫院也許有電腦連線,可以知道病人同一天處方的中藥及西藥項目,但病患可能自行在不同地點就醫,分別拿回一袋中藥又一袋西藥。台灣設有中醫門診的醫院非常普遍,除了台大、成大外,幾乎中醫、西醫科同時並存,病患經過中醫診療,服用中藥後呈現的療效有一定的滿意度,事實上服用中藥並相信其療效的人口數不亞於服用西藥的人口數。

    7月24日,在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舉辦的一場中「藥事作業安全管理研討會」,會中討論在中西醫雙重治療下衍生出來的中藥、西藥交互作用問題,一定是危機嗎?說不定是醫療的新希望。在西醫主導下的台灣醫療環境,服用西藥的病患,有可能被規定停止中藥,加上媒體過度渲染「中藥摻加西藥是違法」,讓民眾視中藥為非主流藥物,敢吃不敢說。

    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有優點,也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現代醫學對西藥有很多研究,交互作用資料豐富,臨床的警示系統完備,相對於中藥,資料缺乏,報導大多談不良反應,能舉出的臨床證據薄弱,這點是中藥不能登主流行列的主因。

    會中談到,國際期刊所稱herbal-drug interaction或drug-herb interaction,並不完全等於「中西藥交互作用」,herb包含各國草藥,並非只有中藥。

較常見的交互作用藥物

金絲桃草(聖約翰草、貫葉連翹) —Cyclosporin ,Digoxin, Sertraline

銀杏葉—Warfarin, Ibuprofen, Aspirin

人 蔘—Warfarin, Digoxin, Hypoglycemias

麻 黃—Isoniazid, MAO inhibitor

丹 蔘—Warfarin, Aspirin, Phenobarbital

甘 草—Corticosteroids, Diuretics

易發生風險的藥物種類

交感神經興奮劑、心血管藥物、利尿劑、抗凝血劑、降血糖藥

化危機為轉機

一、 舉「麻黃」為例,麻黃含有ephedrine, pseudoephedrine, norephedrine及其他麻黃鹼,對於高血壓、癲癇、糖尿病、甲狀腺病患,須特別謹慎,國外很多醫學文獻認為麻黃可能造成傷害,這個觀念不能完全適用於中藥,因為傳統中藥方劑是複方,講究君臣佐使的配合,方劑裡有中藥之間相互協調之美,可以抵消副作用,和歐美國家使用的麻黃是單味藥不同,其研究報告不能適用於複方中的麻黃。

二、 Warfarin本身安全劑量狹窄,用量不足時,可能造成血栓,使用過量則造成異常出血,當Warfarin與活血化瘀中藥合併使用時,可能造成出血時間延長。如果換個方式思考,二者的加成作用,可能有以下優點:

1. 降低Warfarin劑量,減少服用次數,搭配中藥,可以達到相同效果;

2. Warfarin劑量降低,相對副作用變少,醫療費用也可節省。

期待未來有新研究,了解藥物間動力學,發揮交互作用優點,進一步加強專業人員(醫、藥、護)繼續教育,將中藥引進健保給付,減少高價位西藥的使用,一方面達到相同療效,一方面節省健保費用。

研究中、西藥交互作用行有餘力時,中、西藥、保健食品(目前成年人最常使用的紅麴、納豆、深海魚油)之間的交互作用仍要深入探討,以保護民眾健康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1期" 100 / 8.01~ 8.07


麻黃的本草考證(上)(下)

◎文╱王芬郁 壹、前言

麻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3種,基源分別為麻黃科(Ephedraceae)草本狀小灌木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木賊麻黃(Ephedra equisetina Bge.)和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的乾燥草質莖7。別名,炙麻黃、龍沙、麻黃絨、卑鹽、凈麻黃、卑相、生麻黃、麻黃、蜜麻黃。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通鼻竅,透疹,止癢。3品質鑑別依《良劣鑑別》一書所述,麻黃就口中咀嚼之,舌上覺麻痺,色澤青青而新者為上。以條粗外色青黃,折斷時有粉末射出,中有硃砂點,無根、無泥味、苦澀者佳,如有條幹細軟,不易折斷或脫節者次之。

貳、麻黃的本草名稱記載

麻黃是我國特產藥材,載於始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有近二千年廣範應用歷史,也是中醫臨床常用之中藥。為正確指導臨床實踐和發展科學研究提供理論。麻黃名稱在古代有很多種叫法。《本經》稱龍沙。《廣雅》稱狗骨。《名醫別錄》稱卑相、卑鹽。《本草經考注》沙即須之假借,龍沙者龍須之義….其根潔白細長,狗骨取其形似,而命名卑者賤也。卑相當為狗骨引申由來。《本草經考注》其色黃其味麻,故名。麻黃藥材久置後,由青變黃又其莖觸之有粗糙感,麻黃之名由此而來。許多醫藥典籍《日華子本草》、《湯液本草》、《本草經疏》、《本草綱目》、《本草通玄》均稱為麻黃。為了避免應用上造成混亂1927年外國學者OttoStapf(Friedrich Otto)麻黃正確命名為Ephedra sinica stapf已被各國廣泛統一使用。2

參、三種麻黃分類檢索表4

參考文獻
1. 現代本草 中國藥材學(下)。啟業書局印行,1051-1054。
2. 楊繼榮、關楓等。麻黃本草考證概覽。中醫藥學報,No2, Vol 38,2010:51-523。
3. 董靖、李崢嶸。麻黃臨床新用探討。四川中醫,No6, Vol 28,2010:55-564。
4.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 第三版。台灣 中國醫藥大學,2008:1009-1010。
5. 陳重明。本草學。南京工學院出版社,1988:8-50。
6. 樓之岑、秦波。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55:40-65。
7. 洪浩等。麻黃藥材原植物資源和市場品種調查。中國中藥雜誌,No9, Vol 36,2011:1129-1132。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藥劑部)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1期" 100 / 8.01~ 8.07



麻黃的本草考證(下)


◎文╱王芬郁
肆、麻黃的本草記載考證

麻黃為神農本草經中品始著錄,其後歷代諸家本草,如名醫別錄、神農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嘉祐補注神農本草、日華子本草、圖經本草、本草蒙筌、開寶本草、及植物名實圖考等均有收載。麻黃屬植物,分佈廣,以西北各省及雲南、四川種類較多。不同時期本草著作所強調的道地產區頗有不同,南北朝至明朝皆以河南開封、鄭州間所出產者為最優。清末民國開始逐漸以山西、大同為產地。晚近代則以內蒙古產出較多。根據所載麻黃產地及書籍記載,古代所使用麻黃主要是草麻黃,也有可能包括木賊麻黃和異株麻黃。(表1)歷代諸家本草所錄麻黃原文關於麻黃名稱、品種、產地沿革方面考證。2,5,6

伍、品種分類1,6

麻黃種類較多,據《中國植物志》記載麻黃科麻黃屬植物有12種、4變種、1變型,共17種(表2)


參考資料
1. 現代本草 中國藥材學(下)。啟業書局印行,1051-1054。
2. 楊繼榮、關楓等。麻黃本草考證概覽。中醫藥學報,No2, Vol 38,2010:51-523。
3. 董靖、李崢嶸。麻黃臨床新用探討。四川中醫,No6, Vol 28,2010:55-564。
4.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 第三版。台灣 中國醫藥大學,2008:1009-1010。
5. 陳重明。本草學。南京工學院出版社,1988:8-50。
6. 樓之岑、秦波。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55:40-65。
7. 洪浩等。麻黃藥材原植物資源和市場品種調查。中國中藥雜誌,No9, Vol 36,2011:1129-1132。

(全文完)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藥劑部)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2期" 100 / 8.08~ 8.14

淺談老年性黃斑部變性(上)(中)(下)

(上)
◎文╱洪乃勻
前言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即所謂的年齡相關性黃斑部變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簡稱ARMD 或 AMD)。根據美國、荷蘭及澳洲等國針對年齡在43-99 歲,一共14,752人的AMD研究統計結果顯示,所有發生AMD的人中,沒有一位是小於55歲,平均發生率為1.6%,在55-64歲、65-74歲、75-84歲,以及>84歲不同年齡層的發生率則分別為0.2%、0.9%、4.6%及13.1%,其發生率確實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黃斑部位於眼睛底部視網膜的中央,視網膜之於眼睛就像底片之於照相機,是用來形成影像的。視網膜上主要分為兩種型態的視神經細胞,一種是對光線較為敏感的柱狀細胞 (rods),另一種錐狀細胞 (cones) 雖對光線不如柱狀細胞敏感,但對於顏色區分(紅、綠、藍) 及細微視覺則非常重要。黃斑部在視網膜的中央,由數百萬的錐狀細胞聚集形成,讓我們擁有中央視力 (central vision) ,也就是向前直視時的視力 (straight-ahead vision) ,相對於周邊視力 (peripheral vision) ,健全的黃斑部能讓我們使用中央視力進行閱讀、駕駛,以及其他需要細部、清晰、向前直視視力的活動。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 (即年齡相關性黃斑部變性,本文內會以簡稱AMD代表) ,是一種發生在視網膜中央黃斑部的變性疾病,會導致中央視力喪失。目前已知具有某些特定基因多型性 (genotypic polymorphisms) 的人較易罹患此疾病,而且會與某些危險因子產生交互作用,例如發炎反應;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 (neo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接受體KDR的基因多型性則與AMD的發生風險有關,同時也與使用VEGF抑制劑治療的效果有關。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與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並列為老人最常見的視力缺損原因。視力缺損不但會影響開車的安全性,影響閱讀、看電視等日常活動,也造成跌倒及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增加。在工業化國家中,AMD更是導致成人全盲的最主要原因。視力缺損或全盲勢必造成老人獨立行動更形困難,在老年化日趨嚴重的台灣社會中,AMD無疑也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AMD是否可以預防?AMD如何治療?可能在你我的周遭,不斷有這樣的問題被提出,本文針對此疾病的危險因子、臨床表徵(分類) 、診斷、治療及預防做一簡介,希望能讓讀者對此疾病有初步的了解。

危險因子

年齡─發生在50歲以後,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65歲以上尤為顯著。

吸菸─與不吸菸者相較,吸菸者發生AMD(無論乾性或濕性AMD,見後文說明)的比率為非吸菸者的2-4倍,吸菸也會增加初期AMD(early AMD)惡化成區域性萎縮(geographic atrophic)以及雙眼罹病的風險。研究顯示,即使戒菸15-20年,此風險仍然存在。對於具有CFH Y402H基因型的吸菸者而言,這種風險則更為提高。

家族史─家族中有AMD病史者的人其罹患AMD的風險增高,此亦與CFH及其他基因多型性有關,研究顯示在早發型(early onset,指較年輕發作) 及較嚴重的病例中其關聯性尤其顯著。

心血管疾病─在一超過2000個受試者,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顯示,有中風及冠心病(心肌梗塞或狹心症)病史者,發生AMD的相對風險增加 (RR(Relative Risk), 1.6) ;反過來說,經過年齡與性別的校正,早期AMD患者有2倍的心血管死亡率,晚期AMD (late AMD) 可預測其心血管死亡率增加5倍,中風死亡率增加10倍。另一個研究顯示,初期AMD與冠心病發生率增加有關 (HR (Hazard Ratio), 1.57;95% CI (Confidence Interval), 1.17-2.22) ,但未顯示會增加中風發生的風險。而晚期AMD與冠心病或中風則都無關聯性。

白內障手術─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過白內障手術的病人發生AMD的風險會提高,推論可能的機轉有術後眼睛對光傷害的感受性增加,術後繼發的發炎性變化、或是誘導血管新生。

其他─其他可能的危險因子還有酗酒(每天超過三個drink,每個drink相當於14公克的純酒精)可能增加早期AMD發生的風險。白種人發生率高於黑人,西班牙裔美國人及中國人之發生率則居中。至於高血壓、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以及陽光與AMD發生的相關性則尚未有定論。(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1期" 100 / 8.01~ 8.07


(中)

◎文╱洪乃勻
臨床表徵
AMD依其臨床性質可區分為乾性 (dry) ,又稱為萎縮性 (atrophic) ;以及濕性 (wet) ,又稱為血管新生性 (neovascular) 或滲出性 (exudative) 。

乾性AMD初期通常並無症狀,是最常見的AMD型態,大約佔所有AMD的85-90%,患者可能會抱怨一眼或雙眼之視力逐漸喪失,通常在閱讀或開車時發生困難時才察覺,可能看東西時有盲點,或是需要亮一點的光線或是放大鏡輔助才能獲得清晰的視力。

濕性AMD則較不常見,大約佔所有AMD患者的10-15%。患者會因為視網膜下出血或是液體沉積而感受到急性的視覺變形或喪失中央視力。即使往往病人兩眼都會罹病,但通常症狀只先出現於一眼,然而在5年內另一眼演變成AMD的機率則超過40%。濕性AMD最早出現的視力變化是直線變形,病人會覺得直線邊緣(例如門或百葉窗)看起來是彎曲或是扭曲線條。

乾性AMD通常為初期AMD,但某些病人的乾性AMD會進展為濕性AMD。初期兩眼乾性AMD的病人在一年內及三年內發展成濕性AMD的比例估計分別為1-4.7% 及13-18%。臨床上醫師會讓乾性AMD患者使用 “Amsler grid (阿姆斯勒方格表)”,每天自己做測試來檢測是否惡化變成濕性AMD,一旦發現產生盲點或是直線出現扭曲則必須立即告訴醫師。

診斷

當病人抱怨視力出現障礙時應仔細問診病人的症狀史,包括視力喪失的速度,一眼還是兩眼受到影響,是看近、看遠還是遠近都有問題。病人如果有急性視覺扭曲或是喪失中央視力就可能是濕性AMD。急性的視力喪失(數天或數星期內)必須緊急轉介眼科專科評估,藉由使用裂隙燈儀器(slit lamp instrument)檢查已散瞳的眼睛,依據觀察到的特徵來判定是哪種AMD。

乾性AMD的患者在視網膜下通常會發現軟性透明疣(drusen),一般來說硬透明疣在50歲以上的人都會出現,通常與AMD無關,但較大的軟性透明疣則與視力喪失有關,而AMD的惡化則與軟性透明疣的體積及數量成正相關。此外,還可觀察到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PRE)有集中 (focal) 或是較大範圍區域性 (geographic) 的萎縮,以及視網膜下色素上皮層的結塊情形。

濕性AMD在散瞳眼底檢查可看見視網膜下有液體及(或)出血。黃斑部的新生血管在裂隙燈顯微鏡下呈現灰綠色。若是觀察到視網膜下出血或視網膜下的膜呈現灰色,則很可能血管新生的部位在是視網膜下的脈絡膜 (choroidal membrane) ,這類病人需要進一步使用螢光血管造影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檢查,因為注入靜脈的螢光色素會由脈絡膜上新生的血管滲出 (正常的血管則不會) ,因此可藉以找出新生血管的正確部位並加以治療。另外使用光學同位斷層掃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來鑑定是否有視網膜下液體或水腫存在,是濕性AMD很重要的鑑別診斷檢查。(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2期" 100 / 8.08~ 8.14


(下)
◎文╱洪乃勻

乾性AMD之治療

乾性AMD病程進展慢可能持續數年之久,由於吸菸會增加AMD惡化的風險,應鼓勵吸菸的AMD患者戒菸。目前並無任何對乾性AMD有效的治療方式,由於氧化的損害是另一個導致黃斑部變性的理論,因此抗氧化劑被認為應該可以減少光線吸收過程中產生自由基的效應,從而預防對視網膜的細胞傷害。一個針對老年眼睛疾病研究 (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AREDS),3640位受試者(55-80歲)分成非AMD、輕度或是邊緣乾性AMD、中度乾性AMD、重度AMD (黃斑部區域性萎縮) 或濕性AMD四組,使用抗氧化劑維生素C 500 mg、維生素E 400 IU、beta胡蘿蔔素(beta-carotene) 15 mg、鋅 (zinc oxide ) 80mg以及銅(cupric oxide) 2mg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抗氧化劑以及鋅的治療對於有一定程度的乾性AMD較有助益,統計起來大約治療11個人7年可預防1個人疾病惡化。另外,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如下:

1. 非吸菸,一眼或雙眼有中等大小的透明疣或至少1個大的透明疣,或是非中央區域性萎縮患者,可以每日補充維生素C 500 mg、維生素E 400 IU、beta胡蘿蔔素(beta-carotene) 15 mg、鋅 (zinc oxide ) 80mg以及銅(cupric oxide) 2mg。
2. 吸菸,一眼或雙眼有中等大小的透明疣或至少1個大的透明疣,或是非中央區域性萎縮患者,每日補充鋅80 mg,或是不含beta胡蘿蔔素的AREDS維生素配方。

濕性AMD之治療
給予單眼罹病之濕性AMD患者維生素等補充可減少進展性AMD (advanced AMD) 的惡化:

1. 非吸菸患者,每日補充維生素C 500 mg、維生素E 400 IU、beta胡蘿蔔素(beta-carotene) 15 mg、鋅 (zinc oxide ) 80mg以及銅(cupric oxide) 2mg。
2. 吸菸患者,每日補充鋅80 mg,或是不含beta胡蘿蔔素的AREDS維生素配方。

其他針對滲出性或濕性AMD有效的治療方式還有玻璃體內注射VEGF抑制劑 (ranibizumab, bevacizumab) 、光動力學治療 (photodynamic therapy) 等,醫師會根據視力回復的可能性 (越近發生及越小的損傷則視力回復的可能性越大) 及相對的風險來考量選擇治療方式。

對於活動性AMD (液體滲出、出血或是最近喪失視力者) 的治療建議如下:

1. 對於另一眼無視力,而有視網膜中央小窩 (fovea) 急性損傷,以及晚期產生損傷者,建議採用玻璃體內注射ranibizumab或bevacizumab治療。
2. 對於另一眼尚有視力,並非急性損傷,但不太可能恢復閱讀視力者,建議可單獨採用光動力學治療,或是加上玻璃體內注射ranibizumab或bevacizumab治療。
3. 對於急性、微小、確認是視網膜小窩外損傷者,建議可以使用熱鐳射光凝集療法 (therm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 治療。
4. 對於急性、大的視網膜小窩外損傷或是不確認為視網膜小窩外損傷者,建議採用玻璃體內注射ranibizumab或bevacizumab治療。

AMD的預防
不吸菸或是戒菸都可以減少得到AMD的機會,吸菸者若是罹患AMD,趁早戒菸可以減緩疾病的進展。目前並無證據顯示使用抗氧化劑可以預防或是延遲AMD的發生。但是為了健康的因素,可以建議攝取富含水果、蔬菜、魚類及堅果的飲食。(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Jorge G Arroyo, MD, MPH.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diagnosis. 2011 UpToDate. http://www.uptodate.com

2. Jorge G Arroyo, MD, MPH.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2011 UpToDate. http://www.uptodate.com

3. Patient informatio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The Basics). 2011 UpToDate. http://www.uptodate.com

4. Deborah S Jacobs, MD. Cataract in adults. 2011 UpToDate. http://www.uptodate.com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3期" 100 / 8.15~ 8.21

寬筋藤(袪風消炎、解毒退熱)

寬筋藤
文圖∕胡德欽

別名:伸筋藤。

形態:防己科藤本,單葉互生,葉片闊卵狀圓形,先端急尖,基部淺心形,莖散生瘤突狀皮孔,總狀花序,花冠淡綠色,核果近球形,熟時紅色。
性味:味苦、性涼。
功效:袪風去濕,消炎消腫,解毒,退熱,治刀傷,跌打傷,腰骨痠痛,風溼關節炎。
用法:
1.寬筋藤鮮葉適量,搗爛外敷,治刀傷。
2.寬筋藤、松節、桑枝各 1至 2兩,水煎服,治風溼關節炎。
3.寬筋藤、大葉千斤拔,黃金桂各 2至 3兩,燉豬尾骨服,治坐骨神經痛。
4.寬筋藤、鐵包金、梧各 2至 3兩,半酒水,燉排骨服,治全身筋骨痠痛。
5.寬筋藤鮮藤莖適量,搗爛敷患處,並以寬筋藤半酒水,燉豬尾骨服,治跌打傷。

  本文轉載自2011/09/12"中華日報醫藥網"






特殊族群高血壓藥物治療使用原則(上)(下)

◎文╱焦鈺茹

99年10月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於台灣醫學雜誌,發表了國內醫療人員期待許久的『台灣2010年高血壓治療指引』。這是台灣第一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主要參照國人高血壓特性、美國及歐洲治療指引,以實證醫學為基礎所訂定之準則。今將大家關注的重點『特殊病患群高血壓治療原則』簡述如後。

糖尿病病人

積極控制血壓可降低糖尿病併發症,大部分的糖尿病人會需要兩種藥物來控制血壓。臨床上建議使用RAS(renin angiotension system)系統阻斷藥物,包括ACEIs或ARBs當作第一線用藥或合併治療藥物之一。除了降血壓效果外,ACEIs及ARBs會阻斷糖尿病腎病變之微量白蛋白尿及尿蛋白的發展。直接腎素抑制劑aliskiren可能可以更進一步降低具高血壓之糖尿病病人的白蛋白尿。

長效型dihydropyridine鈣離子阻斷劑,對脂質及葡萄醣代謝有改善效果。適合與ACEIs或ARBs合併使用。比起其他降血壓藥物,Thiazide利尿劑相較下比較便宜,雖然利尿劑會影響電解質及代謝,但同時也會增加RAS的活性,所以利尿劑與ACEIs或ARBs併用對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病人是很好的治療組合。當病人併有心衰竭、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血管疾病,β阻斷劑也可以加到組合藥物中,但β阻斷劑須謹慎使用,因為他們會加重胰島素阻抗及遮蔽低血糖症狀。α阻斷劑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可用於糖尿病病人高血壓及攝護腺肥大的控制,但是一定要注意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


腦血管疾病病人


中風病人高血壓治療須視病人的病情,在急性中風期的血壓治療仍未有定論,基本上缺血性中風急性期不需要積極進行血壓控制,除非有嚴重高血壓,血壓大於220/120mmHg、主動脈剝離、急性肺水腫或急性心肌梗塞。然中風期有使用血栓溶解劑(tissue plasmingen activator)的病人,必須控制血壓以防出血。大部分中風的病人可以等到急性期數天後較穩定時再使用降血壓藥。對中風病人長期高血壓控制而言,將血壓控制在目標值是首要考量。而且所有降血壓藥皆可以使用。臨床上對特殊高血壓治療策略的研究,不管是原發性或續發性預防都是有限的。在預防原發性高血壓上,ALLHAT和LIFE的研究皆顯示thiazide利尿劑和ARB可有效降低中風。PROCESS研究中,則比較推薦合併使用ACEI及利尿劑來預防續發性中風。MOSES研究中顯示高血壓病人使用ARB可降低中風再發生的危險性,但也有研究結果持相反意見,如PROSESS研究ARB並不能降低最近有中風病史的病人其中風再發生率。


慢性腎臟疾病

嚴格控制血壓可以降低慢性腎臟疾病的進展,對慢性腎臟病人而言,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尿會增加疾病進展及心血管事件危險性。因此如同糖尿病腎病變患者,ACEI或ARB是首選藥物,亦是合併治療藥物之一,然而在使用後1~2週內需監測血清肌肝酸及鉀離子濃度的變化,如果使用後,腎功能急速惡化或有嚴重高血鉀就必須停用。某些研究顯示ACEI和ARB的組合,在慢性腎臟病人血壓及蛋白尿控制可能比單一藥物來的有效。然而最近在ONTARGET研究顯示:合併使用ACEI和ARB可能會惡化腎功能,包括洗腎及血清肌肝酸倍增。利用Thiazide和Loop利尿劑來控制血壓是很常見的,因為慢性腎臟病人常伴有水腫,當病人腎絲球過濾率嚴重降低,利尿劑可能無法達成預期效果,需增加劑量來控制。非dihydropyridine鈣離子阻斷劑對於慢性腎臟病人來說,也有降低尿蛋白效果,但他們並不能用於心衰竭或傳導阻礙的病人。鈣離子阻斷劑通常會與ACEI或ARB合併使用,血壓控制效果較佳。β阻斷劑也可用於慢性腎臟病人血壓控制,特別是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衰竭病人。整體來說,利用合併療法控制血壓達到目標值,對慢性腎臟病人來說是重要的。(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 藥學部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25期" 100 / 6.20~ 6.26


(下)

◎文╱焦鈺茹

老人高血壓

老人高血壓診斷標準與其他年齡層一樣,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為140及90毫米汞柱。老人高血壓盛行率,隨者年齡增加而增加。60歲以上通常收縮壓會增而舒張壓會下降,因此以脈壓差來說是增大的,這意謂著主動脈壁伸展性降低。老人患者,重要器官的血流自動調控機制受損,血壓降低幅度過大,可能會造成這些器官缺血症狀,所以老人血壓調控更須謹慎。此外,高齡者易受電解質不平衡所干擾,特別是低血鈉、低血鉀、胰島素阻抗和葡萄糖耐受不良,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降血壓藥物的選擇。另外,因老人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的機率較高,所以建議需測量站立時之血壓,同時還需量測脈搏以避免過度看待假性高血壓。多重藥物使用在老年人上很常見,所以藥物引發高血壓也須特別注意。老年人常會有無症狀多重器官衰竭,積極監測潛在併發症是必要的。高齡族群對鹽具有高敏感性,所以飲食限鹽可有效控制血壓,建議每天鹽攝取量須小於6公克。降血壓藥物使用方面,根據9個主要臨床試驗統合分析,藥物治療可顯著降低老年高血壓病人死亡率、中風率及缺血性心臟血管事件,因此以足夠的降壓藥控制,達到目標值140/90 mmHg是必須的,65歲以前及血壓未控制到130/80 mmHg的病人,當年齡大於65歲時仍需維持有效降血壓治療,大於80歲者血壓降低是必要的,但須採逐漸且謹慎的態度。老年人降血壓藥物應以低劑量開始使用,一般約為成人的一半劑量,於四週至三個月內期間進行劑量調整,並以病人有無出現腦部缺氧的現象來評估,例如:眩暈、姿勢性眩暈、心絞痛的症狀、心肌缺氧的心電圖變化。

婦女及懷孕期高血壓

停經前婦女與同齡男性相比,通常有較低收縮壓及舒張壓。停經後血壓隨年齡增加而陡升,年齡大於60歲的女性有較高血壓值及高血壓盛行率。

大多數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可能有血壓增高之虞,但於停止使用口服避孕藥後六個月內高血壓狀況會消失。雌激素可能是造成血壓升高的主因,但機轉不明。婦女停經後服用賀爾蒙替代療法(HRT)可能有些會有收縮壓些微增加的情形,且最近研究HRT在冠狀動脈事件,所以HRT並不建議以心血管保護作為停經後婦女使用之理由。

妊娠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通常發生於懷孕20週後,大部分於產後六周內恢復。妊娠高血壓合併有顯著蛋白尿,即所謂的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因組織灌流不足及產生血液、腎臟、肝臟的功能不良,這樣的情形對母親及胎兒皆有不良結果。

孕婦高血壓鹽分攝取並無另外規範;補充鈣、魚油及低劑量aspirin並不會降低孕期高血壓。對於非嚴重高血壓,優先選擇mehtyldopa、labetalol及鈣離子阻斷劑。其他藥物如atenolol則有胎兒生長遲緩的報導。生育年齡期間女性須避免服用有致畸胎性的抗高血壓藥物如ACEI和ARB,一旦懷孕須立即停用此藥。利尿劑會使血漿體積降低,對於子癲前症的婦女並不適用。

孕婦血壓大於170/110mmHg時,視為需住院的急症,可用靜脈注射labetalol,口服methyldopa、nifedipine控制血壓。子癲前症併肺水腫則優先選用靜脈注射nitroglycerin。靜脈注射sodium nitroprusside,可用於高血壓危症,但有致命性的氰化物中毒危險,不適合長期使用。此外,子癲前症的預防及癲癇治療可用靜脈注射MgSO4。

整體而言,須視病人基本特性,包括其合併症,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和心臟血管疾病等,綜合考量,來選擇適當的血壓藥物。
(全文完)

參考資料

2010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 Formos Med Assoc 2010;109(10):740–773.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 藥學部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26期" 100 / 6.27~ 7.03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吊竹梅 利水解毒

吊竹梅


■平凡

又名:花葉鴨石草、花葉莢竹草、水竹草、紅鴨舌草。
性味: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膽三經
功用:具有利水解毒、清熱生津、消腫止血等功效
主治:用於結膜炎、風熱頭痛、、腳氣水腫、菌痢、心臟氣水腫、腎炎水腫、腸炎、腹瀉、扁桃腺炎、婦女白帶、淋濁、肺結核咳血、毒蛇咬傷等症。
驗方:
(1)治結膜炎:水竹草、千日紅、野雞冠花各 30克水煎服用。
(2)菌痢:吊竹梅、豬母乳、鳳尾草、刺蔥各 30克水煎服用。
(3)腸炎、腹瀉:吊竹梅、木棉花、白豬母乳、清飯藤各 15克水煎服或水竹草、野木棉、五斤草、鳳尾草、土煙草各 15克水煎。
(4)腎炎水腫:吊竹梅、車前草、貓鬚草、腎蕨各 30克水煎服用。
(5)扁桃腺體炎:水竹草、水麻子各 20克水煎服用。
(6)淋濁:水竹草、海芙蓉、白龍船花、魚腥草各等量水煎服。
(7)肺結核喀血:吊竹梅、天門冬、百部各等量水煎服用。
(8)心臟氣水腫:吊竹梅、車前草、化石草、丹參各等量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1/09/1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轉大人 肥胖身高青春痘最惱人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尷尬的青春期,肥胖、長不高或青春痘是青少年最關注的困擾。兒科醫師表示,青少年在轉大人期間,身體、心理都在劇烈改變中,建議家長不要輕忽任何身體發出的警訊,求助醫師才是正確的作法。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青春期的轉變,是指當兒童轉變為成人時身體上的變化,也就是兒童與成人間的過度時期,主要是由內分泌策動各種生長激素的相互作用,同時影響卵巢、子宮、睾丸的生長發育。

 由於孩子的身、心旺盛發育,除了骨骼和肌肉會快速長高,第二性徵也會顯現,如長出腋毛、陰毛,以及女性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男性睾丸變大、出現夢遺。同時,脂肪量和脂肪分布也會發生變化,精神和心理也會產生轉變。這就是俗稱的「轉骨期」。

 一般轉骨期的年齡可從 10-12歲開始,一直到 16-17歲。一般快數長高時間,女性會在初經前後 2年左右約 11-14歲,男性約在變聲前後的 14-18歲。

 女生在初經後是否就不會長高?其實不然,陳永綺表示,長高與否取決於「生長板」是否閉合,尤其是大腿骨上下兩端的生長板。一旦生長板的軟骨細胞停止分裂,不論什麼仙丹妙藥或運動等外來刺激,都已無濟於事;反之,只要在生長板癒合之前,都有長高的機會。生長板癒合的骨齡發育時間,女生約在 12至 14歲,男生約 16至 18歲,所以,在此之前服用轉骨藥方,多仍有長高的機會。

 陳永綺指出,小孩的成長呈梯形曲線上升,有些小孩會有一段時間毫無長進,再突然快速「長高」。因此,要是孩子沒有長高,可先觀察 3-6個月。一般而言,小孩的生長在青春期前每年約可增加 4.5公分,到了青春期則迅速長高,有的男孩子甚至可長高 30公分,女孩子則長高 20-25公分。

 臨床上,青少年除了會因呼吸道、消化道方面的感染疾病就醫外,最關注的就屬青春痘等皮膚疾病、肥胖等問題。陳永綺表示,青少年因青春期體質,很多疾病問題常是連動了多種體內的機制所引起,建議要諮詢醫師診斷。

 以肥胖為例,為了長高,身體會多攝取些營養,以供之後「長高」所需,建議家長可根據學期初的身高體檢資料,作為觀察基準點,若超過 3個月都沒長高,且排除先天遺傳的基因因素,就要注意營養過剩所導致的兒童肥胖問題。

 同樣的,青少年最在乎的青春痘,陳永綺表示,除了油脂分泌旺盛引起的脂漏性皮膚炎之外,要注意皮膚的清潔外,也要注意內分泌的調理,避免太油膩的補品,多吃含有維生素 A、 C、 D及鈣、鋅等食物,各種蔬果都不可偏廢,並保持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尤其要盡量睡足 8小時以上,才能長得頭好壯壯。(三之三)

本文轉載自2011/09/10"中華日報醫藥網"


感冒吃蟹 加重胃腸負擔

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秋天啖蟹,許多人喜歡搭配啤酒,餐後再來顆柚子,但胃痛、腹瀉甚至痛風發作者不在少數;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王淑秋提醒,螃蟹可補益精氣、清熱養陰、強筋壯骨,順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秋蟹確是秋季滋補佳餚,但並非人人都適合享用螃蟹大餐。

 王淑秋說,螃蟹性味屬寒、蛋白質含量高,平常就容易消化不良、大便較軟、容易疲倦無力、手足冰冷、夜間頻尿等體質虛寒的民眾要謹慎食用,以免加重脾胃寒氣,造成腹痛、腹瀉;且螃蟹會延遲感冒患者的康復、加重胃腸負擔;蟹膏、蟹黃雖可補腎、強壯筋骨,但因膽固醇含量高,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症者最好少吃,痛風患者也應避免。

 此外從中醫的角度,柿子、螃蟹皆為寒涼之品,同時進食易加重脾胃虛寒導致不適,因此食柿不可與蟹同,否則易令人腹痛大瀉,性質寒涼的瓜果類及梨子,包括當季盛產的柚子均不適合與螃蟹共食;茶飲含鞣酸、啤酒具寒性,也不適合與螃蟹共食。

 雖然食用螃蟹有一些限制,不過王淑秋表示,若搭配中藥材,大部分民眾還是可以放心享用,例如紫蘇,辛溫散寒,行氣寬中,可解魚蟹毒;在螃蟹下面墊一些紫蘇葉或是薑、蒜一同蒸煮,可中和螃蟹的寒性。若進食螃蟹後有腹痛、腹瀉、嘔吐或皮膚抓癢者等不適,可以紫蘇葉搭配陳皮、藿香、生薑煎煮,早晚服用,便可祛寒、健胃、除腥、解蟹毒,緩解上述症狀。

 另外,吃蟹沾薑末醋汁除了可增加蟹肉的美味,生薑辛溫袪寒,可治寒痛濕瀉,同時具有殺菌、去腥和解毒作用,若搭配熱薑湯共食,可暖胃舒緩腸胃不適;且薑與醋皆可刺激腸胃蠕動,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


本文轉載自2011/09/1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藥粥 應依病情辨證選用

<■王鼎源
 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病的特色,選用藥粥也應該遵循這原則。中藥有寒熱溫涼的性味不同,所以藥粥隨著加入中藥不同而其性味各異。
 寒證宜用溫性粥,熱證宜用寒涼粥,氣虛宜用補氣粥,血虛宜用補血粥,因此必須注意對症選用,切不可不研究藥性,濫施妄用。
 對於患同一疾病的人來說,由於病人處於不同的疾病階段,會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所用的藥粥也不完全相同。此外,還有男女之別、老幼之分、體質差異等。比如氣虛者可選用黃耆粥、人參粥;血虛者可選用枸子粥、何首烏粥、雞汁粥;陽虛者可選用肉蓯蓉粥、羊肉粥、雀兒粥;陰虛者可選用麥門冬粥、甘蔗粥、木耳粥等。又如肺熱咳嗽者宜選用貝母粥、竹瀝粥、蘿蔔粥、百合粥等;肺寒咳嗽者可選食生薑粥、紫蘇子粥、蘿蔔子粥等;肺燥乾咳者可選用麥門冬粥、甘蔗粥、松子仁粥;肺虛久咳者可選用山藥粥、百合粥、木耳粥、核桃粥等。
 中醫辨病是針對疾病性質再選擇藥粥。如運用荷葉粥、山查粥防治高血脂及高血壓病;葛根粥防治心血管病;馬齒莧粥防治痢疾;玉米鬚粥防治糖尿病等。
 藥理研究證實:荷葉、山查有降血脂、血壓的作用;葛根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馬齒莧有殺滅痢疾桿菌的作用;玉米鬚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不同藥粥的配合食用可增強藥粥的防病治病的功效。臨床中往往遇到此病症錯綜複雜、虛中夾實、實中夾虛、虛實並見、寒熱錯雜,或慢性久病,多臟受損,氣血陰陽具虧。這種情況,服食單一的藥粥很難奏效,必須針對病情,選擇兩種或多種藥粥,靈活組方,合併應用,以加強作用、提高療效。
 如習慣性便秘患者,可把芝麻粥與松仁粥併用,增加潤腸通便的作用;冠心病、高血壓病人可把葛根粥與玉米粥、荷葉粥合併兼用,又如腎虛腰痛又兼脾虛腹瀉時,可選用山藥粥、芡實粥、羊肉粥合用,脾腎同治。

本文轉載自2011/09/07"中華日報醫藥網"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根據外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盛行率每百萬人口約四十人左右,而每年每百萬人口,可以出現三個新病例。也就是說,台灣大約有八百多位肢端肥大症的病人,每年可以看到六十個左右的新病例。


  肢端肥大症通常密發在三十多歲至四十多歲年紀的人。主要的原因是在腦子的中央下方,鼻腔上方的內分泌腺體或腦垂腺長腫瘤而分泌過量的生長素。若在青春期前發病,也就是病人還可以長高時,會出現巨人症。若已不再長高時才發病,則這時過量的生長素只會使手腳變粗、鼻子變大、眼眶突起、兩頰變寬、嘴唇變厚、舌頭變粗,此外身體的器官也變大。

  除了外型的變化外,由於生長素過量,病人會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胳疼痛的現象,特別是膝關節。而且由於手腕韌帶變厚,壓迫手腕的神經,兩手會發麻。由於高血壓、糖尿病的關係,病人的壽命會比一般人少十歲左右;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則為一般人的二倍,它也是病人主要的死因。

  由於生長素的作用緩慢,因此患者外表臉型或體型的變化容易被誤以為是年紀增大的關係,以致診斷的時間會延誤十年以上。現在由於醫學知識的普及,生長素測定容易,再加上精密的核磁共振造影檢查,比較可以早期發現這種疾病。

  在治療方面,由於診斷的時間通常比較延誤,因此腦垂腺的腫瘤都已較大,手術不易拿乾淨,因此在術後,生長素的濃度還是不容易恢復正常,這時就需進一步治療。

  電療是手術後治療的方法之一,但必需等十年以上,才能發揮治療效果,緩不濟急。此外電療也會降低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的功能。在等電療發揮效果的時間,或為避免因電療產生副作用,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口服的藥物為Parlodel(bromocriptine), 效果不甚理想,大量時有副作用。注射的藥物為Sandostatin (octreotide) 和Somatuline (lanreotide), 效果比較理想。過去皮下注射Sandostatin ,一天三次,甚不方便,現有長效濟型的Sandostatin 和Somatline ,可以每個月,或二星期注射一次, 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由於大部份病人無法經由手術一次根治,必須長期追蹤和治療,因此必須互相鼓勵,互相照料和關心,才能使人生更有自信,為此國內有「大肢俱樂部」的產生,也希望病友多多參加。


大肢俱樂部  會長:蔡元鎮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2號10樓

電話:02-25210717


以上資料轉錄自本會成立特刊/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張天鈞醫師提供


本文轉載自"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華八仙(活血利尿、祛瘀止痛)

華八仙

文圖∕胡德欽 
別名:常山、常山樹、土常山。 
形態:虎耳草科常綠灌木,株高 1至 2公尺、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粗鋸齒緣、繖房花序頂生、花黃綠色壼形小花、蒴果小、有稜角。 
性味:味辛、酸、性涼。 
功效:利尿、抗瘧、活血、袪瘀、止痛、治骨折、麻疹、跌打損傷、淋、瘧疾。 
用法: 
1.華八仙根適量、水煎服、治淋病。 
2.華八仙 4錢、川貝、檳榔各 2錢、生姜、烏梅各 1錢半、紅棗 1錢、水煎服,治寒熱瘧疾。 
3.華八仙根曬乾(乾品)適量,水煎服,治頭痛。 
4.華八仙 20至 40公分,水煎服,解熱利尿。

本文轉載自2011/09/0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天麻



 圖一 天麻ISSR分子標記UPGMA聚類圖



 
圖二

◎文╱鍾瑩慧

天麻為蘭科天麻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乾燥塊莖,《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主治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癲癇抽搐等症。藥用天麻有烏天麻(Gastrodia elata f. glauca)、黃天麻(Gastrodia elata f. flavida)、紅天麻(Gastrodia elata f. elata)、綠天麻(Gastrodia elata f. viridis)等4個變型1,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陝西、安徽、河南等地。

天麻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藥用植物,本身沒有根、莖、葉等分化,所以無法從根部吸收養分,也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整個生活史需要的營養源主要靠消化外部侵入的真菌來獲得。天麻種子的萌芽需要小菇屬真菌(Mycena(Pers. ex Fr.)S. F. Gray)的共生,萌芽後形成的原球莖則需要與蜜環菌(Armillaria(Fr. :Fr.)Saude.)的共生才能順利成長2。也因為需要蜜環菌共生的時間很長,所以除了天麻本身的種質特性外,蜜環菌的種質特性對天麻的品質有直接的影響。

天麻的種質特性方面,學者採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標記技術,取貴州不同縣市23 個野生和栽培天麻樣品,進行遺傳多樣性的初步研究,發現4 個天麻變型間並不嚴格單獨聚為一類(圖一)3,黃天麻(F) 、綠天麻(V) 和紅天麻(E)都分別基本聚為一類,烏天麻(G) 有2個分支,而野生綠天麻VZY 與其他樣品的關係均較遠。

蜜環菌的種質特性方面,學者以8種不同地區採集的蜜環菌接種烏天麻、紅天麻及其雜交一代等3個天麻種,觀察播種一年半後其天麻素(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圖二),發現雜交一代的天麻種成長後天麻素的含量都顯著優於烏天麻及紅天麻4,並與許多學者的研究相符。對於藥農所謂「菌棒只能用一年」的說法,學者以野生蜜環菌菌株、該野生蜜環菌連續無性繁殖三代後的退化菌株以及退化後的復壯菌株分別接種到同一品種的天麻上進行栽培試驗5,發現以退化菌株栽培的天麻退化嚴重,其含水量顯著增加而天麻素顯著減少(表一)。

天麻自古以來即為名貴藥材,野生品產量稀少,目前因大量採收野生品已瀕臨絕種,隨著對天麻的研究進展,天麻人工栽培的質量提高了,對於人工栽培天麻退化的機制目前亦有了初步的了解,唯完整的機制仍尚待釐清。

參考資料
1. Xue D W, Ge X J, Hao G, et al.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a rare, narrowly endemic primrose species: Primula interjacens by ISSR analysis. 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學報). 2004; 46: 1163- 1169.

2. 江曙、段金廒、嚴輝等。天麻退化機制及其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思路與方法。中草藥 2011; 42(1): 201- 204。

3. 陳祖云、王曉麗、宋聚先。貴州天麻遺傳多態性的ISSR 初步分析。中華中醫藥雜誌 2007; 22(7): 436- 439。

4. 盧學琴。蜜環菌菌株對天麻素含量的影響。中藥材 2007;30(10): 1210- 1212。

5. 孫士青、史建國、孟慶君等。野生、退化、復壯蜜環菌對天麻產量及天麻素量的影響。中草藥 2009; 10(8): 1300- 1320。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30期" 100 / 7.25~7.31




蓮之藥用

◎文╱許育華
蓮與荷自古即為文人詠詩常見題材,其中又以宋朝周敦頤《愛蓮說》:「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最為人所熟知。文中藉蓮的生長特質來比喻君子美德,而由《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即說明了蓮與荷確為同一植物。

蓮為睡蓮科(Nymphaeaceae)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歷代醫家於臨床應用十分廣泛,而大陸《中國藥典2005年版》所收錄中藥材取自蓮者,有蓮子(芙渠的)、蓮心(芙渠薏)、藕節(芙渠藕)、蓮房、蓮鬚、荷葉(芙渠蕸)。相關分述比較如下表。

蓮除具上表所述功效外,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亦分別於89及95年公告荷葉及蓮子,為「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另蓮子、藕節含豐富維生素C、B1、B2、蛋白質、胺基酸、醣類等,故每年夏季於台南白河、桃園觀音、新屋及花蓮光復鄉等栽種地,紛紛推出以蓮為食材之養生藥膳,可見蓮為傳統醫藥理論「藥食同源」類中藥之一典型代表。




參考資料
1. 廖立:蓮類藥材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上海中醫藥雜志,2010;12:82-84。

2.新編中藥大辭典(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2459-2463。

3.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95:334-445。


(本次作者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29期" 100 / 7.18~7.24

屈公病

(一)疾病概述(Identification)


  屈公病是經由受屈公病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屈公病毒最早是在1953年,從坦尚尼亞(Tanzania)的病患血中分離出來,之後該病毒陸續在西非、中非、非洲南部及亞洲地區被發現。

  病毒存在非洲許多地區,並且可能在蚊子及猴子之間傳播。感染屈公病大部分會出現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與登革熱症狀非常類似。

  一般症狀會持續幾天到二週,和登革熱、西尼羅熱及其他的節肢動物傳染的疾病不同處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個案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或數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原意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而典型的登革熱並不會出現長期的關節痛。

(二)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從1953年,許多報導指出屈公病在非洲及東南亞造成流行,並造成數十萬人感染,由於感染屈公病臨床表現與登革熱非常相近,且屈公病流行的地區也是登革熱的流行地區,所以許多感染屈公病的病例被誤診為登革熱,因此實際發生率可能比報告出來的高。

  屈公病全球流行區域涵蓋撒哈啦沙漠以南的非洲(sub-Saharan Africa)、亞洲及南美洲的熱帶區域。2005年迄今在印度洋的島嶼如塞席爾、模里西斯、馬約特、馬達加斯加及印度的部分地區(Karnataka, Maharastra, and Andra Pradesh)發生大規模流行,並造成西歐,如法國、比利時等國許多境外移入病例。

  台灣地區埃及斑蚊主要分布地區在嘉義縣布袋以南各縣市,白線斑蚊分布於全島平地及高度1500公尺以下山區,一旦屈公病病毒入侵台灣,不能輕忽發生疫情的可能性。

(三)感染源(Infectious agent)

  屈公病病毒分類上是屬於Togaviridae科 Alphavirus屬,主要經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將病毒從靈長類動物傳給人,斑蚊以外的蚊種,也有可能是傳播的媒介。

(四)傳播媒介

  一般認為傳染途徑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在人類的主要病媒蚊是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其他蚊種,也可能是傳播的媒介。在1972-1996塞內加爾的調查,曾於其他斑蚊(Aedes furcifer, Aedes taylori, Aedes furcifer-taylori, Subtotal Aedes (Diceromyia), Aedes luteocephalus, Aedes africanus, Aedes neoafricanus, Subtotal Aedes (Stegomyia), Aedes dalzieli, Aedes argenteopunctatus, Aedes vittatus, Subtotal Aedes (Aedimorphus), Anopheles coustani, Anopheles rufipes)及家蚊(Culex ethiopicus)分離出病毒。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屈公病有兩種循環:

1、非洲森林循環:在野生靈長類和斑蚊之間循環(arboreal Aedes mosquitoes),類似叢林的黃熱病病毒。

2、城市的屈公病疫情經由蚊子叮咬人類傳播,為人 - 蚊 - 人循環。在城市的屈公病疫情是偶發性,但屬爆發性的。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潛伏期最短為2天,最長可達12天,但是通常為3-7天。可能有無症狀的感染,但是無症狀感染發生率目前並不清楚。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

(八)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詳見「台灣法定傳染病病例定義」http://www.cdc.gov.tw/lp.aspctNode=2415&CtUnit=1404&BaseDSD=7&mp=1

本文轉載自"中疾管局網站"

楠仁(止痢、消腫)

楠仁樹
■孔弟子 
別名:、欖仁、古巴梯斯樹、涼扇樹。 
產地:種植於台灣、海南、華南各地,為校園、公園、遊覽區、路邊常見的樹種。 
形態:楠仁係使君子科落葉大喬木,株高可達 10公尺。葉全緣、亞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葉片碩大、叢生枝端、長有 2、 30公分,主脈綠色粗而清晰、背面小腺點密生,葉柄有毛、具小腺點 1到 2枚,位置不定,秋冬季落葉前,變為深紅色極為吸晴。春天萌芽後,新夏開白色花,花萼上有毛,花後結扁球形核果,肉薄核大、成熟時金黃色、肉多飽滿、可食、味美香甜。 藥用部分:楠仁的葉、樹皮和果實均可入藥,切片或整個曬乾備用。 
藥效:楠仁味苦澀、性溫,有止痢消腫之功。 
方例: 
(1)、痢疾:以楠仁樹皮 3錢,水 2碗煎成 8分飲。 
(2)、肺病:以葉 3片到 4片水煎服用。 
(3)、肝病:以 3、 4片鮮葉水煎服,或入一點清茶水煎服,胃腸不好者,不加茶葉,也可直接用開水沖泡。 
(4)、中氣不足:以 2片葉、綠茶少許,熱水沖服。 

本文轉載自2011/09/07"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無花果 保健價值高

無花果將花深隱於肥大的囊狀總花托內,故外觀只見果而不見花。(記者陳金龍攝)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無花果的未成熟果實和植物的乳汁都含有抗腫瘤成分。(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現代醫療科學研究機構研究發現,無花果具醫療保健價值,是有益健康的果實,若只曬乾當零食吃,非常可惜,國內外醫學界多有研究,它是食療養生的天然農產品,平日當成水果或蔬菜食用,對健康非常有幫助。
 無花果實際上是有花的,只不過花器構造和開花過程比較特別,將花深隱於肥大的囊狀總花托內,花托頂端又深凹進去,把雌雄花包裹起來,故外觀只見果而不見花。
 無花果果實由總花托及其他花器組成,呈扁圓形或卵形,成熟後頂端開裂,黃色或紫褐色,肉質柔軟,味甜,果肉如呈草莓色或琥珀色,質黏而甜,屬上乘品質,自夏至秋,可陸續採收。
 無花果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酵母素,以及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多醣、食物纖維、果膠、果糖、葡萄糖,所含的維生素以維生素 C含量最高。無花果的果實和葉片含豐富礦物質,特別是人體必須補充的微量元素硒,具養顏美容作用,且不施用農藥,果實風味新穎,口感極佳,是具較高營養價值的天然保健食品。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無花果的乾果、未成熟果實和植物的乳汁都含有抗腫瘤成分,能抑制實驗動物移植性肉瘤和自發性乳癌,致使腫瘤壞死;並能延緩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及淋巴肉瘤的發展,促其退化。近年來,還發現無花果含有天門冬氨基酸和超氧化歧化,前者可抗疲勞,後者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衰防老,正引起醫學界重視和研究。
 中醫學認為,無花果味甘,性平,功能健胃清腸,消腫解毒。主治腸炎,痢疾,便秘,痔瘡,喉痛,癰瘡疥癬等症。
 無花果是高經濟價值水果,可製成果醬、果乾、蜜餞、無花果醋等。無花果醋採新鮮無花果粒浸製而成,飲用時需適度稀釋,可於熱天時加入冰塊,天氣冷時,加一點溫開水調配,長期飲用可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降退火氣。
 無花果屬漿果樹種,果實皮薄無核,肉質鬆軟,能作為水果鮮食,又能料理炖食。以無花果入菜,可做成無花果排骨湯、沙拉、炒三鮮、東坡肉、香酥黃金無花果、無花果蜜汁雞塊、雞湯等,口感極佳。


本文轉載自2011/09/01"中華日報醫藥網"

乳房腫塊不痛不癢 及時檢查

■王郭丹鳳
 月經初潮前後,乳房逐漸豐滿。月經前乳房微感脹痛,經後則恢復如常,這是正常現象。月經前乳房脹痛明顯,並可觸及小腫塊,月經後則痛減,小腫塊亦漸縮小,多為肝氣鬱結(乳腺囊性增生),若乳房觸及腫塊,不痛不癢,或有血性分泌物而不能移動者,則應提高警覺是否為乳腺腫瘤或癌症,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停經之後,孕婦自覺乳房發脹、乳頭增大、有勃起性、乳房漸膨大、乳暈擴大而色暗黑,伴有乳汁分泌(初乳)多為妊娠之兆。妊娠後,乳房脹大,後來反見縮小,甚至凹陷的,多為胎萎不長(胎兒發育不良)或胎死腹中之候。產後乳房應有乳汁分泌,如乳房脹硬、紅腫疼痛、乳汁濃稠,多為乳痛(急性乳腺炎);如乳房鬆軟、乳汁清稀,多為氣血虛弱。
 若非因妊娠產育而乳房有乳汁溢出,月經閉止的,多為脾腎虧損、肝氣逆亂、肝木乘脾、腎氣不固所致(高催乳素所致之溢乳閉經綜合症),應檢查是否有腦垂體腫瘤可能。
 自己檢查乳房的方法: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排,以指腹輕按乳房,並以乳頭為中心向外作螺旋狀畫圈,然後用食指和中指互相上下彈按,也以乳頭為中心,逐漸向外檢查,如果觸及硬塊,則用指端抓,檢查硬塊與四周柔軟組織的界線,以了解腫塊的大小位置,有無壓痛,推按時能否移動,表面是否平滑等。如果在經前觸痛明顯,腫塊增大,推之移動,表面平滑經後不痛、腫塊縮小或消失,多為肝氣鬱結,常見良性乳腺增生。
 若硬塊越來越大,觸痛明顯與月經週期無關,且質地較硬、表面凹凸不平,硬塊產生在乳頭附近時,乳頭可能會轉向或凹陷進去,有時還流出摻有血絲的褐色分泌物,若病情繼續發展,會形成潰瘍,潰瘍部分見菜花狀則為惡性腫瘤。

本文轉載自2011/08/3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山葡萄(消炎解毒,止痛利濕)

山葡萄
■立功 
又叫:廣東山葡萄,紅莖山葡萄,紅血絲, 奧蛇葡萄,牛牽絲,赤枝山葡萄,蛇葡萄,蝦鬚藤,山葡萄,大本山葡萄。 
分布:西洲亞熱帶至暖帶南部之中國大陸南部省區,印度,高棉,印尼,馬來西亞,日本,琉球等地區,台灣全省山麓至低海拔山區灌叢中或山谷疏林中 採集加工:全年可採乾根或全草,莖、葉,夏秋採收,根洗淨鮮用或切片,晒乾備用,根稱為無莿根。 
性味與功能:紅骨山葡萄全草味甘,性平,具有消炎解毒,去瘀消腫,止痛化濕,活血舒筋,利尿止血等之效。 
主治:慢性腎臟炎,小便不利,肝炎,小兒驚風,肺癰,淋巴結核,急性淋巴結炎,乳腺炎,胃熱嘔吐,跌打損傷,濕疹,風濕關節痛,癲癇症,火湯傷,喉嚨炎,扁桃腺炎,膿症瘡,丹毒,癰腫,膿腫,火燙傷等症。 
用法: 
(1)治慢性腎炎:紅骨山葡萄 60克,加豬瘦肉水煎或炖後服用或山葡萄,連錢草,地捻,海金沙藤,路邊菊各 30克水煎服用。 
(2)小便不利:紅莖山葡萄,皇宮菜,車前草,白茅根各 30克水煎服用或紅藤菜,蛇葡萄,金錢草,五斤草,土茯苓各 30克,海金沙金華 15克水煎服用。 
(3)咽喉炎:廣東山葡萄:大半邊黃各 30克水煎服用 
(4)肝炎:合掌草 15克,虎杖,雞骨草,山葡萄各 30克水煎服用戰山葡萄,茵陳蒿,板藍根,海金沙各 15克,梔子,大黃,滑石各 10克水煎服用。 
(5)治風濕關炎:廣東山葡萄,穿山龍各 30克,紫茉莉根 15克水煎服用。 
(6)濕疹:紅骨山葡萄,紅辣蓼,墨旱蓮各等量水煎洗患處。

本文轉載自2011/09/06"中華日報醫藥網"

南瓜 防癌抗氧化


南瓜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南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南瓜除了具有維生素 A、 B、 C、 E,南瓜還有植物固醇,使得南瓜不但成為民間常用來做為抗癌食物,也是做為提升免疫力的好食材。
 南瓜除了有澱粉,而且南瓜還有蛋白質、礦物質,以及維生素 A、 B、 C、 E,以及目前很紅的植物固醇,使得南瓜身價看漲;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呂欣容營養師指出,由於南瓜所具有的抗氧化物非常豐富,也使得南瓜具有很好的防癌功效。
 其實,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即有記載南瓜;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科醫師吳建東指出,「本草綱目」中描述南瓜可補中益氣,即是指南瓜中的營養成分對人有益,且南瓜甘溫無毒,也因此而能做為平時常吃的食物。
 吳建東中醫師並表示,李時珍對於食用南瓜也有指出禁忌,多食南瓜會引發香港腳、黃膽,且南瓜不可同羊肉一起吃,南瓜與羊肉同時吃會令人氣壅。
 另外,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邱榮鵬也指出,南瓜不能多吃,多吃南瓜除了會導致皮膚變黃,而且會抑制腸胃功能,使肚子發脹;而且在用餐時吃南瓜,也有可使胃排空快的作用。
 呂欣容營養師則表示,曾經有動物研究顯示,以南瓜子去餵食高血糖老鼠,結果發現,南瓜子可改善老鼠葡萄糖耐糖能力,對糖尿病有益,但對脂質代謝則無顯著效果。

本文轉載自2011/01/02"中華日報醫藥網"

南瓜澱粉多 屬主食類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南瓜又稱為金瓜,使得南瓜料理呈現著金碧輝煌的感覺,也使得很多人都喜歡吃南瓜;不過,營養師指出,南瓜因為含澱粉量多,所以,依食物來分類,南瓜是主食類。
 愛吃南瓜的人可不少,蔣經國就很喜歡吃金瓜米粉,使得金瓜米粉一夕成名,其實,以南瓜的營養來看,南瓜的澱粉含量多,依食物分類,南瓜屬主食類,有糖尿病的蔣經國並不能多吃;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呂欣容營養師指出,南瓜是主食類,並不是蔬菜,南瓜所含的澱粉量很多,就和米飯一樣。
 所以,呂欣容營養師表示,要吃南瓜,一定要以主食類做替換,如果要吃半碗的南瓜,就要減少半碗的米飯,以免吃進過多的澱粉,而導致有肥胖的問題產生。
 南瓜除了有很多澱粉之外,由於南瓜還有很多很好的營養成分,所以,有不少人會愛吃南瓜;不過,呂欣容營養師表示,有糖尿病的人,就不適合吃太多南瓜,以免因為吃太多南瓜,而有肥胖問題,因為肥胖對糖尿病而言,會雪上加霜。
 南瓜料理烹調方式很多元,有鹹食的南瓜粉蒸肉、南瓜粥、南瓜炒飯、涼扮南瓜絲等,南瓜也常被做成甜點,南瓜派、南瓜甜湯、南瓜餅干等也是很多人愛吃,更有人特別推出南瓜食譜大全,讓人食指大動。
 根據一項美國所做的研究顯示,南瓜派的香味比香水更能讓男性動情,甚至可增加男性陰莖血流量達 40%,研究人員甚至建議,女性如果想挑起男人性慾,與其花錢買香水,還不如練練手藝烘烤南瓜派;可見南瓜確實有令人著迷之處。


本文轉載自2011/01/02"中華日報醫藥網"


南瓜子含鋅量高 有益攝護腺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男性只要活得夠老,攝護腺腫大、攝護腺癌就容易上身;根據研究發現,南瓜子因為含鋅量高,對攝護腺有益,也使得南瓜子特別受到男性所青睞。
 南瓜可說是一身是寶,就連南瓜子的營養價值也相當多,小小一顆南瓜子,在 6大類營養素中屬於脂質類;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呂欣容營養師表示,南瓜子有不飽和脂肪酸,且南瓜子可以榨出深綠色的南瓜子油。
 呂欣容營養師指出,南瓜子的鋅含量高,根據衛生署化驗結果,每 100公克南瓜子,就含 7.8毫克的鋅,其他鋅含量高的食物,每 100公克中有超過 5毫克的食物,還包括黑芝麻、松子、葵瓜子等,但都無法與南瓜子相比。
 呂欣容營養師表示,男性的攝護腺及精蟲中的鋅含量極高,高濃度的鋅,有強力的殺菌及消滅病毒作用,由於慢性攝護腺炎及攝護腺癌的病人中,攝護腺的鋅含量都較低,更凸顯高濃度鋅對攝護腺有積極的保護作用。
 呂欣容營養師進一步指出,目前已知攝護腺內的鋅含量若是減少,會有攝護腺發炎、精蟲數目減少、攝護腺癌的情形發生;且有研究顯示,南瓜子油能防攝護腺肥大,消除攝護腺的初期腫脹,對泌尿系統及攝護腺增生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雖然南瓜子油可以對攝護腺有保護作用;但是,呂欣容營養師強調,任何營養素需要適量的攝取,不可過量,過量的單一營養素補充,可能引發另一副作用,且每種食物或許有其未知的營養素,但營養素間有互補作用,只有均衡飲食、多樣化食物,再配合適量運動,才是長久保健之道。


本文轉載自2011/01/02"中華日報醫藥網"

南瓜素煎餅的蔬菜比南瓜多,適合糖尿病患者享用,免除升高血糖值的疑慮。(記者翁順利攝)

 日常飲食中常見的南瓜,其實是墨西哥北部的原生植物,但本草綱目中已記載南瓜的好處︰味甘寒、能補益氣,堪稱是中西醫療皆能認同的保健食品。
 南瓜的果肉含有β -胡蘿蔔素、維生素 C與維生素 E含量極豐富,這些都屬於抗氧化物質,除了有助於人體皮膜細胞的修復,也可以消弭體內產生的自由基,對許多代謝性疾病、肥胖甚至癌症病患都有益,近來更研究顯示南瓜籽可減緩攝護腺細胞增生、減少發炎反應等非常多的優點,並已在臨床實驗上逐步證實。
 南瓜在我國的食物分類將它歸在五穀根莖類,也就是說其營養價值主要在於碳水化合物與少量的植物性蛋白質,許多人常誤以為南瓜是蔬菜,因此大量攝取,常使得糖尿病的患者造成血糖難以控制。
 攝取南瓜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做為正餐的主食,取代米飯或麵條等,並且依營養師建議的份量食用,這樣才能將血糖控值得宜,又能攝取南瓜所特有的營養成份。
 天氣熱,可將南瓜混合大量蔬菜,利用不沾鍋以少許油脂煎熟,製成南瓜素煎餅,熱量低又富飽足感;早餐時 1片南瓜素煎餅,搭配 1杯鮮奶,是份完美的早餐組合。
 但南瓜相當於米飯,所以要控制南瓜的分量,南瓜煎餅可 1次大量煎熟,放冷再置入冰箱儲存,待下次要食用時,放入烤箱略烤一下即可享用。
(成大營養部營養師孔祥瑞、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1/08/3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全穀類食物 穩定飯後血糖

全穀類食物 穩定飯後血糖 《2011/08/23 20:49》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糖尿病人最怕血糖沒有控制好,營養師建議,病患應做好熱量控制,而且要有總糖量的概念,吃全穀類可穩定飯後血糖。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體重減 7-10%即可使血糖降低,所以糖尿病人要好好控制每天熱量攝取。糖分攝取也要注意,並不是不能吃甜食,但要注意總糖分控制量;高纖維的糖類食物可以使飯後血糖穩定,所以,最好以有高纖維的糖類為主。 李婉萍解釋,全穀根莖類即是有高纖維的糖類食物,例如糙米就比白米有更多高纖維,綠豆比綠豆仁高纖;此外,越精緻的食物會使得血糖上升越快,且血糖又會很快掉下來,應該要避免。 對於糖尿病人很適宜攝取的低 GI飲食,李婉萍強調,很多糖尿病人會對低 GI飲食會有迷思,因為除了全穀根莖類中有高纖維的食物是較適宜外,蔬菜水果也必須是高纖維,堅果與油脂雖是低 GI但卻不適宜,因為攝取過多熱量會太高。 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師蘇湘雯指出,糖尿病人吃全穀根莖類可控制血糖,但若已出現有腎病變,就不可吃全穀,因為全穀中含高鏻,反而對腎臟病不利。

本文轉載自2011/09/04"中華日報醫藥網"

何時需打胰島素?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何時需要打胰島素是許多糖尿病人的疑慮。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葉啟昌表示,第 1型糖尿病人主要以胰島素注射,第 2型病人以口服降血糖藥為主,但若口服降血糖藥控制不好時,也該使用胰島素;懷孕、肝腎功能不好的糖尿病人應以胰島素注射為宜。
 葉啟昌指出,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口服降血糖藥及胰島素注射,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因害怕打胰島素,而吃草藥或氣功等民俗療法等時有所聞;其實,自行停藥、減藥或拒絕就醫,反而會造成血糖升高引發急性合併症,增加疾病危險性和住院機率。
 葉啟昌表示,糖尿病治療應使飯前血糖控制在 70-130之間,糖化血色素也應在 7以下為目標,口服降血糖用藥控制不好時,即應以胰島素注射改善病況;胰島素有速效、短效、中效及長效 4種,每種施打情形也有異。
 葉啟昌指出,速效胰島素飯前 15分鐘打,且會持續作用 2小時,短效則可作用 2至 4小時,中效則作用 8至 12小時,可 1天早晚打 2次,長效則可作用 24小時, 1天 1次。
 葉啟昌說,胰島素注射也可和口服降血糖藥同時併用,因為有些吃口服降血糖藥的病人,早上起床時血糖會升高,這時即可在晚上睡覺時打 1針中效或長效的胰島素,不可速效,以免血糖過於降低而發生低血糖。

本文轉載自2011/09/04"中華日報醫藥網"

韭(止消渴盜汗、解肉毒)

韭菜
■孔弟子
別名:起陽草、草鐘乳、韭白、韭黃、韭青、豐本。
產地:台灣菜圃普遍種植,專業栽培為多。
形態:韭屬百合科之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 8、 9寸、叢生、葉細長扁厚、全緣長劍形、葉脈不清、寬約半公分,長 12公分,花有花被,白色,雄蕊 6枚,集中於花莖之頂,繖形花序,一般稱韭菜,根名「韭黃,花名韭青」。
藥用部分:韭之全草均可入藥,子多用陰乾,莖葉多為鮮用。
藥效:韭味辛微酸,性溫濇,無毒,有止消渴、止盜汗,消瘀血、解肉毒之功。
方例:
(1)喉腫難食:韭 1把,搗熬敷之,冷即易。
(2)水榖痢疾:韭菜作羹粥煠炒,任食之。
(3)脫肛不收:生韭 1斤,切,以酥拌炒熟,綿裹作 2包,更互熨之,以入為度。
(4)痔瘡作痛:用盆盛沸湯,以器蓋之,留 1孔,用洗淨韭菜 1把,泡湯中,趁熱坐孔上,先熏後洗,數日自然脫體。
(5)小兒胎毒:以韭汁少許灌之,即吐出惡水惡血,永無諸疾。
(6)小兒腹脹:韭根搗汁,和豬肋煎服 1合,間日 1服、取癒。
(7)痘瘡不發:韭根煎湯服之。
(8)鼻衄不止:韭根、蔥根同搗如棗大,塞入鼻中,頻易,兩三度即止。
(9)金瘡血出:韭汁和風化石灰日乾,每用為末敷之效。
(10)漆瘡作癢:韭菜杵敷。
(11)百蟲入耳:韭汁灌之,即出。
(12)聤耳出汁:韭汁日滴 3次。
(13)解肉脯毒:凡肉密器蓋過,夜者為鬱肉,屋漏沾沾有著者為漏脯,皆有毒,搗韭汁飲之。
(14)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數升良。


本文轉載自2011/08/30"中華日報醫藥網"

調養氣血 抗病毒

■王鼎源
 腸病毒、登革熱、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帶狀嫛疹、小兒麻痺症、 B型肝炎、 C型肝炎都是病毒性在作崇。
 中醫古代並無病毒或細菌的觀念,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蓋無虛,邪不能獨傷人。」只有當人體抵抗力降低,又遭外邪侵襲才會生病,所以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是治病的原則。
 中藥方劑和藥物有許多這方面的作用,但基本治療原則是一樣的。所謂異病同治,是根據每個疾病不同的特點和階段,治療方法不同。
 中醫的治療要辯證論治,初期要清涼解表,清宣肺衛,有紅疹出現就要清熱解毒、透表、涼血、散血、有神昏譫語就要清心開竅、涼肝熄風,有濕熱就要利濕清熱等。
 中醫的清熱藥都有促進身體免疫的作用,增加白血球的吞噬功能,還有抗病徵生物作用及鎮靜降壓的作用。如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射干、黃芩、黃蓮等有抗病和抗菌作用。
 清熱、涼血、散血的藥物有改善微循環、抗凝血、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吞噬細胞功能,抑制炎症反應和抑制病毒,細菌的作用及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和再生等,如牡丹皮、生地等。
 開竅藥適用於神志昏迷的病人,大都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如石菖蒲、冰片等。
 清利濕熱的藥物大都有利尿、抗菌、清熱作用如薏苡仁、滑石等。
 現時流行的腸病毒、手足口綜合出現發燒、咽喉炎、手足丘疹、潰瘍、舌苔黃膩等濕熱癥候,中醫治療原則具清熱解毒、涼血、袪濕。
 小孩抵抗力差,所以易罹患種種病毒疾毒,平日要注重健脾補肺滋腎增強免疫力,大人平時要適度運動,勞逸適中,均衡的飲食和用中醫調養氣血及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對抗病毒性疾病最好的方法。


本文轉載自2011/08/3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泡菜開胃去油膩

■王中
 泡菜是用多種蔬菜,經過漬製的製成品,因為它是泡在滷汁或醋液中,所以名為泡菜。 我國各地均有泡菜,以四川泡菜最為有名,到四川菜館或川揚菜館,都會有一碟泡菜奉贈,在用餐之前先嚼食少許,可以引發食慾,起開胃作用。在吃膩了油葷後,吃一些泡菜,亦可調劑口胃。泡菜大都是大白菜或玻璃菜為主,小黃瓜、紅蘿蔔、大蒜瓣、嫩子薑、蘿蔔、嫩豆角、萵苣、辣椒、花椒等,味道卓絕,令人百吃不厭。
 泡菜爽脆可口,而且很有營養,據營養學家說,泡菜因為經過鹽或高粱酒的作用,密封漬製,抑制不良微生物的活動,同時有一種乳酸菌,能大量繁殖產生乳酸和微量的醋酸等,複雜的化學變化,使泡菜具備了特有的風味,更因為具酸性,可以保持蔬菜中的維生素C,增加營養價值。 人們吃了魚、肉之後,口中感到腥膩時,取泡菜少許嚼食,口內的腥膩之感立即消除。有時吃了過甜的食品後,口腔有不舒適的感覺,此時也可吃少許泡菜,即覺清爽。在應酬過多時,見到油膩菜肴生厭,亦可先進泡菜調整食欲。
 四川漬製泡菜的滷汁,往往可以連續使用。這種滷汁越陳越香,老滷遠勝新滷。不過每次用時,應該補充些濃鹽水,取出泡菜時,要用乾淨的夾子夾取。如果沾有生水或不潔的東西進入泡菜饔內,泡菜的滷汁就會變質。

本文轉載自2011/09/03"中華日報醫藥網"

菜鵠(健脾利水、消積消腫)

菜鵠 

■平淡
又稱:結頭菜、芥頭菜、大頭菜、球莖甘藍
形態:菜鵠為十字花科蔬菜,是蕓苔屬主要蔬之一亦可入藥用其葉形狹小呈三角形,葉柄有的細短或短,葉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邊緣有齒鋸或淺缺刻,花是總狀花序,球莖扁圓,球形或長圓球形或,外皮有厚有薄,淡綠色或深紫色。
性味:菜鵠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胃四經。
功能:具健脾利水、消腫消積、止血利小便、解毒、壯筋骨。
主治:治消化不良、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中風不語、小便不利、咳嗽化痰、食慾不振等。 方例:
1.治胃酸過多:結頭菜去皮與芥菜、紅菜頭、番石榴、蘋果,甘藍菜各適量混合打成果菜汁飲用。
2.治中風不語:菜鵠之球莖燒存性,研細末,吹入鼻中。
3.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其球莖適量,去外皮切片,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內,加適量蜂蜜醃漬,密閉 2、 3天,待蜜潤透,隨意嚼食。
4.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結頭菜球莖去外皮,加醋占 1/3量,結頭菜 2/3,並加適量蜂蜜或冰糖,約放 23個月飲用。
5.咳嗽痰多:大頭菜葉用芝麻油或苦茶油煮熟飲其湯。
6.壯筋骨、壯牙齒:菜鵠球莖去外皮,適量用豬排骨煮湯。
 註:結頭菜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鈣磷含量高,還有維他命 B1、 B2、 B6等。
 
本文轉載自2011/08/2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破布子(消炎、止汗、緩下)

破布子
■孔弟子
別名:布子、朴子、蔭樹子、對面烏、對面黑。
產地:原生大陸華中、華南、長江流域原野山麓。現在台灣多處種植不少,尤以高雄屏東等一帶平地、山地都很普遍。
形態:破布子係紫草科多年生落葉小喬木,株高可達丈餘,全株幼嫩部分被褐色絨毛,幼枝深青色,枝幹樹皮灰白,上布滿棕色小點,葉互生卵形。春天開黃白色小花、鐘形、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後結球形核果、初綠色、後變金黃色,內藏種子 1枚:內果皮堅有皺紋(果核),中果皮多肉而透明,帶黏性,外果皮光滑。
藥用部分:破布子的樹皮,根和果實均可入藥,樹根、樹皮全年可採,剝去外皮切片曬乾,稱破布子皮:果實 3到 5月採收曬乾備用。
藥效:破布子味甘澀、性溫、有消炎、止汗緩下之功。
方例:
(1)鎮咳、緩下:取果實水煎服;或配等量之枇杷、酸楊桃水煎服。
(2)盜汗、汗流不止:取其根部水煎服,或配等量之桂圓、楮實水煎服。
(3)子宮炎、字宮脫出:取其皮水煎服、或配柴胡 1錢、升麻 2錢、白花蛇舌草 3錢、半枝 3錢、益母草 3錢水煎服。
(4)因久年傷、肺出血、下消、癆症:破布子皮單味水煎服。或配 1兩一條根, 1兩白肉豆蔻、 1兩破布子根、 1兩雞屎藤、 1兩棕根、 1兩白龍船花根,用老鴨母除內臟,以老酒 1瓶燉 4支香時間久服,其效果佳。

本文轉載自2011/08/28"中華日報醫藥網"

飲茶十二忌

■王中 
1.忌飲燙茶。燙茶會損害食道及胃黏膜,對健康不利。 
2.忌飲低於 10℃的冷茶。冷茶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腹瀉。 
3.忌飯前大量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胃液分泌,影響消化和吸收。 
4.忌飯後立即飲茶。如果飯後立即飲濃茶,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和鐵質凝固聚合,影響營養的吸收。茶葉中的鞣酸有收斂作用,飯前,飯後飲濃茶,會使大便秘結,加重老年人便秘。 
5.忌飲沖泡次數過多的茶。茶葉中的維生素 C和氨基酸,第 1次沖泡已有 80%被浸出,第 2次沖泡合計已有 95%以上都已浸出。所以沖泡 2至 3次為宜,過多沖泡會使茶中一些難溶的微量有害物質浸出,反而有損健康。 
6.忌飲沖泡時間過久的茶。因沖泡時間過久,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蛋白質等會氧化變質,成為有害物質。 
7.忌空腹飲茶。空腹飲茶會造成頭暈等不適。 
8.忌飲過濃的茶。因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能阻止鈣的吸收,久之會造成骨質疏鬆。 
9.忌睡前飲茶。睡前飲茶能引起中樞神經興奮而導致失眠。 
10.忌飲隔夜茶。隔夜茶已經質變,飲後容易引起腹瀉。 
11.忌用茶水服藥。用茶送服藥物時,由於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和藥物會結合產生沉澱,使小腸難於吸收,致使藥物失效;茶葉能使胃蛋白和多片中的蛋白質凝固而使藥效減弱;濃茶利尿,能使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縮短,來不及發揮應有的藥效就被排泄出來。所以,不宜用茶水送服藥物。 
12.忌酒後飲茶。濃茶對心臟起興奮作用,酒精對心血管系統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喝醉了酒,再喝濃茶不但不能解酒,反而加重對心臟的刺激。此外,由於大部分酒精須經腎臟排出體外,而濃茶的茶可促進腎臟發揮利尿作用,一些尚未分解的乙醇就會過早地進入腎臟,從而造成乙醇對腎臟的刺激。因此,用濃茶解酒是不可取的。

本文轉載自2011/09/01"中華日報醫藥網"


茶葉的藥用價值


《2011/09/12 18:15》

■王中

 茶葉,是家家常備的日用品,其實也是家庭醫療應用的良藥之一。俗語說:「茶葉不是藥,處處用得著」。

 茶葉的化學成分含有單寧酸、咖啡鹼,和芳香油 3種主要成分,還有維生素B、C等,所以在醫療上有相當價值。

 茶葉的醫療用途分述於次:

 茶葉能解毒:茶葉內含有單寧酸,可以凝固細菌,喪失它的活動作用。平時吃的許多食品,可能常有微小毒害,或有各種菌類入口。許多人飯後有喝茶的習慣,能使這種輕微的毒素和細菌,受到單寧酸作用,消散於無形。

 茶防壞血病:茶葉含有豐富的葉綠素,還有少許的維生素 C,經過科學證明,在每百克綠茶裡面含維生素 C為 49至 220公絲,有很好的抗壞血病作用;紅茶的效果則稍遜於綠茶。經常飲茶,對防止壞血病,極為有益。

 茶葉能提神:「本草備要」說「茶葉能清神」,所謂清神,就是治療精神怠倦、消除疲勞的意思。精神不振時,沖飲熱茶 1杯,精神即可能為之一振。因茶葉含有咖啡因,為腦神經的興奮劑,功效特佳。

 茶葉治暈眩:茶葉含有咖啡因成分,是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及強心劑,對受寒、中暑和受了污濁之氣,和疲勞的昏眩症候,都有治癒效力,特別是受寒氣襲擊的人,只要喝杯熱茶,頓時使人全身溫暖,精神振發,消除許多疾患。

 紅茶能暖胃:胃部寒冷、消化不良,或胃酸過多,可用普洱紅茶或其它紅茶,作為日常飲料。因為茶葉中的單寧質,可以去膩滯積食。對於胃酸太多,可以抑制其分泌,所以在食後喝些紅茶,可以促進消化,減少停滯。

 濃茶解油膩:「本草綱目拾遺」說:「兩前茶消積食,普洱茶解油膩,肉食之毒,安化茶能消滯,武夷茶消食下氣,松蘆茶專於化食,紅花茶消膈滯宿食」。

 茶葉能解渴:口渴之時,比飢餓還難受,通常飲水,不能即時解渴,只有飲茶,既可補完水分,又能解渴。在一切飲品之中,唯有茶葉有此獨特專長。

 茶葉止泄瀉:凡有輕性泄瀉,如暑天熱瀉、小兒寒瀉,或食積輕瀉,都可煎紅茶 1杯飲服,皆可收效。

本文轉載自2011/09/13"中華日報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