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宜梧 袪風除濕 散瘀消腫

■文圖/呂晃禎
2016-11-30

 宜梧為胡頹子科植物,福建胡頹子的根或葉,藥用以使用根部為多。全年皆可採收,取根,洗淨,切片備用。生長環境以低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山坡地、丘陵地、空曠之平地都有,除台灣外大陸東南各省皆有產,惟近年來被不肖商人渲染能治「痠骨輪、痛骨節」,因此平地的宜梧幾乎被砍伐一空,加上宜梧也是盆栽業者的最愛之一,連淺山丘陵地有些年份的宜梧,也都被連根挖起雕塑成價值不斐的盆栽。現在要找宜梧必須往深山,或更高的山才找得到了。

 其味苦、酸,微溫,歸肺、入心、肝、腎四經。能歛肺定喘,健脾益腎,消食止瀉,祛風活血,消腫散瘀。主治:久咳哮喘,肺萎肺癰,風濕痹痛,風濕神經痛,風濕關節炎,胃痛腹瀉,消化不良,腎虛腰痛,遺精盜汗,慢性肝炎,勞倦乏力,跌打仆損,瘀血腫痛,婦科帶下,產後浮腫,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咯血,慢性骨髓炎等。

 宜梧雖然對筋骨疾病有些作用,但還是需要與其他藥物伍配效果會好些,如治療坐骨神經痛常與雞香藤、牛膝、威靈仙、王不留行、木瓜等藥同用。五十肩則與雞血藤、葛根、紅花、桃仁、威靈仙等藥共用。治婦人產後浮腫,常與益母草、丁豎杇等藥伍配。治療慢性骨髓炎,則與忍冬藤、何首烏、黑豆等藥共用。治腎虛腰痛,則與杜仲、熟地、牛乳埔、千金拔等藥相配伍,以收滋陰補腎,強筋健骨之效。治風濕關節痛,常與王不留行、大風藤、土牛膝、大風草等藥共用。肺部咳血則與仙鶴草、枸杞、地骨皮、十大功勞夜同用。

 宜梧全株皆可使用,不過以根部的效用最好,因此平常處方中所說的宜梧,除非有特別註明,不然指的都是宜梧根。宜梧根、葉性味及功效略有不同,根部味苦、酸,微溫,有袪風除濕,散瘀消腫,固腎平喘之效。葉味微苦、澀,性平,只對肺部有作用,對筋骨關節並無療效,因此於腎補肝腎及筋骨關節處方中皆不用。由於葉有下氣定喘功用,常用於治療哮喘、支氣管等肺部疾病。

 宜梧一般用量較大,一般以30~60克為原則。由於宜梧有活血、行血、破瘀的作用,因此孕婦不可服用。最好也不要單味長期服用,最好配合其他藥物相輔為用效果較好,雞血藤是一種很不錯的搭配藥對。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宜梧牛膝豬腳湯:
 組成:宜梧90克、牛膝30克、紅棗10各、豬腳600克。
 做法:豬腳先去毛、洗淨,用水川燙後備用,將其他藥物用6000cc煮成3000cc後, 再加入豬腳文火慢燉至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健脾益腎、活血祛瘀、除風通絡、利水通淋,可治療各種風濕痹痛,腎虛腰痛,上下背痛,腰膝萎軟無力等症。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6/11/3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頭暈目眩 天旋地轉……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2016-11-21
 若時常有頭暈目眩的情形,中醫師指出,除依體質以中藥藥膳外,透過針灸百會、神門、耳門等穴道亦可有效改善眩暈困擾。

 北市聯醫中醫醫學部針灸科主任吳建隆表示,眩暈情形輕微者閉上眼睛就可以止住,嚴重的好像是坐在船上,旋轉不定,不能站立。

 吳建隆指出,治療頭暈目眩,中醫會依每個人體質的差異來治療。而眩暈症在中醫常見證型包括有肝陽上亢型,即突然的眩暈耳鳴、頭脹痛、眠淺多夢、口苦等症狀,會以天麻鉤藤飲來平肝潛陽,滋養肝腎;氣血虧虛型為眩暈漸進,伴隨面色蒼白、頭髮乾枯、唇甲沒有血色、心悸、胃口變差,常用歸脾湯來補養氣血,健運脾胃。

 腎精不足型則多見於熬夜勞累及中老年人,會有眩暈、耳鳴、失眠、多夢、健忘,腰膝痠軟。如果伴有胸口及手足心煩熱,可用六味地黃丸。如果伴隨手腳冰冷嚴重,是屬於腎陽虛,會用八味地黃丸。

 而痰濕中阻型,是在眩暈同時有頭昏重,胸悶、惡心、胃口變差、嗜睡倦怠,常用半夏白朮天麻湯來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另外,吳建隆說,也可針灸百會、神門、耳門、內關、合谷、足三里、腎俞、關元、風池等穴位,每週針刺2次,每次留針20分鐘,來改善眩暈病症。
 他提醒,因藥膳使用原則是依不同的證型而有差異,所以應先經由合格的中醫師診治及建議。且勿吃過度冰冷及燥熱油膩食物,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勞累,都是平日養生避免暈眩症上身的重點。

本文轉載自2016/11/2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氣候多變、感冒易上身、勿忘藥品三分級

 【發布日期:2016-11-26】 :
        立冬已過,但是氣候詭譎多變,溫度高低起伏,仔細發現周圍人開始出現感冒症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有感冒不適症狀應就醫,若需自行購買藥品要切記,藥品分三級,處方指示及成藥,購買前記得要問專業的藥師,雙重把關確保自身用藥安全。
藥品三級制度具體的說,「成藥」是普通級,藥性緩和,民眾可以自行購買,但用藥前仍要看使用說明書;「指示藥」是輔導級,不需要醫師診斷處方,可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下使用;「處方藥」是限制級,由醫師針對每位病人病情開處方箋,經由藥師處方調劑後交付病人,這是個人的專屬藥品,不適合與他人分享。
為了您的用藥安全,購買前多花幾分鐘諮詢專業藥師,用藥前應看外盒說明或說明書(仿單),不要馬上將外盒或是說明書看完即丟,這樣才能知道藥品名稱、成分、用途(適應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副作用或警語、保存方法等,保障自身用藥安全。
       食藥署提醒民眾,年末公司團體聚餐多,使用綜合感冒藥期間應避免飲酒,綜合感冒藥部份成分與酒精會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加重嗜睡情形,甚至造成肝臟損傷。民眾若有嚴重症狀要立即就醫,不要依賴自行購買的綜合感冒藥而延誤就醫。如果自行服藥三天以上,症狀沒有改善或情況惡化,應立即就醫。希望大家,健健康康喜迎2017。
本文轉載自2016/11/26"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虎杖 清熱利濕良藥

文圖/呂晃禎
2016-11-23

 虎杖又名假川七、土川七、紅川七、大接骨,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p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的根莖和根,莖葉亦可入藥,性喜陽光,屬陽性植物。於春秋二季採收,除去根鬚,洗淨,切片曬乾。生用或鮮品使用。

 其味苦,性寒,歸肝、入膽、肺三經。能退黃利膽,清熱解毒,活血行瀉,祛瘀定痛,止咳祛痰。主治: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淋濁帶下,痛經、經閉、產後惡露不下,癥瘕積聚,痔漏下血,跌打損傷,癰腫熱毒,風濕關節疼痛,毒蛇咬傷,水火燙傷,惡瘡癬疾等。

 虎杖最早醫典出自《名醫別錄》,與茵陳都是清熱利濕的良藥,善瀉中焦瘀滯,能瀉肝膽濕熱,利膽退黃,不吝單用或與其他要伍配效果都很好,如與茵陳、黃柏、梔子共用功效加乘。若膽囊炎或膽結石可配伍雞內金、金錢草、地龍等藥共用。若治五淋,濕熱蘊結膀胱小便不利,淋濁帶等症,可單味服用,如《姚憎里集驗方》或與通淋利尿藥如黃柏、薏苡仁、萆薢等藥同用。如泌尿道結石之沙淋、石淋,常伍配金錢草、石葦、海金沙等藥共用。倘肺熱咳嗽則與貝母、杏仁、枇杷葉共用。

 由於虎杖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效,如治療痛經、閉經、月經不調,常與桃仁、紅花、延胡索等藥共用。若跌打損傷,則與川七、當歸、乳香、血結、沒藥等藥同用。若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顫搖、痿軟,則要與川牛膝、桂枝、防風等藥共用《滇南本草》。

 以藥化分析,虎杖含有黃酮類、蓼苷、葡萄糖苷、多醣類、蒽醌類化合物,如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虎杖苷、大黃素甲醚-8-葡萄糖苷等。現代藥理學證實,虎杖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鎮咳、平喘、化痰、鎮靜、鎮痛、保肝作用,可以降壓、降血脂、降血糖、強心、改善心律不整及周邊循環、抗休克、止血、緩瀉通便、利尿等作用,。

 一般治療氣滯血瘀藥大多偏溫,如薑黃、莪朮,皆為活血祛瘀之藥,常用於血凝氣滯之症;只有虎杖藥性偏寒,能夠涼血解毒,除有活血功效之外,還可以用於瘡瘍腫毒,實為特殊之良品。再則,雞血藤與虎杖,都為活血祛瘀之藥,不過,雞血藤味甘、性溫,兼有補血的功效,用於血虛症兼有活血祛瘀之症最為適宜;而虎杖性寒、味苦,能涼血祛瘀,宜用於血熱有瘀滯及熱病神昏之症。通常苦寒藥必傷胃氣,但虎杖苦寒之性不強,不致傷胃敗中,又能清熱利濕,既入氣分,又入血分,兼有清氣涼血活血之效,既能力小便,又可通臟腑之氣,具有疏通之性,引導濕熱或下行,對於外邪與痰、熱、瘀皆有一定的療效,一藥而兼有數種功效,不只適用於呼吸系統感染,更適用於筋骨關節之紅腫熱痛之症。

 虎杖不論是水煎、浸酒或丹、膏、丸、散皆可使用,一般用量以10-30克為原則,外用適量即可。如體質過敏之人,內服偶而會有口乾、口苦、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外用對皮膚不會有刺激性,但偶有會引起畏寒、引起精神亢奮作用。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6/11/2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木通 利大小便,行經下乳

■平淡
2016-11-17
又名通草木。
基原:木通科落葉木質纏繞藤本植物5葉木通,3葉木通,白木通之乾燥藤莖入藥用。
形態:5葉木通葉是掌狀複葉互生,小葉片5片,倒卵形,邊緣全綠,總狀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同株,果肉質漿果,長橢圓形,成熟後紫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3葉木通葉3出複葉,小葉長卵形,先端鈍圓,基部圓型呈楔形,邊緣淺裂成呈波狀,側脈5~6對。
性味:味甘、淡,性寒。
入經:膀胱、大小腸、心包經
功能:(1)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熱,化津液,水道通。(2)下通大小腸、膀胱,導諸濕熱,利大小便。(3)止痛排膿、除煩退熱、破血催生,下乳行經,脾熱好眠。(4)通利九竅、血脈關節。(5)利尿抗菌。
用途:用在胸中煩熱,全身隱熱疼痛抱,足冷、淋瀝不通、水腫浮大、耳聾、目眩、口乾舌燥、喉脾咽痛、鼻塞、失音。
方例:
(1)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情煩躁、睡眠不佳:淡竹葉、木通各15克,生地黃20克,甘草梢6克水煎服用。
(2)急性尿道炎:木通、槴子、當歸各10克,赤茯苓20克,白朮15克,草薢、甘草梢各6克水煎服用。
(3)腳氣水腫、腎炎水腫:木通4克,蘇葉、赤茯苓、檳榔各10克,桑白皮、豬苓各6克研粉,加生姜、蔥白適量水煎服用。
(4)小便不利、尿痛、尿血、小腹脹滿:木通3克,黃苓、滑石、豬苓、大腹皮各10克,白蔻仁3克,茯苓15克水煎服用。
禁忌:汗多者禁用。

本文轉載自2016/11/1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秋冬虛火 便秘

(中央社)2016-11-16
 秋冬天氣乾,人體易虛火上延,中醫師吳明珠說,近期因便秘求診患者明顯增加,應積極補充水分、飲食以「潤」為主,多吃高纖蔬果,黑芝麻、蜂蜜也助順暢。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受訪時表示,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津虧液少的乾燥症,如皮膚乾燥、咳嗽、便秘等,近期因便秘求診的患者就有明顯增加。
 吳明珠說,秋季防便秘最重要的一招,就是積極補充水分。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活動成年人每日至少飲水1200毫升(約6杯),適量的水可以使腸道推動更有力。

 除了多喝開水,吳明珠建議,也可飲用淡茶、豆漿、牛奶等流質飲品,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還可以飯前先喝碗清湯,稀釋菜的鹽分,保持體內水分。
 潤腸的關鍵在飲食調理。吳明珠表示,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津液。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麥片、糙米、玉米、紅薯、芹菜、菠菜、竹筍、蓮藕、胡蘿蔔、冬菇、核桃、香蕉、柚子、蘋果、火龍果等。膳食纖維可以增大食物的殘渣量,刺激大腸蠕動。

 吳明珠說,有便秘困擾者可多吃菠菜、芹菜、竹筍等多纖維食物,以及黑芝麻、蜂蜜等;但要少吃煎炸食物,吃多了會助燥傷陰,加重體燥。

 運動可刺激腸胃蠕動,但現代人普遍久坐、少動,吳明珠說,可早起空腹飲水,沿著結腸走向順時針按摩腹部,刺激腸道、促進腸蠕動。不要久坐不動,每隔1到2個小時應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

 另有腹部按摩操可助解便秘,吳明珠表示,順著淋巴流動的方向,從腹部開始往胸部,用手掌往上按壓。施壓的時候,注意不要歪斜,也可用手掌對著肚臍的右側打圈至左側地進行按摩。

本文轉載自2016/11/1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台灣連翹(散瘀止血,消腫止痛)

■立德 
又名:假連翹、金露花。 
形態:台灣連翹是馬草科常綠灌木植物,枝無或有刺,葉對生或輪生,葉綠色,心廿 ?微黃色,是長橢圓形,橢圓狀卵形、心臟形,基部漸尖,基部鈍形,中肋清晰,邊緣全緣,長 2~ 3cm,寬 1~ 2cm,葉有的全緣,有的鋸齒,花是總狀花序腋生,排成一頂生花序,花冠 5裂,開花紫藍色或白色。果實是核果,肉質,卵形或圓形,黃色,是擴大的萼所包圍的。 
藥用部位:果實、葉可供藥使用。 

性味與功能:台灣連翹味甘性溫,微毒,孕婦忌服用。具有截瘧、消腫止痛、散瘀止血等功效。 
主治:跌打腫痛、腳底挫傷瘀血或腫痛、瘧疾、感冒、癰瘡腫痛初起、喉嚨痛、牙齒痛、高血壓、風濕關節痛、目赤紅腫等疾病,用量 15~ 20克。
驗方:
1.治瘧疾:台灣連翹果實 15~ 20粒,瘧疾發作 2小時前,水煎服用;或紫陽花葉 15克、台灣連翹 15克、黃帝山 10克,水煎服用;或是金露花果實 20粒、山黃皮、青蒿、鬼面符根各 35克,水煎服用。 
2.治感冒:假連翹葉、紅骨雞尿藤、金殼草、風蔥、紅川七各適量,水煎服用。
3.治癰瘡腫痛初起:金露花葉適量,加紅糖搗爛敷患部。
4.高血壓:金露花果實 15粒,西瓜翠、決明子各 15克,加水煎服用;或金露花果實 20粒、苦丁茶、菊花各 15克,水煎服用。
5.跌打腫痛:金露花葉 5錢搗爛加米酒沖服用,取渣敷患部;或金露花葉(鮮品)、鮮紫茉莉葉或根各適量,搗爛敷患部。
6.風濕關節痰:金露花 30克,水煎服月手,或假連翹、地桃花根各適量,以半酒水,同豬腳適量燉服或排骨燉服。
7.目赤紅腫:金露花葉,尖葉功勞木、野菊花各 15克,水煎服用。
8.喉痛、牙齒痕:金露花葉、金殼草、樹甘草根、菊花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07/22"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文轉載自2016/09/0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連翹 利水通經,止痛殺蟲 

■平淡2016-11-19

基原:連翹科落葉灌木植物連翹屬乾燥果實,果實初熟時採收者習稱:青翹,熟透後採收者習稱「老翹」。

植物形態:連翹為榮葉對生,有時三裂生三出複葉,葉片卵形至橢圓形,葉緣除基部外,有銳鋸齒或粗鋸齒。花一般單生或數朵著生於葉腋,蒴果卵球形,2室,先端喙狀漸尖,花期3~4月,果期7~9月,本品定植3~4年後開花結果。

性味:形似心(實似蓮房有瓣,苦入心,微寒升浮。)

入經:入心、心包、三焦、大腸、膽等經。

功能:(1)散諸經血凝氣聚。(2)利水通經,殺蟲止痛。(3)排膿消腫。(4)為十二經瘡家聖藥。

方例:
(1)瘡瘍、癰痛:連翹、赤茯苓、夏枯草各10克,金銀花、柴花地丁各30克,丹皮、川連各6克水煎服用。
(2)癤瘡、癰腫,兼有發熱等走實證者,如咽喉腫痛:連翹、牛蒡子、荊芥、石斛、玄參各10克,槴子、丹皮各6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用。
(3)上呼吸道炎:連翹10克,鵝母子、荊芥穗、防風各6克,薄荷後下,大黃、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
(4)健胃、止吐:連翹心3~6克水煎服用。
(5)小便不利:連翹、槴子、甘草梢各10克水煎服用。
使用注意:
(1)在癰疽穿潰後不要用本品,因此時病證屬虛者,處理上通常多用托裡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而連翹苦寒,過量服用易傷正常,故不宜用。
(2)連翹、金銀花常合用,以加強清熱解毒的功能。

本文轉載自2016/11/1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紫苑 止咳化痰

文圖/胡德欽
別名:紫蒨、萬金茸、夜牽牛。
形態:菊科多年生草本、根生葉大而叢生,葉片匙形,莖生葉互生,葉片小,披針形,莖單生,頭狀花序生於枝端,淡紫色,果實扁平。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效:止咳化痰,治肺結核,感冒咳嗽,久咳不止,慢性咳嗽,慢性氣管炎。
用法:
1.紫苑、百部、款冬花各 3至 4錢,五味子 1至 2錢,水煎服,治久咳不止。
2.紫苑、荊芥、白前各 3至 4錢,桔梗 1至 2錢,水煎服,治感冒咳嗽痰多。
3.紫苑、知母、麥冬各 3錢,五味子 1錢,水煎服,治陰虛咳嗽喀血。
禁忌:肺陰虛性乾咳,口乾等虛火上昇症狀者忌服。

本文載自2012/09/30"中華醫藥網"



款冬花 潤肺,瀉熱,止咳
 ■平淡
2016-11-15
基原:款冬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屬之乾燥未開放頭狀花序,供藥用。
 植物形態:根基褐色細長,橫生地下,葉片寬心形或腎形,先端圓形或鈍尖,邊緣有波狀頂端增厚的黑褐色疏齒,上面有蛛絲狀毛,下白色顫毛,冬春之間抽出花葶數條,被白絨毛,頭狀花序頂生,鮮黃色,未開放時下垂,瘦果長橢圓形,冠毛淺黃色,花果期1~5月。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瀉熱潤肺,除煩消疾,明目定驚。
 用途:(1)治咳逆上氣,喘渴喉痺;肺痿肺癱。(2)寒熱虛者均可施用。
 品質:11月開花如黃菊,微見花未舒者佳。
 製法:揀淨花,甘草水浸一宿,曝曬用。
 應用方法
 (1)咳嗽痰血:款冬花、百合等分,製蜜丸服用。
 (2)陰虛勞嗽:款冬、紫苑、百合、百部、沙參、地骨皮、生地、麥冬、五味子、知母、黃柏、黃參等合水煎服用。
 (3)內熱骨蒸:款冬花10克,地骨皮3克水煎服用。
 (4)傷風感冒、上呼吸道炎而有喘咳者:款冬花、五味子各10克,苦杏仁、浙貝母、知母、桑白皮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
 附:(1)款冬花與紫苑常同用。前者止咳,後者能祛痰,合則能互補不足,共奏止咳化痰之功效。(2)紫苑性較辛燥可用寒咳,款冬花較清潤,治燥咳效果較佳。

本文轉載自2016/11/1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健康醫點靈>中醫的正治與反治

■王中
2016-11-14
 正治亦稱「逆治」,就是以熱藥治寒證,以寒藥治熱證,以補法治虛證,以瀉法治實證,這是臨床通用的治療原則。反治也稱「從治」,就是從表面順著症狀治療,實際上仍是針對疾病本質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

 「素問,至真是大論」所說「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就是這個意思。例如,治療心下痞滿,一般應當消導行氣,但如果疾病的本質是中氣虛而致,則應就補氣。這叫「塞團塞用」;治療瀉泄,一般應以上瀉為目的,可用固澀收斂藥,但如果本質是由濕熱而來,則應清熱導滯,這叫「能因通用」。又如治療表熱裡寒的真寒假熱證,要用濕熱藥治療其真寒證,裡寒消散,陽氣回復而外在的熱象亦隨之消失,這叫作「熱因執用」或稱以「以熱治熱」;治療裡熱厥逆,四肢冰冷的真熱假寒證,要用寒涼藥治其真熱證,裡熱得清,陽氣外達,而四肢厥冷的症狀也隨之消失,這叫「以寒治寒」。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治,是逆疾病的徵象而治,故又稱「逆治」;反治,是順從疾病的徵象而治,故又稱「從治」。但是,正治和反治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中醫治病求本的方法。

本文轉載自2016/11/14"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澤瀉(清熱滲濕、利水瀉火)

■胡德欽
別名:水澤、水車前、真武劍。
形態:澤瀉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葉根生,葉片橢圓形至卵形,先端短尖,基部廣楔形,全緣、塊莖、球形、圓錐花序繖狀排列輪生,花白色,瘦果扁平,倒卵形。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清熱、滲濕、利水、瀉火、治水腫、濕熱黃疸、寒濕腳氣、小便淋痛、皮膚●疹。
用法:
1.澤瀉、茵陳各 1至 2兩,滑石 3至 4錢,水煎服、治濕熱黃疸。
2.澤瀉、白朮各 5至 6錢,研為末,每服 3錢,茯苓湯調下,治膨脹水腫。
3.澤瀉、柴胡、蒼朮、木通、木瓜、草薢、豬苓各 4至 5錢,水煎服、治寒濕腳氣。
4.澤瀉 3錢,切片沖茶服,可降低血壓、血脂或加決明子 3錢,功效更佳。

本文載自2013/03/01"中華醫藥網"





澤瀉 通利水 瀉膀胱火 

■平淡2016-11-14



基原:澤瀉係澤瀉科多年生沼生植物,乾燥塊莖供入藥用。
植物型態:澤瀉地下有球形塊莖,外皮褐色,密生多數鬚根,葉基生,基部膨大呈鞘狀,葉片橢圓形或寬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全緣。花莖由葉叢中抽出。花果期6~10月。
性味:味甘、淡、微鹼。
入經:入膀胱經。
功能:
(1)利小便,瀉腎經之火邪,攻專利濕。
(2)養五臟,益氣,起陰氣補虛損,止頭旋,有耳聽目明之效。
製法:鹽水拌或酒浸。
配伍:忌鐵。
方例:
(1)腎炎水腫、腳氣水腫:澤瀉6克、茯苓12克、豬苓10克、白朮10克水煎服用或豬苓、茯苓、澤瀉滑石蓉10克、阿膠珠(溶化)4克水煎服用。
(2)水腫脹滿、脾胃虛弱:澤瀉6克、茯苓6克、白朮10克、桂枝6克水煎服用。
(3)消渴痰飲:澤瀉6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朮12克炙甘草水煎服用。
(4)慢性腎炎、高血壓、神經衰弱:澤瀉、山藥、茯苓、丹皮、熟地各等分水煎服或製成藥每次服用10克,每月1~2次。
附:
(1)本品前人曾說澤瀉能治消渴,現代實驗初步證實有降血壓作用。
(2)用量不宜過大,多服昏目。

本文轉載自2016/11/14"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人體的特效保健穴

■王中
2016-11-12
內關穴:心臟的保護傘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面正中,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本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可用於治療大多數心臟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整等,尤其對於心梗發作,有非常好的效果。
 用大拇指按揉雙側手的內關穴,每側5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度。按揉時,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刺激感,沿看前臂內側傳至心臟,這就是較好的刺激效果。注意按揉力度應該適中,不能過度用力。除此之外,還可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內關穴處的皮膚。堅持操作1個月後,呼吸憋悶、心煩心悸等感覺可明顯減輕或消失。

大溪穴:慢性腎病的良藥
 大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穴位,古人稱為「回陽九穴」之一,重在補腎,可以明顯提高腎功能。用於治療絕大多數腎臟疾病,如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腎病等,對身體浮腫、腰痠腿冷、渾身乏力的慢性腎病效果最為明顯。
 用大拇指按揉雙側的大溪穴,每側5分鐘,每晚1次,也可使用按摩棒,注意力量要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堅持按揉,可使腎炎病人的高血壓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

足三里穴:滋補保健大穴
 足三里穴位於腿部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本穴是足陽明胃經穴位,乃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的良穴,具有扶正培元、調理陰陽、健脾和胃、通經活絡之功,適宜一切虛損性疾病,如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產後術後體虛、大病初癒、久患消耗性疾病等。
 用同側的拇指按揉,每次5分鐘,小腿部皮厚,力道可大些,但用力時不可以憋氣。否則,容易引起血壓上升,每天堅持按揉有良效。

合谷穴:疼痛的剋星
 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處,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隙中點處,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具有疏風止痛、通絡開竅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對無論外傷,還是內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尤其擅長緩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惡性疼痛。用拇指按揉合谷穴時,要朝第2掌骨方向用力,按揉力度由輕到重,以感到酸脹且能忍受為度,每次2~3分鐘。

中脘穴:治療胃病的專家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臍上中等處,為任脈上的重要穴道,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絕大多數的胃及十二指腸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對於緩解胃痛,治療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用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動。注意手掌始終緊貼著皮膚,手下與皮膚之間不要出現摩擦,帶動皮下的脂肪、肌肉做小範圍的環旋運動,以腹腔內產生熱感為佳。飯後半小時做最好,力度不可過大,以免出現疼痛和惡心。

本文轉載自2016/11/1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沙苑蒺藜 平補肝腎,益精明目

■平淡
2016-11-1


別名:蒺藜子,刺蒺藜,白蒺藜,潼蒺藜,扁莖黃耆,沙苑子。
基原:莎苑蒺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扁莖黃耆之乾燥子供藥用。
生態:沙苑蒺藜,全株被短硬毛,主根粗長,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9~21枚,小葉片橢圓形,先端鈍或微缺,有細尖,基部鈍圓形,邊緣全緣,花為總狀花序腋生,花冠蝶形,黃色,果為芙果紡錘形,先端有較長的尖喙,腋背稍扁,內含種子20~30粒,腎形,花果期6~10月。
性味:味苦,性濕
入經:肝、腎、肺三經
功用:瀉肺氣而散肝風,益精明目
品種區別:
(1)沙苑蒺藜,綠色似腎,炒用也可代茶。
(2)刺蒺藜,三角有刺,去刺酒拌蒸,餘功略同。
(3)白蒺藜善散風熱,故由風熱所致頭痛,外眼翳膜用之。
(4)潼蒺藜長於補腎,故腎虛有關腰痛,內眼翳膜用之。
方例:
(1)遺精、早泄、神經衰弱、視力減退:沙苑子、石菖蒲、女貞子、生地黃、菟絲、夜明砂各30克,共研為細末,每次服12克或水煎服用。
(2)頭暈目眩:白蒺藜、懷牛七、龍骨、牡蠣各15克,白芍、元參各12克,天門冬6克,鉤藤10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
(3)蕁麻疹、皮疹:蟬悅、防風、首烏、當歸、白蒺藜、荊芥、當歸各10克,赤芍、防風各6克,蟬蛻、川芎、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6/11/1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續斷 止痛生肌 活血止痢

■平淡
2016-11-10

基原:續斷為續斷科多年生草植,續斷屬之乾燥根,供入藥用。
原植物形態:續斷根1條至數條,圓錐狀,黃褐色,略肉質,基生葉羽狀分裂,中央裂片最長,橢圓形或闊披針形,果實為瘦果長倒卯柱狀,花果期8~9月果期9~10月。
 原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略扁,有的稍彎曲,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數明顯扭曲的縱皺紋和溝紋,並可看到橫生皮孔及少數鬚根,易折斷,繼面不平坦。
飲片性狀:壓扁斜切薄片,周邊火整齊,皮部暗棕色,木部淡棕色,氣微香,味苦,微甜而後澀。
性味:味苦,辛性溫
功能:能宣通血脈,而理筋骨,主傷中補不足,暖子宮,縮小便,破癥血,止痛生肌,活血止痢。
製法:去向裏硬筋,酒浸用。
配伍:生地黃為使。
方例:
(1)腰腿痛,足膝無力,筋骨拘攣:續斷、萆薢、牛膝(炒)杜仲、木瓜各60克,研為細粉,煉蜜為丸,每30克作4丸,每服一丸,每日2~3次,以溫開水或溫酒送下。
(2)跌打損傷:續斷、骨碎補、血竭、硼砂、當歸、乳香、沒藥、自然銅、地鱉虫,各等分,共研細末,以凡士林調敷患部。
(3)腎虛胎動:續斷、杜仲、桑寄生各10克、菟絲子6克水煎服用。
(4)風濕關節疼痛:續斷、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地龍、天南星等製為丸,每次1丸,每日2次。

本文轉載自2016/11/1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狶簽草 生用性寒 熟用性溫

文圖/呂晃禎
2016-11-09

 狶簽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豨簽草、線梗狶簽或毛梗狶簽的地上莖葉部分。用其品質,以葉多、莖粗、花苞未開花前、無鬚根及雜質者為佳。豨簽草生用熟用,藥性及功效略有不同;《本草圓經》:「生用則性寒,熟用則性溫」;一般治療風濕痹症宜制用,濕疹、濕瘡宜生用。

 其味辛、苦,性寒,歸肝、入腎、脾三經。有祛風濕,利關節,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腰膝痠軟、筋骨無力、四肢麻痺、風濕痹痛、關節炎、半身不遂、濕瘡風疹、疔瘡腫毒、瘧疾、肝炎、前列腺研、肛門搔癢、鼻衂、外傷出血等。

 豨簽草藥性辛散苦燥,善於祛筋骨間風濕,通痹止痛,由於生用藥性偏寒,又有善於化濕熱的特性,對於風濕痹痛偏於熱者的效果最好,臨床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四肢麻木無力,筋骨萎弱等症,常與臭梧桐共用,如豨桐丸《養生經驗合集》。如單味使用,蒸溜蜜制為丸,以溫酒調服,也可治療中風萎,痹或風寒濕痹,如豨簽丸《活人方彙編》。由於豨簽草有清熱解毒及祛風濕,止瘡癢的功效,因此治療濕疹瘙養,瘡瘍腫毒,不管是內服或外用皆有一定的療效,如治癰疽腫毒,一切惡瘡,則與乳香、白礬同用《乾坤生意秘韞》。

 狶簽草為祛除風濕之常用要藥,《本草經疏》:「祛風除濕,兼活血之要藥」,可以說是既便宜又好用的良藥,正如《本草正義》所說,「凡風寒濕熱諸痹,多服均獲期效,洵是微賤藥中之良品也」。肝腎兩虛,陰血不足產生的痹症,原則上是不宜使用狶簽草的,不過在《本草述》也提出了特殊的矯正方式,曰:「凡四肢麻痺,骨間疼,腰膝無力,由於外因風濕者,生用,不宜熟;若內因屬肝腎兩虛,陰血不足者,九制用,不宜生」。由此可以看出中藥運用之靈活,其精隨所在就在於炮製過程,不只可以改變藥性,藥效功用也會大異其趣,如非精通藥理及熟捻炮製的高手,實在很難窺究其中的奧秘。

治風濕痹症 筋骨疾病常用藥

 在伍配上狶簽草與臭梧桐相須為用效果加乘,祛風濕、活血功效更強,可治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兩種藥都可以治療風濕痹痛,風疹濕疹,皮膚搔癢,不過功效用法略有不同;狶簽草善祛筋骨間風濕,可治中風癱瘓;而臭梧桐能平肝陽,長於治療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若與威靈仙同用功效更好,可以治療風濕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症。若配與海桐皮,能祛風除濕,通利血脈,降血壓,可治風濕痹痛,筋骨不利,骨節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甚或小兒麻痺後遺症。

 豨簽草的功效用於治療筋骨疾病是最常見的。不過,其實狶簽草有一些滋補作用,只是少被醫家使用而已,實在可惜,該藥可說是價廉效佳的好藥材,當然其補性不如一般當歸、熟地、人參等藥,所以一直被忽略;如《本草圓經》:云「治肝腎風氣,四肢麻木,骨間疼,腰膝無力。亦能行大腸氣,服之補虛,安五臟,生毛髮。兼主風瘡,肌肉頑痹;婦人久冷,尤宜服用之」。又如《分類草藥性》:曰「明目,黑髮,滋陰養血」。民間藥方集中也有提到有潤肺的功效,其實這是與醫典中滋陰作用相呼應的。若治陰虛血虛,腰膝痠軟,頭暈目暗,耳鳴,失眠,鬚髮早白,則與何首烏、女真子、旱蓮草、菟絲子、杜仲、牛膝等藥共用,如首烏延壽丹《世補齋醫書》。

 其用量一般以9-20克為原則。外用適量即可。豨簽草在大量時有可能對早期孕婦有流產的危險,服用時孕婦應盡量避免。長期過量服用也可能會有疲倦懶動,四肢乏力的現象,對於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小孩及孕婦都應避免長期服用。陰虛血不足的人須謹慎使用。(如需服用,請就近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6/11/0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熱者寒之 寒者熱之」 依體質選食物 你吃對了嗎

記者陳佳伶整理
2016-11-01
 相信看過中醫或是接觸過中醫的民眾,對於中醫師建議「不要吃冰」、「不要吃烤、炸、辣物」、「不要吃生冷瓜果」等說法不陌生吧!事實上中醫並不是要禁止大家吃這類食物,還是要看體質來判斷。 

 熱性體質的人可以多吃一點寒涼食物來清除體內多餘的火氣、降低過度旺盛的代謝、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而寒性體質的人建議多攝取一些溫熱食物來為自己加溫保暖、增加基礎代謝率,中醫在建議「適合」與「不適合」飲食的關鍵,在於「體質」的判斷,並非一律禁止某類食物的攝取。以下介紹幾個常見的體質辨別方法與適合的飲食。

 不論藥物或食物都會有一些偏性,大致上可分成寒、涼、平、溫、熱等屬性,其中寒性和涼性同歸一屬,熱性和溫性也同歸一屬,只是程度上不同,因此可以簡化為寒涼性、溫熱性及平性的食物。

  寒涼性食物有:冰品、茶類、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硬柿子、山竹、蓮藕、綠豆、白蘿蔔、大白菜、苦瓜、絲瓜、冬瓜、番茄、竹筍等。

  溫熱性食物有:燒烤以及油炸食物、辣椒、沙茶醬、大蒜、蔥、老薑、芫荽、韭菜、茴香、肉桂、羊肉、龍眼、荔枝、芒果、榴槤、醃漬品、咖啡、咖哩等。
  平性食物有:蘋果、葡萄、芭樂、柳橙、木瓜、南瓜、草莓、櫻桃、高麗菜、紅蘿蔔、茼蒿、花椰菜、馬鈴薯、雞肉、豬肉、魚肉、米飯、大麥、燕麥、雞蛋、牛奶、豆漿等。

 根據中醫理論「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指導原則,寒涼性食物比較適合熱性及體質壯實者,溫熱性食物則比較適合虛寒性體質者,而平性食物則是各類的體質都適合攝取。

 一般民眾自我鑑別寒性或熱性體質的簡易方法為:若為怕熱易流汗、容易口乾、口渴、口苦、口臭、喜歡喝冷飲、大便乾硬等表現為主的是熱性體質;怕冷、手腳冰冷、喜歡喝熱飲、容易倦怠無力、大便軟散不成形等表現為主的是虛寒體質。但臨床上也常見各種寒熱不調、虛實夾雜,甚至兼夾氣滯、血瘀、痰濕等體質的類型,若無法準確判斷自己的體質時,最好找中醫師看診、把脈來更精準的判別體質。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益彰提供)

本文轉載自2016/11/0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女性溫補 改善手腳冰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2016-11-03
 時序已進入秋冬,此時有許多女性常常有手腳冰冷的困擾,容易影響日常與睡眠。營養師指出,透過羊肉、薑、堅果等溫補食品,不僅可以改善症狀,更能溫暖身心輕鬆度過寒冷天氣。另外,除了吃補氣補血食物,還要搭配運動,才能達到改善手腳冰冷的功效。

 天冷就會想吃些熱熱的食物來暖身,尤其很多女性朋友到了冬天就手腳冰冷,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陳穎建議,如羊肉、薑、黑糖及堅果等都具有暖身的功效。

 陳穎說明,羊肉有暖中補虛,治虛勞寒冷的功效,其優質蛋白質也富含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素。建議可用羊肉瘦肉片煮當歸羊肉湯,不僅少了脂肪,也沒有羶味,可益氣補虛,搭配薑絲一起食用,不僅暖身且更適合氣血循環差且手腳冰冷的女性,不過對於慢性腎臟疾病需限制蛋白質攝取量的患者,需酌量食用。
 另外,生薑可溫中止嘔、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活絡氣血、溫暖四肢;黑糖含有豐富的鈣、鉀、鐵、鎂,可暖肝脾、補血、活血等。

 而堅果的油脂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磷脂質,且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堅果性味偏溫熱,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禦寒的作用。綜合以上,陳穎指出,天冷時黑糖薑汁花生豆花是溫暖手腳的不錯選擇。

 陳穎表示,不論是中西醫,手腳冰冷最大的主因就是身體的能量不足,血液運行不順暢,因此除了吃補氣補血食物外,還要搭配適量的運動。

本文轉載自2016/11/0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中醫戰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2016-11-08

 青春痘是愛美一族的大敵,中醫師指出,除了可依體質用中藥治療或透過薏仁、冰片等中藥材外敷,平時早晚各洗一次臉、避免濃妝及少吃甜食及發物皆可避免青春痘上身。

 北市聯醫中醫院區中醫兒科專任主治醫師申一中說,青春痘在中醫稱為「肺風粉刺」,因為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大部分的皮膚病都是肺與腸胃失調所致。若屬肺熱體質,或是後天所形成的肺熱,如火氣大、躁熱等,都容易長痘痘,也是毛囊和皮脂腺阻塞或分泌過度,就會引起發炎,形成青春痘。

 申一中指出,青春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內分泌因素、月經失調、躁熱、遺傳等。此外像飲食問題、濕熱氣候、髒污環境、情緒緊張壓力、熬夜、便祕等也是青春痘常見的原因。

 中醫治療青春痘,須先掌握病人體質並做調裡,再決定治療的屬性以服用藥物為主,如清熱解毒,可調整排便、降火氣。涼血袪瘀,可調整月經異常或血液循環障礙。

 此外,民眾也可自行在家敷抗痘中藥,改善青春痘,如薏仁、冰片、珍珠粉、黃芩、白芨消腫抗痘。用法是將磨成粉的藥材,與適量的冷開水調勻成糊狀,敷在局部有痘痘的患處,10分鐘後以清水洗掉即可。不過,最好還是就醫診斷,才能將外在的青春痘或內在的健康問題一併治療。

 申一中提醒,要避免青春痘,平時應早晚各洗1次臉,並用適合自己膚質及不含香料的溫和洗面乳,不用力搓臉,輕按摩洗去灰塵、油質、化妝品等,可減少毛囊阻塞,減少發炎。

 另外,不要擠壓痘包,以免細菌擴散感染,且不當的擠壓會使傷口擴大,留下疤痕。也要避免濃妝與日曬對皮膚的傷害。且避免熬夜,少吃甜食及油炸物、花生、芒果等發物。

本文轉載自2016/11/0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聲帶麻痺 失聲…

陳俊銘
2016-11-06

 大部分的人都曾有過失聲的經驗,不論是感冒、劇烈咳嗽、吶喊、長時間使用喉嚨講話、唱歌等,都有可能造成聲帶負擔過重、麻痺。聲帶麻痺給患者很多不便,無法言語表達,通常要10來天才能恢復。

 聲帶麻痺(paralysis of vocal cord )或稱喉麻痺,是一種臨床表現,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當喉的運動神經(喉返神經)受到損害時,即可出現聲帶外展、內收或肌張力鬆弛三種類型的麻痺。臨床上因左側喉返神經行程較長,故左側聲帶麻痺多見。  

 按神經遭受損害的部位不同,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種,其中以周圍性多見。1.中樞性:兩側大腦皮層之喉運動中樞有神經束與二側疑核相連繫,故每側肌肉均接受來自兩側大腦皮層的衝動,因而皮層病變引起的喉麻痺,臨床上極為少見。腦溢血、基底動脈瘤、顱後窩炎症、延髓及橋腦部腫瘤均可引起聲帶麻痺。2.周圍性:凡病變主要發生在喉返神經或迷走神經離開頸靜脈孔以至分出喉返神經之前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喉麻痺,均屬周圍性。顱底骨折、甲狀腺手術、頸部及喉部各種外傷、喉部、頸部或顱底良、惡性腫瘤壓迫、縱隔或食道轉移性腫瘤、鼻咽癌侵犯顱底、肺尖部結核性粘連、心包炎、周圍神經炎等均可引起聲帶麻痺。
  
 常見臨床表現:1.單側不完全麻痺:主要為聲帶外展障礙,症狀多不顯著。間接喉鏡下見一側聲帶居近中線位,吸氣時不能外展,發音時聲帶可閉合。2.單側完全性麻痺:患側聲帶外展及內收功能均消失。檢查見聲帶固定於旁中位,杓狀軟骨前傾,患側聲帶較健側低,發音時聲帶不能閉合,發音嘶啞無力。3.雙側不完全性麻痺:少見,多因甲狀腺手術或喉外傷所致。兩側聲帶均不能外展而相互近於中線,聲門呈小裂隙狀,患者平靜時可無症狀,但在體力活動時常感呼吸困難。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可出現嚴重呼吸困難。4.雙側完全性麻痺:兩側聲帶居旁中位,既不能閉合,也不能外展,發音嘶啞無力,一般呼吸正常,但食物、唾液易誤吸入下呼吸道,引起嗆咳。5.雙側聲帶內收性麻痺:多見於功能性失音,發音時聲帶不能內收,但咳嗽有聲。

 聲帶麻痺與功能性失音的鑒別:1.聲帶麻痺多為一側性,兩側性少見;而功能性失音為兩側聲帶內收性麻痺。2.功能性失音均能找到一定的誘音,如生氣,悲痛過度等。3.功能性失音在間接喉鏡下檢查,讓患者咳嗽時,聲帶活動正常。4.功能性失音暗示療法有效。  

 針灸治療聲帶麻痺,以振奮聲帶,加強聲帶的蠕動,恢復其功能為主,常用穴道:天突、扶突、啞門、風池、百會、肺俞、三焦俞、合谷等,藉由穴道刺激,達到消腫、潤喉、發聲共振的效果。每天針灸,留針至少一小時,十次後,病情改善,再改成兩天扎一次,約二至三週,急性聲帶麻痺,即可恢復的不錯。配合中藥茶飲,例如:胖大海、訶子、玄參、麥冬、生地黃等煮茶喝,效果更佳。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6/11/0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蔥豉湯幫緩解風寒頭疼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2016-11-05

 秋冬之際,不少人被戶外冷風一吹就開始偏頭痛。經統計,20到40歲的女性最容易犯偏頭痛,醫師建議,用腹式呼吸,運動減壓都是預防頭痛的方法,若因風寒引發頭痛,也可使用蔥豉湯來解緩。

 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預防偏頭痛可嘗試一些肌肉放鬆技巧,學用腹式呼吸,或是運動來減輕壓力,維持規律的睡眠作息,即使在週末假日也定時上床、起床,因為除了睡眠不足會引發偏頭痛,睡太多也會讓你偏頭痛。

 風寒頭痛感冒的症狀包括,以頭痛為主要表現,其特點為頭痛以前額、太陽穴區為著,常牽連頸項部伴有拘緊感,遇風寒可加重,由於風寒束表,毛竅閉塞,衛陽被遏,故可表現為頭痛無汗、惡風寒,無熱則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等。

 她說,戒菸、不酗酒,學習減壓都是預防偏頭痛的好方法。而在民間療法中,都提到薑和辣椒和肉桂有助舒緩偏頭痛,因為這些植物都屬於辛溫,辛溫有助血管擴張,血液順利通過血管,偏頭痛也就沒有了。肉桂的作用及功效主要是散寒止痛,補火助陽,暖脾胃,通血脈,殺蟲止痢。寒冷的冬天來杯肉桂茶可以暖活整個身體,也可幫助消化。但不適合陰虛火旺,裡有實熱,血熱妄行的體質服用的,同時這也只是針對風寒頭痛、風寒感冒有幫助。

 另外,中醫也常使用蔥豉湯來治療風寒頭痛。首先準備連須蔥白5根,淡豆豉一把,再用水煎熱服即可。

本文轉載自2016/11/0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山桂花 祛風邪消腫脹解疫毒

圖文/胡德欽
2016-11-03
別名:野胡椒,六角草,杜恆山。
形態:紫金牛科灌木,葉互生,葉片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鈍或圓形,全緣具疏鋸齒,莖直立略帶斜生,有時外傾或攀援,總狀花序,單1或2至3個腋生,果實球形,肉質。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祛風邪,消腫脹,解疫毒。
用法:
1.山桂花葉適量,搗爛敷患處,治消腫、止血。
2.山桂花根2至3兩,加白糖,水煎服,治皮膚風毒。
3.山桂花葉適量,搗爛浸酒絞汁服,治寒熱發歇不定,頭痛,心燥。

本文轉載自2016/11/0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針灸戒菸

陳俊銘
2016-10-30
 戒菸對癮君子來講是很重要,也很困難。吸菸不但對自己身體健康不好,二手菸更會傷害別人的健康。戒菸的戒斷症候群常會讓癮君子受不了,打退堂鼓,重新拾起香菸,享受「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的生活,當然日子久了,也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煙草每年導致全球大約400萬人死亡,換句話說,每天大約有11,000人死於由吸菸引致的疾病。在歐洲地區,每年大約有120萬人由於煙草產品引致死亡。在年輕時期開始吸菸並以後持續吸菸者,二人當中一人會最終死於與吸菸有關的疾病。煙草所含物質:一支燃點著的香菸會釋放出四千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當中以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對身體的影響最大,被稱為香菸三大殺手:

 1.尼古丁(Nicotine):尼古丁是菸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種毒性生物鹼,它會引起兒苯酚銨(Catecholamine)的釋放,使吸菸者的末梢血管收縮,收縮壓及舒張壓上升,心跳變快,心肌耗氧量上升,血糖上升。尼古丁是一種強烈的興奮劑,可以刺激中樞神經,令人上癮。每支香菸含1-1.5毫克的尼古丁,其中有24%由吸菸者在吸菸時直接吸入(同時吸入60-70毫克的尼古丁會致命)。尼古丁對腦部的影響:當吸入香菸時,尼古丁便會直接湧入肺部,之後便由帶氧的血液經過心臟再轉送到腦部。在短於十秒的時間內,一股濃縮劑量的尼古丁便傳送到腦部的血管,並產生一種尼古丁效應。尼古丁令吸菸者上癮:經過一段時間後,吸菸者的腦細胞為了適應腦內化學物質的不平衡而要增加尼古丁的受體,其後,吸菸者的身體已適應定時吸入的尼古丁而對它產生依賴,因而產生了煙癮。尼古丁對身體造成的損害:長期吸入尼古丁會導致腦細胞痲痺,引致失憶、工作能力減低、甚至中風。同時會令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上升、心跳加速(每支香菸平均會使脈搏加快15-20下)。另一方面,尼古丁會使血小板黏性提高,加速血液凝固,因而容易造成血液凝塊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
 2.焦油:這種啡黃色的黏性物質,當中包含不少致癌物質如硫化氫、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焦油對身體的損害:阻塞及刺激氣管及肺部,引起咳嗽。玷污肺部組織,令其失去彈性,直接影響肺部功能。當中的多種致癌物質,可導致口腔癌、喉癌、肺癌等。令吸菸者的手指及牙齒變黃。
 3.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化學符號CO):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它會干擾氧氣交換利用之有毒氣體,吸菸者約為不吸菸者5-10倍左右,會使可利用之氧合血紅素(O2-Hb)下降,造成慢性氧氣利用不夠,進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一氧化碳會令身體出現缺氧現象:在身體內,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的結合力是氧氣的二百倍。所以當一氧化碳進入人體後,會優先和血紅素結合,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紅素濃度增加,血液攜氧能力將相對減少,因而形成缺氧現象。

 針灸是協助戒菸的好方法。吸菸是通過口到肺,吸入的尼古丁等物質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傳入神經,在大腦皮層產生興奮刺激,形成條件反射。針灸是通過經絡對大腦皮層的作用,對吸菸興奮反應起抑制作用,消除和阻斷吸菸的條件反射,主要以肺經、肝經、心經穴道為主,通過肺經調整肺氣,透過肝經疏肝理氣,通過心經寧心安神。治療過程,通過調整肺氣可改善菸的味道,受治療者及感到煙草味變得苦澀,慢慢地脫離菸癮。透過疏肝理氣,寧心安神,可增加患者的意志力,減少戒斷症候群的不適,協助患者放下香菸,不再受它的控制。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刊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6/10/3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白朮 健胃整腸 鎮靜利尿

■胡德欽
2016-10-30
別名:山蓮、馬薊。
形態:菊科多年生草本、葉互生、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深裂、邊緣有刺狀鋸齒、莖分枝、頭狀花序頂生、花多數、花冠紫紅色、果實長圓狀橢圓形。
性味:味甘、苦、性微溫。
功效:健胃整腸、鎮靜利尿。
用法:
1.白朮根莖6至10公克、水2杯、煎至半量,一日分三次服,治健胃整腸。
2.白朮5至8公克,開水3杯煎至一半量,分三次服,治尿量減少身體浮腫。
禁忌:白朮不可用於高燒、陰虛火旺、脫水、口乾舌燥、煩渴、尿濃、濕熱下痢等症狀。

本文轉載自2016/10/3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大棗的食用禁忌

■王郭丹鳳
2016-10-29
 大棗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和糖分,維生素C的含量遠遠超過蘋果、橘子等水果。雖然大棗是藥食同源的典範,但食用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1.痰熱濕熱者以及兒童忌過多食用:大棗味甘質膩,易壅氣機,令人中滿,故氣滯中焦的人不宜單吃或多吃;大棗容易助濕生痰蘊熱,故一切痰熱、濕熱引起的病症均不宜用。兒童脾胃功能較弱,大棗粘膩,不易消化,多食礙胃,易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且大棗糖分過多,容易引發齲齒。

 2.服用退熱藥時忌食用:服用退燒藥物同時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複合體,減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棗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忌食用。

 3.服苦味健胃藥及袪風健胃藥時不應食用:苦味及袪風健胃藥是靠藥物的苦味來刺激味覺器官,反射性地提高食物對中樞的興奮性,以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若服用以上藥物時食用大棗,則明顯地影響藥物的療效。

 4.忌食用腐爛變質的棗:大棗腐爛後,會使微生物繁殖,大棗中的果酸酶繼續分解果膠產生膠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有害人體的甲醛等。食用腐爛的棗,輕者可引起頭暈,使眼睛受害,重則危及生命。

 5.忌與維生素同時食用:食物中的維生素可使維生素K分解破壞,使治療作用降低。

 6.忌與黃瓜或蘿蔔一起食用:蘿蔔有抗熱血酸酶,黃瓜含有維生素分解酶,兩種成分都可破壞其他食物中的維生素。

 7.忌與動物肝臟同時食用: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元素,銅鐵離子極易使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本文轉載自2016/10/2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