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容易忽略的老年骨折

/林啟禎
 骨折,在醫學的定義是骨頭因受到外力的挑戰時,因其強度無法承受外力而產生結構破壞的一種狀態。
 理論上,當骨頭有正常的強度時是不易骨折的,因此通常有很強的外力時才會產生破壞,例如車禍或跌倒,而骨折時因為組織的破壞而產生變形、扭曲、疼痛、腫脹等生理現象,因此很難忽略。
 比較容易忽略的骨折通常是因為骨頭強度不高,例如成長中的兒童,有骨頭的疾病如成骨不全,或老年人的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之一,但以同年齡相比較也有成功或失敗的老化之分。但骨質疏鬆不是骨折的唯一關鍵因素,因不小心、肌力不足、平衡感不好而跌倒,常常只是在起床時、洗澡或半夜上廁所的一個小事件,就可能會發生骨折。因為受傷的事件太小,即使是疼痛、腫脹、變形,老年人可能不認為是大事,可能忍下來不告訴家人,也可能覺得疼痛是理所當然,家人在沒有警覺之下就可能忽略了。
 容易被忽略的骨折容易發生在脊椎、肩膀、手腕及髖部,因為這些部位的海綿骨新陳代謝快、骨質流失快,也是跌倒時承受體重壓迫的重要部位。
 所有的骨折都有治療黃金期,老年骨折也不例外。忽略了骨折,可能受骨折的折磨時間較久,造成疼痛失能的時間變長,而當家人開始懷疑為何久不能恢復而就診時,往往已經失去了治療的黃金期。
 錯失了黃金期並不一定代表無法再接受治療,只是治療就已經不是第一選擇,而必須考慮第二或其他順位的選擇,造成醫師的無奈與家人的遺憾。
 不就醫並非是忽略的唯一因素,找錯專家才是主因。有一位病人遠端手腕橈骨骨折,去看了病卻吞吞吐吐說不出來去哪裡看的病,被告知沒有骨折,拖了兩個月才找骨科醫師看,結果錯位的骨折已經癒合在錯誤的位置,如果要矯正必須切開骨痂重新複位,手術的代價就是原來的很多倍。
 根據統計, 50歲以後每 10年老年骨折的機率會增加一倍,而達 90歲時,男女發生骨折的機率是 6分之 1與 3分之 1,也就是非常可能發生。有老者的家人,應積極請教防跌專家以醫療與設施防止老人跌倒,若有異狀,千萬要立刻求診,千萬不要忽略了老年骨折。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長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教授)
本文載自2014/09/1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