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小兒偏頭痛 先辨外感、內傷

記者翁順利整理
2017-01-02
 歷代中醫典籍中關於「偏頭痛」的記載,最早出現在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一書《素問‧風論》篇章中的「首風」、「腦風」;元朝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提到「頭風之痛在一側者,又名『邊頭風』,有連目痛或痛久損目者,有惡心嘔吐者,兼症不一。」

 治療兒童偏頭痛時,首先辨別外感或內傷,其次鑑別小兒寒、熱、虛、實的體質屬性。就外感而言,《素問‧太陰陽明論》提及「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小兒臟腑嬌嫩、腠理疏鬆,加上小兒寒暖不能自調,風邪侵襲誘發偏頭痛而見風寒或風熱型偏頭痛。

 就內傷而論,小兒體質為稚陰稚陽之體,陰常不足、陽常有餘,以肝陽上亢和風痰上擾的偏頭痛相對較多。

 辨證論治的核心精神是依據兒童體質、證型的不同,予以分型施治,故有祛風解表、疏肝理氣、化痰降逆、活血化瘀、補益氣血、通絡止痛等諸多治法。

 對於年齡較大兒童,針灸、按摩、推拿等非藥物治療偏頭痛有良好效果。偏頭痛急性發作時,可在疼痛位置局部以緩和的按揉緩解疼痛。

 日常保養時,每次以3至5分鐘為宜,多按摩頭維、太陽、率谷、風池等頭部穴位,風寒或風熱外襲型可增密度;肝陽上亢型再多加按摩太衝、太谿穴;風痰上擾型可選足三里、豐隆穴;氣滯血瘀型加強按摩合谷、太衝穴;氣血兩虛型可按摩足三里、三陰交穴,疏通頭部經絡、調和身體氣血。

 患童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過食肥甘厚味,如:燒、烤、炸、辣等刺激性、油膩食物等。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師唐偉誠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7/01/0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