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栗子生食須細嚼慢嚥

■王郭丹鳳
 栗子若具有皮薄、粒大、味甜、香糯的條件便是上品。選購時 ,生栗要選果實碩大豐滿,外皮愈深褐色愈佳。若選熟栗,不僅果粒要大,同時要試剝外殼,殼薄易剝者為佳,並且要聞其香味,試其硬度,以鬆軟香甜為上品。
 栗子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更包含一般水果所罕見的維生素 E,且含有優質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老年人抗衰老,經常攝食可改善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預防中風。
 中醫認為栗子性味溫甘,具有養胃、健胃、補腎(改善性功能減退)、壯腰強筋(改善腰膝酸軟、雙腳無力)、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止血(改善吐血、便血)、消腫、頻尿(改善膀胱無力)、止瀉(改善因脾胃虛寒所引起的腹瀉),增加母乳,改善口瘡等顯著功效。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命 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
 栗子被喻為「乾果之王」,其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耆、當歸等媲美,但生食栗子時,千萬不可囫圇吞棗,必須細嚼慢嚥,在口中慢慢咀嚼,使栗子盡成漿液,口感無渣時,再一點一點的緩慢吞嚥,如此講究,才能避免腹脹,同時達到食療效果。
 食療用栗子有分生食與熟食,如止血要生食,止瀉則須熟食,又如小兒經常口角發炎,就適合常吃煮熟的栗子,但不可吃糖炒栗子,因經炒便生火,多吃會上火助炎。
 栗子的殼若不慎誤食,其破解人參的藥力遠超過白蘿蔔,故吃人參時要避免誤食栗殼。
 栗子不論生食或熟食均不可多吃,以免消化不良。腸胃虛弱者不宜多吃,否則會腹脹難過。內火旺盛如牙周病、咽喉腫痛、痔瘡便秘等患者、顏面或四肢有浮腫者、風濕性關節痛者皆要忌口,不宜多吃。

本文轉載自2011/10/03"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