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中醫的健脾調理

■王鼎源
 「脾主運化,主肌肉」。是人體主要消化吸收的器官,生肌長肉的源頭,又云「統血、藏意、開竅於口」,控制約束血液,營養口唇又情緒問題,也與脾臟有密切關係。
 在五味中,與甘味相對應,在五色中,與黃色相對應,在天然食物中,具有黃色外表,含有甘味成分的食物,在進入體內後,會進入脾胃系統,產生促進消化,強壯肌肉,控制血液循環,穩定思緒等功效。並改善胃腸疾病,造血功能不足,臟器下垂,異常出血,嘴唇疾病,憂慮及失眠等脾胃疾病。
 廣義的脾胃功能,包括腸胃消化系統的運作,避免異常出血及維持內臟正常的位置,因此當脾氣虛弱時,除了引起消化不良外,將產生脾胃虛弱,心脾兩虛,脾陽不足及脾胃陰虛等症,引起各種不適。
 中醫認為消化系統疾病常因胃火過旺,胃寒,氣血瘀阻及情緒失調等病因引起,此時宜先清熱退火,散寒暖胃,活血化瘀及舒緩情緒(西醫稱為消炎,通便,止痛,殺菌,制酸及止血等),將體內過多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產物排出體外,待症狀減輕後,再根據體質,配合藥膳調理。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儘量定食定量,不要飢餓過度,也避免暴飲暴食,已經產生潰瘍者,更應避免過食粗糙生硬的纖維,屬性過冷或太熱的食物,而濃茶、咖啡、列酒及香菸等不良的刺激食物,更不應接觸。
 遠離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誘發過敏的食物,常見如豆類製品,碳酸飲料,牛奶,奶製品,芋頭,地瓜,香蕉,芒果,草菇, ?梨,不新鮮海鮮等。容易噁心嘔吐或潰瘍活動期,進食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根據病情給予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待症狀緩解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保持愉快心情,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適當舒解生活壓力及時休養,避免勞累過度及維持固定的保健運動,均為保護脾胃的功能要件。

本文轉載自2011/10/12"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