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春季養肝正當時


春季是養肝的季節,四季中春天屬木,人體五臟中,肝也是木性,春天養生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為特點,保持樂觀向心的心態,千萬不要暴怒。
春季養生必須注意疏肝,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暴怒生氣。加強身體鍛煉,以使筋骨疏通,氣血流暢。晚上 11時開始是肝膽經的氣血循行最為暢旺的時間,也是肝藏陰血功能發揮的最佳時機,儘量在晚上 11時以前就寢,以強化肝膽經的功能。避免過量的酒精及不當的藥物使用。
如果肝經出現病症,常表現兩脅下痛、焦慮、憂鬱、頭暈頭痛、眼睛乾澀,腰痛等症,或出現生殖系統疾病、疲倦、情緒不穩定、口苦、口乾、氣逆打嗝、腸胃功能失調、食欲不振等。肝經舒理調節可按摩「太衝」穴及「三陰交」穴。
藥物治療部分,若症狀表現為兩脅痛、食少、呃逆、胸悶等,發病機理為肝經氣機失調、疏泄失職,治療可用柴胡、白芍、香附、逍遙散、四逆散等。
肝氣鬱久出現化熱的症狀,如口苦心煩、情緒急躁易怒、失眠等,治療宜選用疏肝藥物加上清熱藥物,如鬱金、梔子、柴胡清肝湯等。
濕熱蘊結肝膽,表現出口苦、脅痛、便秘、小便黃赤、苔膩等症,宜選用疏肝藥加上瀉火通便藥,如大柴胡湯、龍膽瀉肝湯等。
肝腎之陰損傷,出現口乾舌燥、脅肋隱痛、目乾澀、腰膝痠軟、手足心熱等症,要滋陰養肝,可選用枸杞子、生地、何首烏、六味地黃丸等藥。一旦肝病日久,出現氣滯血瘀之症,脅下刺痛、脅下痞塊、舌紫暗有瘀等,宜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選用丹參、桃仁、赤芍、地鱉蟲、鱉甲等藥。
肝病臨床表現常常各症夾雜,治療需依個人體質而定。預防勝於治療,做好養肝可以減少肝病的發生。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林巧梅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0/04/07"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