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灰藜(清熱,利濕,止痛,去疳瘡)

▓平凡
別名:灰藋、灰滌菜、小藜、大藜、藜。
生長環境:自生空曠地,農田,荒蕪地,菜圃等地。
生態:為黎科 1年生草本植物,株高 30~ 120cm,多分枝,帶粉白色,具紫紅色縱紋,葉互生。果實球形,細小。花果期春、夏之間。
藥用:莖,葉,根,果實等。
性味入經:味甘,性平入肺、肝二經。
功用:具有清熱,利濕,止痛,去疳瘡,蝕瘜肉,殺蟲。
驗方:
1.疔瘡腫毒:以灰藜適量燒灰,撥破惡瘡皮,用唾液調少許點之,血出為度或將灰藋根適量搗碎後敷患部並用沙灰包紮之。
2.毒蟲咬傷:以灰藜鮮葉適量搗爛加豬油或茶油敷之。
3.疥癬:以灰藜莖葉之適量水煮湯浴洗患處。
4.腹痛:用灰藋果實適量燒黑後,研成粉末,溶於水中服用。
5.瘜肉:用灰藜莖葉灰淋汁塗患部或用莖葉湯後炒薑食用。
6.蛀牙疼痛:以灰藜莖葉燒灰納齒孔中可減少疼痛。
7.齒痛:取灰藋果實置於煙管內吸之。
8.痢疾:灰藋、鳳尾草、刺莧、三點金草各適量水煎服用。
 註:藥理分析:灰藜的 70%醇浸劑用於蛙、蟾除、鴿、小鼠、兔等,對呼吸先興奮後抑制,終因呼吸麻

本文載自2013/07/10"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