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桑螵蛸與海螵蛸(上)(下)

◎文╱陳婉宜

一、收澀(收斂)藥

凡以收斂固澀作用為主,能治療各種滑脫證候的藥物稱收澀藥,也叫收斂藥。這類藥大多有歛汗、固精、縮尿、止嗽、止血、止瀉、止帶作用,臨床上適用於因體虛精氣耗散所引起的自汗、盜汗、久瀉、遺精、頻尿、帶下等症狀,主要是在防止因滑脫不禁而使正氣衰竭演變成他證,故臨床上常與補益藥配合運用,以收到標本兼顧的效果,如氣虛自汗可酌加補氣藥;陰虛盜汗時加養陰藥;因脾腎陰虛引起的久痢、帶下久不癒者加補益脾腎藥;腎虛導致的遺精、滑精、遺尿等配合補腎藥;若由於衝任不固所引起的崩漏下血可與固澀衝任藥合用;肺腎虛損的久嗽虛喘與補肺腎納氣藥同用。1


二、螵蛸


海螵蛸與桑螵蛸都有收澀作用,屬於收澀藥。之所以「螵蛸」命名,據《本草綱目》記載:「螳螂子房名螵蛸者,其狀輕飄如綃也」,《日華子本草》記載:「螳螂卵簇聚之房曰螵蛸,烏賊骨形似之,因名海螵蛸」。


三、桑螵蛸


桑螵蛸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 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的乾燥卵鞘。分別稱為「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採收,除去雜質,蒸至蟲卵死,乾燥備用。性味甘、鹹,平,歸肝、腎經。2一般炮製為除去雜質、灰屑,水洗淨後蒸透曬乾;另有蒸桑螵蛸、鹽蒸桑螵蛸、鹽桑螵蛸。蒸透目的是殺死蟲卵。4,5常用劑量:內服3~10克,煎湯或入丸、散,研末3~5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敷。禁忌:陰虛火旺或膀胱有熱因而頻尿者須慎服。3


四、海螵蛸


海螵蛸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HOYLE)的乾燥內殼。收集烏賊的骨狀內殼洗淨,乾燥;2產於中國遼寧、江蘇、浙江沿海等地;1性味鹹、澀,溫,歸脾、腎經。2炮製方法為洗乾淨後曬乾,生用,使用時碾碎或搗碎;炒(清炒、麩炒)可以減少腥氣。4,5常用劑量:內服6~12g,煎湯、研末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調敷或吹耳、鼻。禁忌:陰虛多熱者不宜多服;3久服易致便秘,可適當配潤腸藥同用。(待續)


參考資料


1. 唐德才等。中藥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356-8。
2. 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77;281-2。
3. 謝文聰、童承福、郭昭麟。輕鬆認識中藥。臺中:中國醫藥大學,2008:273-4;319-20。
4.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臺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84:807-11。
5. 童承福等。台灣常用中藥材炮製實務彙編。台北:文興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433-4;232-3。
6. 張樹生、王芝蘭。中藥臨床鑑用指迷。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261。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局藥師)



桑螵蛸與海螵蛸(下)
◎文╱陳婉宜

五、比較3、6

六、結語

桑螵蛸與海螵蛸名稱相似,但除了皆屬於收澀藥外,基源、炮製、用量、主治、功效、禁忌…等皆不相同,臨床調劑時需注意避免誤用。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唐德才等。中藥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356-8。
2. 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77;281-2。
3. 謝文聰、童承福、郭昭麟。輕鬆認識中藥。臺中:中國醫藥大學,2008:273-4;319-20。
4.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臺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84:807-11。
5. 童承福等。台灣常用中藥材炮製實務彙編。台北:文興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433-4;232-3。
6. 張樹生、王芝蘭。中藥臨床鑑用指迷。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261。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藥劑部中藥局藥師)



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840"102/ 9.30 ~ 10.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