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芡實 水中人蔘

■文圖∕呂晃禎
 芡實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
 芡實是一種秋收水生植物的種子,是很溫和有效的補品,能滋養、強壯、預防衰老、裨益脾腎。古藥書曾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良菜佳品,其萃取物可清除人體自由基,對於心血管有相當的保護作用。對於男人、老人來說更是妙品,尤其對於脫症和漏症更是芡實精華所在,如長年腹瀉、下痢清谷;遺精、早洩、滑脫,其勢難禁;老人夜尿頻繁,影響睡眠品質,婦科崩漏帶下等,如長期服用,可獲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見芡實是健脾補腎的佳品。
 清代名醫陳事擇對於芡實曾有這樣的讚語「芡實止腰膝疼痛,令人耳目聰明,久食延年益壽,視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實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
 芡實和蓮子、山藥,皆被「神農本草經」尊為上品,「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與五穀之養人相佐,已臻壽考」。一般醫書多載:芡實味甘、性平、澀,無毒;「藥品化義」提到味甘,性干溫、鮮涼,歸經部分皆曰入脾、腎;「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腎、脾、胃,略有不同論述。其實就現代醫學的觀念來看,「藥品化義」增加的胃經和「雷公炮製藥性解」心經、胃經是有其意義的,一來除脾胃互為表裡經外,陽萎、遺精、滑泄與宗筋無力有關,而胃陽明主宗筋,故能治之;二來陽萎、遺精、滑泄所牽涉的臟腑不只是單純的腎臟而已,其實關係心、脾、腎三經(中醫所說的腎經不只腎臟本身,而是包含泌尿系統及腦下垂體;心經所指的不只心臟而已,而是含蓋血液循環系統、和會思維的腦)。
 芡實功效: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治療遺精、滑泄常與金櫻子同用,如水陸二仙丹(梁代陶弘景),如與蓮子、蓮鬚、牡蠣等同用即為固腎名方金鎖固精丸。如配與白朮、扁豆、茯苓等健脾藥則能健脾除濕、收斂止瀉,對於脾虛久瀉效果非常好。用於婦科帶下,隨症之濕熱帶下與脾腎兩虛之帶下,則分別需與清熱利的黃柏、車前子和補養脾腎兼燥濕的黨蔘、白朮、山藥同用。
 「本經」和「本草綱目」載芡實主濕痺、腰脊膝痛、的論述雖與其他醫家略有不同,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芡實具有除濕之功。值得一提的是芡實具有「補而不峻」和「防燥不膩」的特點,其功用雖與蓮子相似,但收澀之力較蓮子強。

不能當飯吃 吃太多易脹氣
 芡實雖與山藥一樣是健脾燥濕藥,其異同之處以「本草求真」所說最為傳神,「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使泄瀉腹痛可治,…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補,本有過于芡實,而芡實之澀,而有勝于山藥,且山藥兼并肺陰,而芡實則止于脾腎,而不及于肺。」
 芡實營養豐富,做成甜或鹹湯皆可,也是很好的中藥材,主要營養成分為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每百公克的芡實含碳水化合物 75.4克、蛋白質 11.8克、脂肪 0.2克、鈣 21毫克、磷 264毫克、鐵 9.6毫克、硫胺素 0.4毫克、核黃素 0.08毫克、抗壞血酸素 6毫克、少量維生素等。 
 芡實雖好如吃到的四神湯,但也不是人人能吃或大量吃,芡實不可以像薏仁一樣當飯吃,不可一次吃太多,會難以消化,否則不但達不到健脾燥濕之效,反而會有脹氣、消化不良的副作用,有腹脹和消化性潰瘍應慎食或禁食,大便硬或便秘、感冒前後,瘧痢疳痔,氣鬱脹痞,新產後皆不宜食用。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4/05/08"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