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頭痛不離川芎

■文∕圖 呂晃禎
2017-03-01
 川芎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都有它的蹤跡,更是中醫治療頭痛不可或缺的一味藥,古人有「頭痛不離川芎」之說;也可以做為活血化瘀藥材使用,近年來更是被視為預防腦中風及心臟缺血的良好補品之一。舉凡氣滯血瘀之疼痛、傷科跌仆損傷、外科瘡瘍癰腫、風濕痹痛等皆可使用。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氣藥」,幾乎是治療婦科必用之藥,被譽為「婦科活血調經之要藥」。
 川芎為繖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莖,目前主要產地集中在四川為多,5月採收,洗淨曬乾備用,用時多為切片或酒炒用。其味辛,性溫,歸肝、入膽、心包三經。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疏肝解鬱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難產胞衣不下,產後惡露,腹痛腫塊,癥瘕積聚,風寒頭痛,目暗眩暈,胸悶胸痛,胸痹刺痛,脅肋疼痛,風濕痹痛,寒痹筋攣,肢體麻木,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癰疽瘡瘍等症,近年來用於治療冠心病及心絞痛,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川芎如能適當伍配治病範圍很廣泛;其性味辛香善竄,能升氣、上行頭目顛頂,有祛風止痛作用。無論風寒、風熱、血虛、血瘀皆可隨證加減使用,為頭風頭痛要藥。常與細辛、白芷、延胡索等藥同用,可依據頭痛部位歸屬何經,適當加入引經藥以提高療效。
 如前額頭痛(陽明頭痛)加入白芷、羌活,後頭痛(太陽頭痛)加入葛根、羌活,偏頭痛(少陽頭痛)加入蔓荊子、蒺藜子,顛頂痛(厥陰頭痛)加入篙本、吳茱萸。如感冒風寒頭痛常與荊芥、防風、羌活等藥同用,如川芎茶調散。若風熱熱頭痛則配伍杭菊、僵蠶共用。若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偏正頭痛,鼻塞聲重,傷風壯熱,肢體煩疼,肌肉蠕動,膈熱痰盛,婦人血風攻疰,太陽穴疼,及感風氣,則配與薄荷、荊芥、香附、防風、羌活等要共用,以茶調飲之,這就是治療頭痛的第一方「川芎查調散」《局方》。若治頭風眩暈,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痛,身拘倦,則與天麻同用為丸,茶久下,如川芎丸《宣明論方》。倘治小兒腦熱,好閉目,太陽痛或目赤痛,常與薄荷、樸硝同用,研末外用吹鼻《全幼心鑒》

治經痛、瘀血腫痛

 川芎辛散溫通,為血中氣藥,善治血瘀氣滯諸痛症,能「下調經水,中開鬱結」,治婦女月經不調、經痛、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常與當歸、香附、桃仁等藥同用。如血瘀經閉、痛經則與桃仁、赤芍同用,如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若寒凝血瘀,則配伍桂心、當歸等藥同用,如溫經湯《婦人良方》。倘致婦人妊孕五七月,陰事逐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下,疼痛不止,則用佛手散(當歸、川芎)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損立便逐下《本事方》。若妊娠腹中痛,則配伍甘草、阿膠、生地、艾葉、當歸等藥共用,如膠艾湯《金匱要略》。產後惡露不行,瘀滯腹痛則與當歸、桃仁、炮薑、炙草同用,如生化湯《傅青主女科》。產後血暈,常與當歸、荊芥穗同用《期方類編》。若妊娠腹中痛擊婦人少婦諸痛。
  川芎也常用於傷科跌仆損傷,以及外科癰腫瘡瘍諸症:跌仆傷損,瘀血腫痛,常與紅花、桃仁、三七、乳香、沒藥等藥同用。若治癰瘍已成而正虛難潰者,則伍配黃耆、當歸、皂角刺同用,如透膿散《外科正宗》。由於川芎能「旁通絡脈」,可以祛風活血止痛,因此,治療風濕痺,肢體麻木等症,常與獨活、羌活、防風、桂枝、紅花、桃仁等祛風溼、通經絡、活血化瘀藥同用。若治療痺症日久,肝腎兩虧,氣血不足,腰膝痠痛,關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坐骨神經痛),畏寒喜冷,脈細弱,舌淡苔白。常與人參、當歸、寄生、獨活、細辛、肉桂、杜仲等藥共用,如治療腰膝痠痛無力,腰腳痛,坐骨神經痛的名方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                         (上)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7/03/0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川芎疏肝解鬱功效佳 

■文/呂晃禎
2017-03-08
 川芎除了是治療頭痛及婦科的常用藥外,對於疏肝解鬱也有很好的功效,如朱丹溪有名的越橘丸《醫方集解》,就是由蒼朮、香附、神趜、梔子組合而成,功能行氣解鬱,主治: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吞酸,飲食不化等,氣、血、痰、火、濕、食六鬱之症。

 若肝鬱氣滯血瘀引起的脅肋疼痛,往來寒熱,或曖氣、泛酸,乳房脹痛,則與柴胡、白芍、香附、陳皮、止咳等藥同用,如柴胡疏肝湯《景岳全書》。倘心脈瘀阻常,胸痺心痛,則與丹參、檀香、桂枝等藥同用。近代用於膽囊炎之上腹疼痛,與柴胡、黃芩同用有很好的效果。對於胃炎之上腹疼痛,吞酸嘔吐,與木香、蒲公英、牡蠣共用,也有很不錯的效果。

 對於川芎的記載以《日華本草》最詳盡也最貼切,云「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癥結宿血,養心血,長肉,吐血、溺血,痔漏,腦癰發背,瘰廮贅,瘡疥,及排膿消瘀血。」。

 川芎也常用於傷科跌仆損傷,以及外科癰腫瘡瘍諸症。不論是內外因,只要是胸悶、胸悶、胸痛,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都有一定效果,常伍配當歸、桃仁、紅花、、赤芍、牛膝、桔梗等藥同用,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治療胸中瘀血,血行不暢所致之胸痛,頭痛日久不癒,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善怒,入目漸熱,唇暗舌瘀或兩目暗黑等症。跌仆傷損,瘀血腫痛,常與紅花、桃仁、三七、乳香、沒藥、梔子等藥同用。若治癰瘍已成而正虛難潰者,則伍配黃耆、當歸、皂角刺同用,如透膿散《外科正宗》。

 川芎為治療頭痛要藥,能上行頭目,對於頭痛的療效,有兩位醫家之論述十分精闢而且很實用;(元素曰「川芎其用有四,為少陽引經,一也。諸經頭痛,二也。助清陽之氣,三也。去濕氣在頭,四也。」)。(皋曰「頭痛必用川芎,如不欲,加各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厥陰吳茱萸,少陰細辛是也。」)。

 川芎一般用量以3至9克為原則,由於川芎氣香升散,使用上有諸多禁忌,如如陰虛火旺,上盛下虛及氣虛血弱,多汗、月經過多,熱盛及無瘀之出血症之人,和孕婦皆宜慎用。

 川芎當歸鴨
 材料:川芎15克,當歸15克,鴨肉300-600克,薑絲10克,鹽、油少許。
 作法:先將鴨肉洗淨,剁塊,用油爆香薑絲,後放入鴨肉略炒,加入適量水,放入川芎、當歸,小火慢燉2-3小時,起鍋時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調經,疏肝解鬱,適合氣血不足,血虛頭暈之人服用。
 川芎藥性辛散香燥,不宜單服或久服,服用前應請教中醫師。(下)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7/03/0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