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養血、清心、育陰、益氣及鎮肝

 一夜好眠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此種生理現象主要是肝心脾腎血彼此協調合作的結果。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啟光解釋,食物經由脾的運化生成了血;血藏於肝,則肝體柔和而魂得安藏;血上奉於心,則心得其養,腦海得其滋養,血化為精,精下藏於腎,如此則心腎相交,神志安寧。若此種生理現象中的任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也就是肝心脾腎血的任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失眠。

 中醫治療失眠通常需把握以下的原則:
 首先要調整臟腑的氣血陰陽。失眠主要是由於臟腑的氣血不和、陰陽失調造成。所以,治療的原則在調整臟腑的氣血陰陽,氣血調和陰平陽秘後,臟腑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失眠的問題自然獲得解決。
 在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的基礎上施以安神之法。失眠的關鍵在於心神不安,安神是治療失眠的基本法則。但是必須在臟腑氣血陰陽調和的基礎上進行,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若無按此原則,則會影響療效。安神的方法包括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及鎮肝安神等。
 消除緊張的情緒,保持舒暢的精神,在治療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因情緒無法舒張或緊張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療更顯其重要。
 中醫治療疾病強調辨證論治,針對民眾常見失眠的證型及其治療方法分述如下:
  1.膽虛氣怯型:常見恐懼不能獨自睡眠,寐而易驚,如人將捕之,心憺憺然,頭暈目眩,善太息,或嘔苦汁,舌質淡胖,脈細弱而緩。治療以肝膽兩益湯(白芍、遠志、炒棗仁)加減。
  2.肝經鬱熱型:常見睡臥不寧,多夢易醒,煩燥易怒,口苦目赤,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以龍膽瀉肝湯加減。
  3.痰熱擾心型:常見睡臥不寧,多夢易醒,心煩不安,胸悶多痰,噁心欲嘔,口苦而黏,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以黃連溫膽湯加減。
 中醫依據病人的體質及症狀來提供療法,以達扶正袪邪,內外兼顧目的,助遠離失眠之苦。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李啟光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4/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