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清暑益氣湯 補虛除濕瀉火

文圖/呂晃禎
2017-08-23

    盛夏暑性炎熱,耗氣傷津,容易汗出過多,若不及時補充水分,會口乾舌燥,短氣乏力,甚則突然昏厥。除生脈散、香薷飲等消暑方如外,「清暑益氣湯」能消暑兼能養元氣。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因暑熱而寫了一首「消暑詩」自娛,「何以消暑煩?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這當中提到要心平氣和,心靜自然涼。

 清暑益氣湯同名的有兩個處方,一是李東垣的「脾胃論」,一是清朝王孟英「溫熱經緯」。一般常用的成方是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具清暑祛濕,益氣生津之效。主治:暑傷氣津症,如四肢倦怠,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疼痛,身熱汗多,口渴心煩,不思飲食,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脈虛、苔膩。

 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由17味藥組成,整體而言是以補中益氣湯與生脈飲為主方,再加入清暑解肌之品,與和中燥濕之藥共同組成,以達到益氣健脾、清暑化濕之效。若更進一步細分,補養元氣有生脈散、保元湯、當歸補血湯的精神,用人參、黃耆、麥門冬、五味子、當歸、甘草,治療頭暈、汗出、短氣、四肢睏倦乏力等虛症。使用白朮、蒼朮、陳皮、青皮、澤瀉、神麴等,燥濕健脾藥治療便溏、腹脹痞滿、食慾不佳、苔滑膩等濕濁阻滯之症;再用升麻、葛根對治頭暈、頭脹、五官清竅不清、下痢等清陽不升之疾;更加入黃柏消除心煩、肌膚熱等火熱之病。

 清暑益氣湯既能補虛、除濕,又能瀉火,是治療氣陰兩虛,陰虛火旺、兼濕濁阻滯各種疾病的基礎方。倘只考慮疲勞虛倦,純用甘溫去大熱之補氣法(生脈散),則火、 濕之邪將更盛,更煩燥、食納會更差,舌苔也會更厚膩。如只考慮到火鬱之症,使用苦寒藥以直折其火,苦寒藥易傷脾胃陽氣影響食欲及損傷元氣,將會加重疲勞感。若只考慮濕鬱阻滯之症,純用芳香化濕之品,則會增加心煩、燥熱的症狀。清暑益氣湯的結構組成可說非常完備,難怪會成為千古名方,為後世醫家一致推崇和廣為運用。

 假如火熱或火鬱之症明顯, 可加入黃芩、黃連、石膏,如李東垣的「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以治療心煩氣躁、全身燥熱之症,如症狀更甚則加入梔子、知母、大黃、龍膽草等,如黃連解毒丸、龍膽瀉肝湯、三黃瀉心湯、白虎湯。若大便乾燥或黏滯不爽,可與防風通聖散、枳實導滯湯同用。若火熱鬱結血分,舌色深降,則與生地、赤芍、牡丹皮等藥同用,如犀角地黃湯。若濕阻、濕鬱明顯,症如脘腹脹滿,食之無味,口中黏膩,苔厚膩,大便溏瀉,則配與半下、茯苓、防風、 羌活,更甚者用白荳蔻、藿香、草豆蔻等芳香燥濕藥,如升陽益胃湯。若氣血津液虧虛,火濕之邪傷及元氣,出現頭昏目眩,困倦乏力,四肢無力,則須加重方中保元湯、生脈散、當歸補血湯之成分。

 現代藥理學證實,清暑益氣湯能有效對抗內毒血症的發生,可以抑制細菌生長與代謝,減少內毒素產生,使大量內毒素和細菌排出體外。並且有增加免疫力,增強消化、及吸收功能,強心,調節體溫等功能。可用於治療夏季熱、中暑有很好的功效,適合一般人夏天口渴、口乾、多汗乏力、身體低熱、自覺身熱,尿瀦留、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上)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7/08/2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兩款清暑益氣湯 各有功效 

■文/呂晃禎
2017-08-30


 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由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挭、知母、梗米、甘草、西瓜翠衣共十味藥組成。具有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效。主治:暑熱耗氣傷津症,專治暑熱未盡,耗氣傷津,如心煩口渴,身熱多汗,體倦少氣,精神不振,小便短赤,脈虛等症。其立方的特點是清暑熱與益氣陰並行(清暑熱以祛邪,益氣陰以扶正);現代醫學證實王氏清暑益氣湯可以退熱、解暑氣、強心,以及調整水分代謝;臨床常用於中暑、小兒夏季熱等。

 暑邪雖屬外感六淫之一,但與其他邪氣傷人的方式有很大不同,暑邪襲人會直接進入氣分,不一定會形成表症,暑熱傷人,會汗出傷津,形成熱不去,而濕仍在,但津液已傷,進而氣隨津脫,這是最常見的暑邪傷人病機,因此,治法當以清熱化濕、益氣生津為主要治則。

 在病症中濕熱是因,氣虛及津傷是果,清熱燥濕法向來是治療濕熱病的基本法則,因此黃芩、黃連、梔子皆是首選之藥,但用於外感濕溫似乎效果不佳,所以溫病學家改用清利滲濕利尿之品,使用化濕、利濕、清涼透熱之藥相結合,以取得更好療效。詳觀其中奧妙之處,清利之藥與苦寒藥有很大的不同;苦寒之藥燥濕的效果雖很好,但是寒藥有助濕性,容易使濕熱轉變成寒濕之症,濕性黏膩更不容易去除,會使得治療更棘手。若使用清利之品,可透過通利小便等方式將濕氣排出體外,使熱隨濕去,或使濕除熱退,在治療上更合乎治療的邏輯。

 王孟英不認同李東垣「暑必挾濕」的說法,並認為東垣方中藥多辛燥,對於治療暑症多所不利,說:「東垣之方,雖有清暑之名,而無清暑之實。」以為「夏暑發自陽明」,「暑濕初起在手太陰」立論,太陰暑肺為敷布津液之臟,陽明屬胃,化生氣血津液之源。暑熱既傷,氣津受損,故治療一要清其暑熱,二要液其氣津,使用石斛、竹葉、荷挭、知母、西瓜翠衣消暑之藥以清熱滌暑。

 個人以為兩者立論都沒有錯,王孟英比較有顧及表層消暑藥效部分(用麥冬、石斛、西洋參益氣、養陰、生津),李東垣的立方精神較深層,顧及人體最基本的元氣部分,(處在同樣外在環境條件下,有人暈倒,有人中暑,有些人一點事也沒有,這就牽涉到個體健壯、虛嬴、元氣強弱、氣血充盈與否有關。)所以東垣立方的本意是以降陰火、清暑熱、顧護脾胃元氣為主,而不是以消暑氣為先。

 若探究王孟英為何會有如此論述,應該說有其時代歷史背景,當時就醫者多為富貴之家,身體柔弱,又好漁色,大多為陰虛體質,一旦感受暑熱邪氣,每每易與傷陰相關。但當時一般醫者多用溫躁補陽之品,以滿足富賈一時之須,因此容易有溫躁之偏弊,才會有此論述。

 平心而論,王孟英加入消暑之藥,又有兼顧到氣陰及顧護胃氣,可以說更完整補充李東垣元的理論,使得暑氣傷元氣的治法更臻完善。臨床上李東垣及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都是有效治療夏季傷暑的有效處方,只是用藥各有特點,治病各有專長,如要區分其不同之處;若暑病兼傷及氣陰(暑熱尚盛,氣津損傷),以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較好;若挾濕較重(脾胃虛弱,感受暑濕、濕熱),則以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效果為佳。臨症可依其立方精神,及當時症狀隨症加減方藥,以達到最高的治療效果。(下)

(作者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大仁科技大學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2017/08/3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