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根據外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盛行率每百萬人口約四十人左右,而每年每百萬人口,可以出現三個新病例。也就是說,台灣大約有八百多位肢端肥大症的病人,每年可以看到六十個左右的新病例。
肢端肥大症通常密發在三十多歲至四十多歲年紀的人。主要的原因是在腦子的中央下方,鼻腔上方的內分泌腺體或腦垂腺長腫瘤而分泌過量的生長素。若在青春期前發病,也就是病人還可以長高時,會出現巨人症。若已不再長高時才發病,則這時過量的生長素只會使手腳變粗、鼻子變大、眼眶突起、兩頰變寬、嘴唇變厚、舌頭變粗,此外身體的器官也變大。
除了外型的變化外,由於生長素過量,病人會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胳疼痛的現象,特別是膝關節。而且由於手腕韌帶變厚,壓迫手腕的神經,兩手會發麻。由於高血壓、糖尿病的關係,病人的壽命會比一般人少十歲左右;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則為一般人的二倍,它也是病人主要的死因。
由於生長素的作用緩慢,因此患者外表臉型或體型的變化容易被誤以為是年紀增大的關係,以致診斷的時間會延誤十年以上。現在由於醫學知識的普及,生長素測定容易,再加上精密的核磁共振造影檢查,比較可以早期發現這種疾病。
在治療方面,由於診斷的時間通常比較延誤,因此腦垂腺的腫瘤都已較大,手術不易拿乾淨,因此在術後,生長素的濃度還是不容易恢復正常,這時就需進一步治療。
電療是手術後治療的方法之一,但必需等十年以上,才能發揮治療效果,緩不濟急。此外電療也會降低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的功能。在等電療發揮效果的時間,或為避免因電療產生副作用,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口服的藥物為Parlodel(bromocriptine), 效果不甚理想,大量時有副作用。注射的藥物為Sandostatin (octreotide) 和Somatuline (lanreotide), 效果比較理想。過去皮下注射Sandostatin ,一天三次,甚不方便,現有長效濟型的Sandostatin 和Somatline ,可以每個月,或二星期注射一次, 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由於大部份病人無法經由手術一次根治,必須長期追蹤和治療,因此必須互相鼓勵,互相照料和關心,才能使人生更有自信,為此國內有「大肢俱樂部」的產生,也希望病友多多參加。
大肢俱樂部 會長:蔡元鎮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2號10樓
電話:02-25210717
以上資料轉錄自本會成立特刊/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張天鈞醫師提供
本文轉載自"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