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肥胖 與濕痰虛有關

 人類維持生命需要熱量,熱量的來源主要是飲食。 20歲之前體內生長荷爾蒙將熱量引導至生長發育及新陳代謝; 30歲後,每增加 10歲,每天消耗的能量就會減少 50至 100卡 /公斤體重,隨著年紀愈大,吃的東西雖沒比以前多,但體內新陳代謝減慢,體重自然容易增加。
 肥胖的定義最常用的方法為身體質量指數〈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根據前衛生署公告的標準 BMI在 24.026.9為過重,≧ 27定義為肥胖。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 Western Pacific Regional Office of WHO, WPRO)建議的標準,把 BMI值 23.024.9 kg/m2定為過重,≧ 25.0 kg∕ m2 則定為肥胖。肥胖除了影響體態,降低自信之外,還很容易引起一些頑固的疾病,包括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另外還有心臟病、冠心病等等。
 減重的黃金守則為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健康檢測,簡而言之少吃多動最重要!其中飲食方面以低熱量飲食為主,必須注意:
  1、三餐熱量分配均勻,晚餐以高纖維低熱量蔬菜為主,如白菜、油菜、芹菜、黃瓜、蘿蔔、菠菜、雪裡紅等。
  2、進餐要細嚼慢嚥,每餐吃八分飽即可。
  3、不吃零食、甜食。
  4、限制食鹽用量,防止水分滯留。
  5、不飲或少飲酒、咖啡、濃茶。
  6、長期堅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是飲食治療成功的關鍵。
  7、少用或不用的食材有馬鈴薯、番薯、香蕉、果醬、糖果、點心、花生、核桃、葵花籽。三餐定時定量,不吃宵夜。
  8、少吃烤、炸、油、辣、香香脆脆的零嘴、加工食品、漢堡、炸雞、薯條、可樂。
  9、含糖飲料少喝。
  10、多利用蒸、煮、涼拌、燉等少油方式烹調。
  11、用餐方式採先吃蔬菜、再喝湯、最後慢慢吃肉類和飯類。
  12、細嚼慢嚥用餐 30分鐘以上。
 ■規律運動 333

 規律運動則以「 333」為基準:每週至少 3天從事運動,每次 30分鐘以上,運動強度達每分鐘心跳 130次以上。
 中醫對於肥胖的認識早有記載,發生原因多與濕、痰、虛有關。根據成因分為以下幾類:
  1.脾腎陽虛型:此類人常見虛腫浮脹、疲乏無力、常頭暈氣短、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食量不大、腰膝冷痛。中醫用藥可以補益脾腎如枸杞子、胡桃仁、黨參、白朮、六味地黃丸等加減。
  2.胃熱濕阻型:特徵常見吃得多餓得也快、常便秘、很容易口渴、肌肉結實、食量大、愛吃冰品。可以芹菜、萵苣、竹筍、苦瓜、梨子、牡丹皮、麥門冬、決明子等消除胃火,抑制亢奮,並有改善代謝功能之作用。
  3.脾虛濕阻型:此種類型食慾一般,肌肉鬆軟、容易疲倦無力、四肢浮腫、手腳無力,不喜歡運動、腹部常有飽脹感、易拉肚子、早晨起來時眼睛浮腫等。可佐以扁豆、赤小豆、綠豆、冬瓜、冬瓜皮、綠豆芽、蓮子、防己、黃耆、薏仁等幫助減少水腫提高消化功能起到減肥效果。
  4.肝鬱氣滯型:特徵為心情一煩躁就會出現食慾旺盛、頭痛、眼睛充血等症狀。有些女孩子,壓力大、心情煩的時候,就猛吃甜食,常鬱悶歎氣、容易失眠多夢、容易緊張、煩躁、經常覺得疲倦、常伴有月經失調。建議可用玫瑰花、陳皮、桂花、百合、當歸、白芍、白朮、甘草、茯苓、柴胡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疏肝解鬱達到減重效果。(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09/06"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