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當歸 補氣血

圖文/呂晃禎
2015-12-23
      冬季進補中藥百餘種,但不可或缺的中藥就是當歸,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歸脾湯、當歸羊肉湯都有當歸的成分。中醫處方裏,只要關於補氣血、婦科調經、胎前產後、關節肌肉疼痛、內傷虛損、傷科撲跌之氣滯血瘀,當歸幾乎都是必用之藥。

 當歸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一般3年才能採收,藥用可分為3部分,根頭稱為「歸頭」,主根為「歸身」,支根及根梢為「歸尾」。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入心、脾三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主治:血虛、血瘀諸症、眩暈萎黃、心悸肢麻、月經不調、經痛經閉、癥瘕積聚、腹痛崩漏、產後出血過多,惡露不下,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痺痛、赤痢後重、跌打撲損、瘡傷癰疽等症。臨床常運用於神經痛、肌肉及關節疼痛、急慢性骨盆腔炎、慢性氣管炎、月經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血栓性脈管言、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鼻炎、帶狀皰疹等疾病。

 當歸的運用和疾病廣泛。用於調養營衛,滋養氣血,治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痛,發歇疼痛,妊娠宿冷,胎動不安,下血不止,及產後乘虛,風寒內博,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做寒熱,常與川芎、酒熟地、白芍共用,如四物湯《局方》。治室女月水不通,則與乾漆、川芎共用,如當歸丸《聖濟總錄》。若治血崩,則與香附、龍骨,棕毛灰共用,如當散《儒門事親》。若血瘕脹痛,常與桂心、白芍、蒲黃炭,血竭、延胡索共用,如當歸蒲延散《醫略六書》。倘婦人懷孕,下腹疼痛,或腳水腫,常與芍藥、茯苓、澤瀉、川芎、白朮共用,如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治婦人帶下五色,腹痛、食少、嬴瘦,當與大黃、檳榔、柯黎勒皮、枳殼、白朮、鱉甲共用,如當歸丸《太平聖惠方》。治產後小便不利,時如故,則伍配苦蔘、貝母同用,如當歸苦蔘丸《金匱要略》。若產後敗血不散,結聚成塊(俗稱兒枕),疼痛發歇不可忍,則與鬼見羽、紅藍花共用,如當歸散《太平聖惠方》。

 若治療肌熱躁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則以黃耆五倍以酒當歸煎服,這個就是有名的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如白虎風,疼痛不止,則與桂心、地龍、威靈仙、白芷等藥共用,如當歸散《太平聖惠方》。治療盜汗,則與生地、熟地、黃連、黃芩、黃柏共用,如當歸六黃湯《蘭室秘藏》。

對子宮有雙向調節作用

 現代藥理學證實,當歸對子宮有雙向調節作用;當歸揮發油及阿魏酸能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而水溶性及或醇溶性非揮發性物質,對子宮有平滑肌有緩解作用。此外,當歸能促進機體造血功能,並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調節血脂肪,擴張血管,預防心肌缺血,心律不整,有抗炎、保肝、抗輻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此外,當歸可做為溫和的鎮靜劑、緩瀉劑、利尿劑、抗痙攣劑、緩痛劑、可強化生質系統、協同機體有效利用荷爾蒙,常用來治療婦女各種疾病,如經痛、經閉、月經不調、熱潮紅、陰道乾燥、經前症候群及其他更年期症狀等。

 當歸為甘溫補品,如熱盛出血者不宜服用。當歸有潤腸作用,腸胃不佳軟便者和濕阻中滿溏泄者謹慎使用。(《太草經疏》:「腸胃薄弱,泄瀉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惡食、不思食及食不消,並禁用之,即在產後胎前亦不得入」。《本草匯言》: 「風寒未清,惡寒發熱,表證外見者,禁用之」。《藥對》: 惡濕麵,畏生薑。《本草經集注》:「畏菖蒲、海藻」),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上)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12/2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圖文/呂晃禎
2015-12-30
      綜觀古今及現代醫學對當歸運用分析,可將其功效分為4大類:
 1.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而重,專於補血,為補血第一要藥,常用於心肝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或蒼白,倦怠無力,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與熟地、白芍、川芎,組成代表方,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調經補血之功,適用於肝腎不足或產後血虛之疾。
 2.潤腸通便-氣血虛弱容易津液不足,腸液津虧,進而生大便秘結,當歸可以潤腸通便,常與火麻仁、大黃、杏仁共用,以治療血虛便秘;與大黃、薄荷、麻黃、防風、芍藥、川芎共用,可以治療泄熱通便,如防風通聖散《河間》。
 3.調經活血-當歸被譽為「婦科聖藥」,其氣輕而辛,功能行血,既可通經調經,又能活血止痛,適合各年紀之女性,如月經不調、經痛、經閉、血虛腹痛,更年期症候群等症。常與桃仁、熟地、紅花、柴胡、白芍等藥共用,如婦科常用方劑,更年期名方消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及經期不順常用方,如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鑑》。

 4.防治凍瘡-凍瘡起因於陽氣不足,外寒侵襲,陽氣不足,寒凝瘀血所致。因此,須用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法,如當歸生薑羊肉湯《傷寒雜病論》。方中當歸養血活血,生薑溫陽散寒,羊肉補虛生血,全方有養血活血,溫陽散寒之效,常做為輔助調理的藥膳。

 當歸用於婦科有句話須牢記,「久煎排惡露,後下能安胎」當然這和其揮發油含量有關係,所以,當歸在儲存時尤須注意,冷藏過久期效應也會不一樣;當歸一般用量以6-12克原則,平常以生用為多,如要加強活血效果則須用酒炒過。不同部位功效也略有差異。總結,通常補血時用歸身,活血用當歸尾,和血(補血活血)用全歸。品質以主根大、身長、支根少、橫切面黃白色,氣味濃厚者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氣味弱、橫切面變紅棕色者次之;柴性大、乾枯無油或斷面呈綠褐色者不宜做為藥用。

 氣血不足除易受寒致病外,暴露於外的人體末梢,如手、腳、耳部、鼻尖、面頰,容易被寒氣侵襲,產生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良,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缺氧,四肢逆冷不溫。如能以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藥物作為溫補的藥膳,可活血化瘀,溫經散寒。

 以下僅提供數方供大家參考運用。

 當歸補血湯:
 材料:黃耆50克,當歸10克(或在加入紅棗6個、枸杞10克),用2000cc水煎至500cc當茶飲用,或煮汁1000cc後,入豬肉或雞肉煮至肉熟後即可食用。
 功效:氣血虛弱,內傷勞倦,浮陽外越,肌熱面赤,煩渴欲引,婦女經行、產後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收口。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可用於缺鐵性貧血、白血球減少症、過敏性紫斑等症。

 歸耆瘦肉湯:
 材料:當歸20克、黃耆30克、生薑20克、紅棗6個、鹽酌量(手腳冰冷者可加入桂枝)。
 做法:先將藥材洗淨,紅棗去核、薑拍爛,將肉洗淨切塊,加入適量的水,先大火後小火(或用電鍋),放入鍋中煮熟悶爛即可食用。
 功效:可治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無華,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無力等症。

 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花椒6克、生薑20克、羊肉600克。
 做法:先將羊肉洗淨、切塊,藥材布包,一起下鍋,加入清水3000cc水,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燉煮,或直接用燉鍋燉煮。約2-3小時,肉熟後加酌量鹽及可食用。
 功效:養血活血,溫經散寒,適用於四肢不溫,手腳冰冷,一切虛弱,虛寒之症(有火氣口乾舌燥、口苦不宜)。
 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下)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12/3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