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吳茱萸 散寒止痛

圖文/呂晃禎
2016-01-27
 吳茱萸的藥用歷史有數千年,藥性歸類為溫熱藥,具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止嘔、抗潰瘍、鎮痛等作用,常運用於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滿、經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腳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有小毒,歸肝、入脾、胃、腎四經。有降逆止嘔,溫中燥濕,散寒止痛,疏肝下氣,助陽止瀉之效。

 吳茱萸藥性大熱,有散寒止痛作用,善於溫暖中下焦,其溫中作用包括溫經絡,常用於經脈受寒的頭痛、經痛、腹痛,能溫肝經,祛寒邪,解肝經之鬱滯,除脾胃之寒邪,尤其是寒濕留戀夾雜之症,被譽為肝寒氣滯諸痛要藥。吳茱萸不止有行氣作用,且有止痛功效。如治療寒疝腹痛,常與木香、川楝子、小茴香等藥同用。治療厥陰頭痛,則配與人參、生薑等共用。治療婦科沖任虛寒,瘀血阻滯不通之痛經,則伍配當歸、桂枝、川芎等藥同用。倘寒濕腳氣腫痛,風濕流注,筋脈浮腫痛不可忍,或上沖入腹,則常與蘇葉、木瓜、檳榔、桔梗等藥共用。

 吳茱萸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有很好的制酸及止嘔作用,治中焦虛寒,脘腹冷痛,嘔吐,常與人參、生薑、大棗共用。若是外寒內侵則和半下、生薑同用。若食已吞酸,胃氣虛冷者,則與乾薑同用。由於吳茱萸能溫脾益腎,常用於虛寒泄瀉,為治療脾腎陽虛,五更泄,則配伍補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共用,即是治療五更泄的名方四神丸。倘脾胃受濕,下痢腹痛,米榖不化之赤白痢,常與黃連、白芍共用,如戊己丸。外用可治療口瘡口疳,咽喉腫痛。濕疹則與烏賊骨、硫磺共用。   

乾薑走上焦 吳茱萸溫下焦
 順道一提的是,吳茱萸和乾薑,皆有溫中散寒的功效,若治療中焦寒鬱,脘腹冷痛等症,兩藥常常相須為用。不過乾薑還能夠走上焦,溫肺化飲,止咳化痰;吳茱萸則溫暖下焦,溫肝以疏肝理氣,治療寒疝腹痛,助腎陽以治五更瀉,溫營血以治經閉。吳茱萸與生薑都有止嘔作用;生薑能溫中而治胃寒上逆之嘔水,而吳茱萸溫肝能治肝寒犯胃之嘔吐。總之,大原則是只要是肝胃寒證,及中下焦寒濕滯濁之證皆可用,如《本草匯言》所說,吳茱萸,開鬱化滯,逐冷降氣之藥也。《主治祕訣》論述更為詳盡;「吳茱萸氣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為白豆蔻之佐四也」。

 吳茱萸雖為治療中下焦寒濕氣滯有很好功效,不過吳茱萸有濃厚辛辣苦味,用量不可太大。一般以1.5克-4.5克為原則,由於其藥性熱,不適宜易上火者服用,如陰虛火旺(易口乾舌燥,渴飲不止,常熬夜或失眠);且因吳茱萸有小毒,含有多種生物鹼,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如大量服用會有精神錯覺及視力障礙之虞,如體質過敏,易產生猩紅熱般的藥疹,四肢皮膚灼熱、搔癢,出現針頭大般的紅色丘疹。《本草綱目》:「走氣、動火、昏目、發瘡」。《本草蒙荃》:「腸虛泄者尤忌」。在《本草經疏》中說得更為詳盡,云;「嘔吐吞酸屬胃火者不宜;咳逆上氣,非風寒外邪及冷痰宿水者不宜;腹痛屬血虛有火者不宜;赤白下痢,因暑邪入於腸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滯積垢者不宜;小腸疝氣,非驟感寒邪及初發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亂轉筋,由於脾虛胃弱所致,而非寒濕生冷於犯腸胃者不宜;一切陰虛之證及五臟六腑有熱無寒之人,法皆咸忌」。

 〈健胃四神粥〉
 山藥30克,茯苓10克、肉豆蔻3克、吳茱萸2克、補骨之30克、五味子3克,梗米或白米100克。
 做法:將上述諸藥研粉或布包,先用3000cc水加熱煎至1000cc後,去渣取用,再加入米及適量水煮熟,食用前可加入酌量的糖取用。
 功效:溫腎健脾、暖胃止瀉,適用於腎虛腹瀉,即是五更瀉(每天早上起床腹瀉或腹瀉數次,過中午就好),兼有惡寒肢冷,四肢不溫,腰膝無力的人。如須長期服用,塵請教中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6/01/2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