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藿香(消暑化濕、健脾益氣)

■圖文:呂晃禎
 盛暑之後緊接著多日大雨,內外濕氣夾雜交互作用,很容易誘發濕阻中焦,脘腹痞悶、寒濕困脾、神疲體倦、嘔吐、腹痛腹瀉等病症。介紹具有消暑化濕、健脾益氣功效的藿香供大眾泡茶飲用。
 藿香是食藥兩用植物,夏天煮粥或泡茶飲服,對於暑濕重症,四肢困重,脘腹脹悶、惡心嘔吐、脾胃濕阻等症皆有一定功效。一般食用部位為嫩莖葉,可涼拌、炒、炸皆可。藿香的運用早在《唐始》已有記載,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其味辛,性微溫,歸肺、入脾胃三經,功能芳香化濕,發表解暑,和中止嘔;用於濕濁中阻、痞滿嘔吐,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濕溫初起,脘腹痞悶,發熱倦怠,寒濕困暑,胸悶噁心,腹痛吐瀉,妊娠嘔吐,鼻淵頭痛,手足癬等症。
 臨床隨著症狀不同,伍配相須相使的藥物更能發回其功效。如濕阻中焦,脘腹脹滿,納呆食少,則與佩蘭同用;濕溫初起,可與黃芩、茵陳、薄荷、石膏共用,如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導致惡寒發熱,頭痛脘悶,嘔吐、泄瀉之症,則與陳皮、半夏、厚朴、蘇葉同用,如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脾胃虛弱者可與四君子湯或香砂六君湯合用;妊娠嘔吐可與半夏、生薑、砂仁共用。暑濕之症,不論偏寒或偏熱都可使用,偏於寒濕者,可配丁香、白豆蔻;偏於濕熱與黃連、竹茹,兩症皆常與佩蘭同用以增加療效。
 綜觀歷代醫家之論,其主治部位為中焦消化系統為主,次為上焦肺衛之氣,如《本草正義》云:「藿香,清分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胃,振動消陽妙品。」《藥品化義》載:「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檅惡痞悶。且香能和五臟,若脾胃不和,…有醒脾之功。辛能利九竅,若嵐瘴時疫用之,不使外邪內侵,有主持正氣之力。凡諸氣藥,獨此體輕,性溫,大能衛氣,專養肺胃,但葉屬陽,為發生之物,其味香散,不宜多服。」藿香另一特性是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與燥熱,能怯除陰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治療濕困脾陽最捷之藥。
 以現代藥理來看,藿香揮發油主要成分廣藿香醇,能刺激胃黏膜,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對胃腸有解痙做用,有防腐和抗菌作用,而且有收斂止瀉、和擴張血管略有發汗作用。對於抗發炎和抗憂鬱也有些作用。
 藿香的使用梗、葉略有不同,藿香葉偏與發表,藿香梗偏與和中,解暑之力以鮮品為上;乾品一般用量以 6-10克為原則。藿香雖然能化濕解暑,是夏天食、藥兩者都是很好的幫手,不過在使用上仍有些禁忌,如陰虛火旺、血燥者、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皆不宜,中焦火勝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脹滿作嘔及邪實便秘者不宜。如須長期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載自2014/08/21"中華醫藥網"



藿香(益氣健胃、袪濕解毒)
■胡德欽
別名:土藿香、野藿香、排香草。
形態:唇形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單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圓,鈍鋸齒緣,莖四稜形,輪繖花序組成穗形總狀花序、頂生,花冠唇形,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小堅果倒卵狀矩圓形。
性味:味辛、性微溫。
功效:益氣、和中、健胃、袪濕、解毒、治頭痛、濕疹、風濕骨痛、食慾不振、急性腸炎、刀傷出血、急性胃炎、妊娠嘔吐。
用法:
1.藿香 1至 2兩,水煎服,治急性腸炎。
2.藿香、龍骨研末,外敷傷處,治刀傷出血。
3.藿香適量,煎水洗,治濕疹。
4.藿香梗、竹茹各 3至 4錢,砂仁 1至 2錢,水煎服,治妊娠嘔吐。
5.藿香適量,煎水含漱、治口臭。
禁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本文載自2013/02/21"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