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耳鳴保健 穴位按摩有效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滋滋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並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
 耳鳴可分短暫性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人一刻不得安寧。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症狀,則要提高警惕,儘早就醫。
 引起耳鳴的病因比較複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耳源性疾病(即與耳部疾病相關),往往伴有聽力下降,如耳毒性藥物中毒、病毒感染、內耳供血不足等引起。另外,非耳源性疾病,這類病人除有耳鳴外,常伴有相應疾病的其他症狀,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外傷等。
 就中醫來講,耳鳴是一種常見症狀,為聽覺機能紊亂所致。它可以是多種疾病的伴隨症狀,受疲勞、休息、月經、及頭部微血管循環改變等因素影響而變化。按照中醫理論,耳鳴實少虛多,且以腎虛最為多見,但認真追究起來,引起耳鳴的原因尚有多種,不同原因導致的耳鳴,其治療方法有很大差異,常見的中醫分型有風熱侵襲、肝火上擾、痰火壅結、脾胃虛弱、腎精虧虛等。
 平常保健可以輔助以下的穴位按摩手法,從而促進耳部血液迴圈、刺激聽神經,對減輕症狀、緩解病情都很有好處。
 一、點揉翳風穴。翳風穴位於耳垂後方的凹陷處。按摩時,可以將雙手置於頭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風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起一個穩定作用。然後拇指用力對凹陷進行點按,直到能感覺出痠脹感。這樣每天可以點按數次,也可以點揉 3分鐘。對於提神開竅、明目、防止頭痛頭暈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鳴天鼓。鳴天鼓是中醫推拿的特色手法,具體操作是首先將兩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產生一定的熱量,然後用兩手掌分別按於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四指叩擊枕部 20下,自覺有 "咚咚 "聲即可,可預防耳病提高聽力。中間還可用置於後方的拇指加點風池穴數次,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的凹陷中,與耳垂齊平。
 三、分搓耳前後。具體方法是將雙手分別放在兩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開置於耳朵前後,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後,然後從耳垂開始,夾持耳朵向上推動,注意有一定的力度,並且緊貼耳廓,直到耳尖。這樣來回分搓,每天 50次。由於在人體耳廓前後尤其是耳前,有耳門、聽宮、聽會等重要穴位,這樣的分搓,可以疏通經脈的經氣,達到清耳竅的目的。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1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