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頸部痠痛 小針刀治療最佳利器

頸部酸痛患者酸痛定位圖。
    頸部痠痛困擾著許多人,例如:上班族、電腦族、學生、抱孩子的媽媽、木工、油漆工、修車工、泥水工、板模工、農夫、司機……等。長時間固定姿勢工作、睡姿不良、過度勞累、負重過久、重覆操作動作太久、工作姿勢不當等都容易形成頸部痠痛。

常見頸部痠痛疾病:

 1.項韌帶勞損:長期低頭做事、不良姿勢或勞損、受涼,引起項 韌 帶勞損,症狀有頸部不適、墜脹、痠麻或疼痛感,頭低俯持久有累的感覺。
 2.菱形肌筋膜勞損:背部感受風寒濕邪,或長期背負,上肢用力不當,慢性牽拉,使該肌微細結構損傷,筋膜增生形成。疼痛範圍多在肩胛骨內緣與脊柱之間。
 3.肩胛提肌筋腰勞損:伏案工作者、抬臂操作電腦、頸項感受風寒形成。自覺頸項部鈍痛、酸沉、不適,可向頸部和肩背放射,轉脖子不適,嚴重者易形成落枕。
 4.頭半棘肌筋膜炎:由於低頭工作持續牽拉造成。頸部痠痛、僵硬,持續頭痛,從枕頭向額部放射。壓痛的位置在上項線與下項線之間和第1、2頸椎的關節突關節後面最明顯。
 5.頭頸夾肌筋膜炎:長時間屈頸體位,感受風寒濕邪或勞損,造成頭夾肌緊張性收縮,引起頸枕部僵硬疼痛。頭夾肌、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頸夾肌疼痛可放射到頭的側方和眼眶後。
 6.胸鎖乳突肌筋膜炎:常因睡眠姿勢不當,頸部長時間扭轉,過度伸展或受涼引起。主要為頸部痠痛不適、頭頸痛、眼周痛、頸項旋轉活動受限,頸部旋轉時疼痛加重,有放射痛到頭頂、額和眼睛周圍等。
另外像枕神經痛、肌緊張性頭痛、頸椎痛、小兒斜頸、前斜角肌綜合症等都是常見頸部痠痛疾病。
初期痠痛勞損,可配合傳統針灸、推拿、拔罐、外敷治療。但若已痠痛一段時間,經傳統治療,改善後又反覆發生,通常已形成組織沾黏,此時正是小針刀的適應症。結合傳統針刺療法和外科軟組織鬆解術的小針刀,正是治療組織沾黏引起長時間痠痛並反覆發作的利器。透過小針刀,各種不同類型的頸部痠痛可獲得很好的改善,當然,痠痛好了,平時也要避免造成頸部痠痛的各種可能原因發生。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文轉載自2010/02/13"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