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清潔、加熱、冷藏 吃海鮮3大處理原則

/張仙平
台灣為海島型國家,四面環海,自古海洋漁業即維繫沿海漁村生活命脈,海鮮除了味道鮮美,還含有豐富營養成份。海鮮為高蛋白質食物,極易受到細菌汙染。尤其夏季溫度高,若處理不慎,而食入污染的海產,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例如,前陣子某知名連鎖餐廳,發生多名顧客用餐後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衛生署表示,初步調查疑似因生蠔引起。生鮮魚貝類容易受到腸炎弧菌、諾羅病毒等微生物污染,若生食很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故消費者到了價位不夠高,卻提供生蠔吃到飽的餐廳,不要因此有「賺到了」的心態,反而要擔心生蠔等高單價海鮮食物的新鮮問題,因為生蠔成本昂貴,卻以便宜價錢售出,可能在中間處理過程的冷凍鏈出了問題,使新鮮度與品質下降,才會降價出售。
腸炎弧菌是海鮮類最常見的汙染菌種之一,存在於溫暖的沿海地區,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會透過菜刀、砧板、抹布、器具及手等媒介物間接接觸汙染食物而引起中毒,造成腹部疼痛、下痢等症狀,約 50%患者會嘔吐及發燒。
要怎麼如何預防呢 ?首先選擇可靠的商家購買海鮮,價格離譜不吃!另外,勿重「色相」,過紅過白不要吃!顏色異常可能是添加了亞硝酸鹽或是利用雙氧水等漂白劑。
生食海鮮易導致中毒,所以食用生魚片時,最好選用經過超低溫冷凍後的生魚片,因為經過超低溫冷凍時,細菌短時間內會死亡 99%,所以冷凍生魚片會比現撈的生魚片安全,另外,還要注意選擇可靠衛生的店家。
自家食用海鮮要注意三個大處理原則;清潔、加熱、冷藏,便可有效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海鮮購回後以自來水淋洗,利用自來水沖洗去除細菌,若沒有要立即食用一定要冷藏或冷凍儲存,細菌多數對低溫敏感,低溫可以有效防止細菌繁殖,故室溫下勿放置超過 1小時。處理過程中,生食及熟食所使用的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不要混合使用。掌握以上原則,充分的加熱、煮熟就是預防食物中毒最好的方法。
炎炎夏日,涼拌海鮮、生魚片等都是受歡迎的菜餚,無論外食或是在家食用海鮮,都要注意避免食物中毒,只要掌握上述原則,就可以吃得美味又安心。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2/07/2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