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中醫抗癌 先從調理副作用下手

    中醫對於抗癌作用雖然有時能達到神奇的效果,但偏方絕非適合每一個患者,藥理作用正有待進一步的科學驗證,目前應先從調理副作用方面著手較實際。
    中醫藥對於體質改善的效果,在醫界則已是不爭的事實,在許多方面都能對患者提供非常大而有用的幫助。
主要項目:
─惡病質:臨床表現為消化功能障礙、體質消瘦、乏力、貧血及機體功能衰弱。臨床顯示中藥對增加和穩定體重、改善食慾及活動能力指數的提高具有相當療效,可改善惡病質狀態。
─白血球低下不但增加患者感染的危險,也使得患者的療程中斷,而中醫透過常用的四君子湯系列,常可以避免血球降低。
─惡心、嘔吐、掉髮這是患者在療程中常出現的不適症狀,讓患者視下一階段的療程為畏途,中醫可透過調理胃氣的方式改善嘔惡納呆;也可用當歸、雞血藤等糾正脫髮,讓患者更有信心接受其他的治療。
─口腔炎、肺炎、腸胃問題,中醫常用金銀花、生石膏等改善炎症反應;有些中藥富含微量元素,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減輕放射性損傷,促進癒合。
─皮、牙關緊閉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大的不便,中醫可透過局部處理或併用活血化瘀軟堅中藥加以改善,但是必須及早治療才能取得較佳的效果。
─使用嗎啡、可待因等麻醉性的止痛藥又常會使便秘的情況加重,中醫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使用活血化瘀藥物、搜經通絡的蟲類藥物、補益類中藥以及針灸處理,對止痛也可達到不錯的效果。
(台南市奇美醫院中醫部郭世芳醫師口述、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2/07/1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