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老年心衰患者 預防低鈉血症


■王中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現低鈉血症,其血鈉水平越低,心功能的改善越緩慢。同時,研究表明合併低鈉血症患者死亡率明顯高於正常血鈉的心力衰竭患者。因此,在心力衰竭的防治中,要加強血鈉監測環節,並在發生低鈉血症時採取積極應對措施。
醫學專家捐出,老年人發生心力衰竭時更易合併低鈉血症,其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由於心力衰竭患者長期限制鈉鹽攝入,加之胃腸道淤血,影響消化吸收,容易造成體內慢性低鈉過程;
 2.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因此造成膠體滲透壓降低,進一步降低血漿滲透壓,形成稀釋性低鈉血症; 
3.長期、大量使用利尿劑而未注意補鈉最常見因素之一; 
4.心力衰竭時,患者心排血量減少,有效循環血容量降低,在此基礎上激活抗利尿激素、心鈉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等,鈉的排泄增加,容易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症; 
5.不少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可造成尿鈉排出過多而導致血鈉下降。
由此可見,對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來說,在長期的防治過程中,應當注意血鈉的監測,防止低鈉血症造成不良後果。如果老年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穩定期有如下情況時,可不必過分限制鈉鹽的攝入,即:長期食欲不振、營養不良;長期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合併低蛋白血症和血鈉濃度監測偏低等。在這些情況下,患者每日攝鹽量可以達到 4-5克,同時多吃一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葡萄、菠菜、毛豆、莧菜等。研究證實,鉀的補充可以減少鈉的丟失,對減輕低鈉血症有大幫助。總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關注鈉血症問題,做到早期干預,定期監測,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以防範低血鈉症的危害。

本文載自2012/07/2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