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拔罐 小心變成水泡龍!

    日前傳出有中醫診所助理幫病患拔罐,導致皮膚起水泡的水泡龍事件,簡單安全的「拔罐療法」,如果操作不當還是可能造成傷害,因此還是要注意;尤其皮膚要消毒,並選擇肌肉較豐厚寬廣處為宜。
 拔罐法古稱「角法」,即運用特殊的杯罐,借助熱力排除罐內空氣,讓罐內形成負壓,吸附在皮膚或穴位上,引起皮膚充血或瘀血的治療方法。拔罐功效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消腫、拔毒排膿等,目前常用有玻璃罐,其優點是透明,可直接觀察皮膚的變化;另抽氣罐則是耐摔不易破,抽吸方便。
 常用的吸拔法為火罐法,即將點燃的酒精棒,往玻璃罐底一閃,迅速撤出;另抽氣法是利用真空拔罐器抽吸出罐內空氣;運用的方式有單罐、多罐、閃罐、留罐、推罐、針罐和刺血拔罐等。需注意事項則是胸腹背部因有重要臟腑器官,拔罐時應特別小心;且骨骼凹凸不平處,左乳下宗氣聚合處,女性的乳房,均不可拔罐;拔罐時間不宜過長;出現較大水泡時要以無菌針頭刺破水泡下緣,抽出滲出液,塗以優碘,必要時覆蓋無菌紗布,防止感染。
 不能拔罐包的括身體極度衰弱者,血小板減少症、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白血病等;皮膚易過敏者、易起泡發紅者;惡性腫瘤的中期、晚期患者;孕婦;心腎或呼吸功能衰竭者;凡高熱抽搐、水腫及大血管處。
 可以使用拔罐療法的有風寒濕邪導致氣血阻滯之腰臀肩背痛、腰背扭挫傷可拔腰背部;風寒性咳喘,可拔背部對應俞穴;瘡瘍初期;扭挫傷急性期後的血腫;暑熱病症的大椎瀉熱等。
 (新營醫院中醫科主任何裕鈞口述,記者張淑娟整理)
 
本文載自2012/10/27"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