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
別名:鬱金香、鬱香、紫述香、草麝香、茶矩摩。
分布與產地:紅藍花原產亞細亞、歐洲、中亞、南非、台灣自西元一九○八年開始自日本引進,在一九六六年之後,才進口鱗莖中國全國庭園有栽培。
生態:紅藍花係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鬱金香屬,其鱗莖、花、葉可供藥用。
紅藍花鱗莖卵形,有藻膜或纖維狀外保護,莖圓柱形,直立不分枝,葉三至四枚,在莖下方作互生排列,條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十五至三十五公分,寬二至七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抱莖、邊緣有波曲、厚紙質。通常在春季開花、單頂花序、花冠鐘形或環杯、花被片六、雄花六枚、花藥基生、花絲基部廣闊、雄花與雌花等長,花柱三裂至基部,很短、反捲、子房矩圖形、果實蒴果三室、種子扁平或具狹翅、多數。
紅藍花每朵花的壽命約一禮拜而已,晴天時,白天開放閉,陰天呈開狀或不開,花色多有紅、橙、紫白、粉紅、桃黃紫白、紅紫白、暗紫(黑色)桃紅、紫紅、藍色等等。
採集及加工鱗球根三至七月地上部枯萎後採挖,枝葉在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開始採收,花就在一至五月採收,鱗莖採收後直接貯存,使用時洗淨,乾品採收除雜質,切片晒乾使用成備用。
成分與藥理藥巷全有脂肪油,十八碳二烯酸,穀甾醇,菜油甾醇,花含有矢車菊雙苷、水楊酸、精氨酸、花青素、矢車苷之、飛燕草苷,鬱金香鹼等等,紅藍花香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桿菌與皮膚直菌有抑制作用。
功效與主治:紅藍花味苦、辛、性平或溫、無毒,具有涼血行氣,破瘀生肌之效,球根主治血稜積鬱,心腹長久惡氣不消,惡血症、尿血及創傷等症,用量三至八克,若用於鎮靜藥用量二至五克,花能除臭作香劑。禁忌陰虛而無瘀禁多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0/30"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