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藥食同源」話「食療」(上)(下)

◎文╱陳慧芳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著中藥進補的習俗,「食療」最早可追溯至夏朝,距今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藥膳」是依中醫理論,將中藥和食物經烹調而成的佳餚,它具有預防疾病及保健的作用,故又稱為「食療」,亦即「飲食療法」。「藥食同源」意謂,中藥和食物的來源皆為天然的有機之物,區別在於「中藥」力猛,只能用於患病之時,過則有害;「食物」力微,是人體生命賴以維持的必然食品,久食無虞,因而許多人認為可以將中藥當作食物來食用,這種觀點是絕然錯誤的。現代人逐漸注意到飲食調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希望藉由天然食物達到「食而治病,食而防病,食而補身」的目的。「藥食同源」是傳統中國醫學的特色,最理想的境界是預防醫學,所以近年來各國提倡自然療法,重視養生保健之道,主張由天然食物中吸收營養、進行身體修補工作,正是所謂『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
傳統上民間使用中草藥進補、食療,認為中草藥療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使用安全,然而每一年卻仍然會有零星關於中草藥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的情形發生,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藥能治病,也能致病。正確運用中草藥可以治病養生,但若用之不當,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傷害身體。衛生署有鑑於民間有時將部分中藥當成食補材料,卻不時有誤食中草藥不幸中毒的事件發生,於是公告可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包括「大豆、百合、芝麻、松子、胡桃、淡菜、荷葉、菊花、黑棗、綠豆、銀耳、龍眼肉、山藥、牡蠣(殼)、橄欖、麥芽、生薑、蜂蜜、萵苣、昆布、枸杞子」以及本草綱目內之五穀雜糧、蔬果及畜牧漁獸類等多種品項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原則上一般食用中藥材宜選擇無毒,劑量小且經炮製過的正確藥材,其中大多屬於甘平或是甘溫的中藥材。
絕大多數補藥並不含有毒性,但不含毒性的補藥也有可能會傷害到身體,關鍵在於如何使用的問題。食物和中藥一樣都有「四氣五味」之分,所謂的「四氣」即為食物吃入體內時會表現出「寒、熱、溫、涼」之作用;而「五味」則為「辛、甘、酸、鹹、苦」。一般來說「辛味」具有行氣行血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表證及氣血阻滯的食物都含有辛味,如薑、薄荷、辣椒等,辛溫的食物則兼具散寒的作用。「甘味」具有中和緩急與補血作用,通常治療虛證及拘急疼痛的食物都含有甘味,如蜂蜜、甘草,甘味食物而質潤者,則兼具潤燥的作用。「酸味」具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常用以治療虛汗瀉泄和遺精諸證的食物都含有酸味,如烏梅、山楂等。「苦味」具有宣泄和燥濕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熱證、秘結心煩,肺氣上逆喘促,以及寒熱濕證的食物都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萵苣等。「鹹味」具散結和軟堅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硬結等的食物都含有鹹味,如海帶、海藻等。 (待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上)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5期" 98 / 10.26~11~01


◎文╱陳慧芳
中藥的使用必須符合「辨證論治」的理論,根據不同的病情和體質,辨認出不同的證,施以恰當的治療,同樣的道理也應用在飲食治療中。所以應考慮個人不同的體質或症狀,而以藥食來加以平衡,調和至合乎中庸之道,使人體的生理達到平衡的狀態,自然能夠祛病強身。偏熱體質的人,可選用寒性的食材,如瓜果、蔬菜等,像梨汁、藕汁、橘汁、西瓜;偏寒體質的人,可選用熱性的食材,如一些辛香料,有辣椒、生薑能通陽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痛,蔥白合生薑煎服可用於治療風寒外感。攝入食物五味比例協調,這樣才能使人體陰陽氣血及臟腑機能協調,所以當服用發汗解表藥時,要禁忌生冷及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斂作用,使藥物發散作用不能發揮而影響療效。服用滋補藥如參類時禁食蘿蔔,因蘿蔔為破氣之物,會影響參類藥效。「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說明食物的應用是否正確,對人的養生健身非常重要;正確使用食物是治療疾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只要食物的應用正確,才能發揮食物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且有著進補的習慣,這種習俗源自於中醫文化,認為可以通過進補的方式來培補身體的虛損。中醫理論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說,只有在人體正氣強健的情況下,邪氣才難以入侵,因而民間也就廣泛地流傳著中藥進補的習俗。但往往有許多不懂得中藥特性及使用方法的人,胡亂進補後導致副作用,出現「虛不受補」的狀況,有的還因此罹患疾病,可見進補必須慎重。例如人參雖為補氣之上品,對於中氣不足之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者相當有效,但是並非每個中氣不足患者都能服用。如體內濕盛者食後會出現口糜舌爛;氣鬱腹脹者食後會加重腹脹;人參屬溫燥之品,熱性體質者更是不能隨便服用。
適合常食的藥膳以保健強身、口味較清淡者為佳。因此藥膳較多應用在中醫「扶正固本」,也就是增加身體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發生,如預防感冒、慢性氣管炎、高血壓、慢性胃炎、糖尿病及腫瘤等。有許多人本來身體就比較壯實,沒有任何虛證,照理來說根本無需進補,如果胡亂使用中藥來「進補」,結果可能反而會使身體產生不適。不論是中藥還是食物,當身體需要時,即使是毒藥,也可適當使用;但是當體質不適合時,即使是毫無毒性的食物,也會因為不恰當的使用而導致不良反應。因此,服用中藥時,首先須得明瞭該藥物的特性,還得清楚自身體質的屬性。正所謂「藥是三分毒」,任何藥物使用不當都會有害。使用中藥,必須做到藥證相符方能有效;若藥證相反,必定會造成傷害,此外,不要迷信偏方,服用未經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確認過的中草藥,如果想嘗試,宜先徵詢醫師或藥師的意見,才能越吃越健康、越吃越強壯。
(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6期" 98 / 11.02~11~08


食物的五味禁忌

■王鼎源
 中醫認為食物的辛、酸、苦、鹹、甜五種味道進入機體後,分別為各個器官供給營養。如五十八肺、大腸所吸收;酸入肝,酸味為肝膽所吸收;鹹入腎、膀胱所吸收;苦入心,小腸所吸收;甘入脾、胃所吸收等。食物味道的不同,對身體有著不同作用的影響。
 辛味:食物的辛味能發散,促進循環,大多佐以治療表症,促進發汗,但辛味食物,大多能耗氣傷陰。如生薑其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多用於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等外感風寒症狀,但陰虛內熱以及邪熱亢盛者不宜食用。尤其是皮膚病、血症咳症、痔瘡便結、眼病唇焦等病人不宜食用。辛味食物有大蒜、蔥、辣椒、橘皮、韭菜、洋蔥、香菜、胡椒及酒等。
 酸味:食物的酸味有收斂、固澀的功能,能延緩疾病的發作;出汗太多,排泄頻繁等可以用酸性的食物來輔助治療,但酸味食物大多能收斂邪氣,如醋其有消食開胃、收斂止瀉的作用,多用於消化不良、腸胃不適。脾虛濕重患家不宜食用,多食則損齒傷胃。酸味食物有酸菜、烏梅、草梅、山楂、石榴、肺子及葡萄等。
 苦味:食物的苦味能排除燥濕、排泄滯水、利尿涼血,但苦味食物能傷津、代胃。如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潤肺的作用,多用於暑熱煩渴、肝熱目赤、癰腫丹毒等熱症。脾胃虛寒者應慎用,若食之則造成腹痛吐瀉等副作用。苦味食物有杏、蒲公英、蕎麥、蘿蔔葉、陳皮等。
 鹹味:有軟堅散結,促使下痢的功能,對甲狀腺腫大有輔助治療作用。但鹹味食物易引起脈凝冷而臉色白,傷及脾胃。如蛤蜊有滋陰、利尿、消腫等作用。可輔治陰虛所致的口渴乾咳,手足心熱等病症。陽虛體質及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泄瀉患者忌用。鹹味的食用有海蝦、海蟹、海蜇、龜肉、醬油及醃製品。
 甜味:有緩中補養、生津潤燥、解除肌肉緊張等作用,但甜味性較粘膩,易膩膈礙胃,令人中滿。如甘草具有補脾益氣,袪痰止咳、緩急止痛及調和解毒的作用,多用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倦感乏力等虛症。但糖尿病、高血壓、脾虛瀉泄及濕阻中焦的脘腹脹滿、食納呆滯、苔厚膩病症者不宜食用。甜度食物有蜂蜜、大棗、紅薯、麵包、玉米、巧克力等。


文轉載自2010/02/22"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