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韭(止消渴盜汗、解肉毒)

韭菜
■孔弟子
別名:起陽草、草鐘乳、韭白、韭黃、韭青、豐本。
產地:台灣菜圃普遍種植,專業栽培為多。
形態:韭屬百合科之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 8、 9寸、叢生、葉細長扁厚、全緣長劍形、葉脈不清、寬約半公分,長 12公分,花有花被,白色,雄蕊 6枚,集中於花莖之頂,繖形花序,一般稱韭菜,根名「韭黃,花名韭青」。
藥用部分:韭之全草均可入藥,子多用陰乾,莖葉多為鮮用。
藥效:韭味辛微酸,性溫濇,無毒,有止消渴、止盜汗,消瘀血、解肉毒之功。
方例:
(1)喉腫難食:韭 1把,搗熬敷之,冷即易。
(2)水榖痢疾:韭菜作羹粥煠炒,任食之。
(3)脫肛不收:生韭 1斤,切,以酥拌炒熟,綿裹作 2包,更互熨之,以入為度。
(4)痔瘡作痛:用盆盛沸湯,以器蓋之,留 1孔,用洗淨韭菜 1把,泡湯中,趁熱坐孔上,先熏後洗,數日自然脫體。
(5)小兒胎毒:以韭汁少許灌之,即吐出惡水惡血,永無諸疾。
(6)小兒腹脹:韭根搗汁,和豬肋煎服 1合,間日 1服、取癒。
(7)痘瘡不發:韭根煎湯服之。
(8)鼻衄不止:韭根、蔥根同搗如棗大,塞入鼻中,頻易,兩三度即止。
(9)金瘡血出:韭汁和風化石灰日乾,每用為末敷之效。
(10)漆瘡作癢:韭菜杵敷。
(11)百蟲入耳:韭汁灌之,即出。
(12)聤耳出汁:韭汁日滴 3次。
(13)解肉脯毒:凡肉密器蓋過,夜者為鬱肉,屋漏沾沾有著者為漏脯,皆有毒,搗韭汁飲之。
(14)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數升良。


本文轉載自2011/08/30"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