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胸悶有因早治療

■王中
 胸悶,常被認為心口「憋氣」。它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喘不過氣。不同年齡胸悶,病因不一樣,治療也不一樣。
  1.功能性胸悶(無器質性病變的胸悶):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停留較長時間,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或遇到疲勞的感覺,經短時間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使思想放鬆,情緒調節,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類的胸悶可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用治療,自己知道調理就好了。
  2.病理性胸悶(有器質性病變的胸悶):這是由於身體內某些器官發生疾病而引起,如呼吸道變阻如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方、縱隔內長腫瘤):肺部疾病如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心臟疾病如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隔肌病變如隔肌膨升症、膈肌麻痺症;體液代謝和酸●平衡失調等。
 病理性胸悶可以突然發生,也可以緩慢發生。突然發生的多數是由於急性外傷性或自發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內異物、心臟病急性發作、急性肺梗塞等。緩慢性的胸悶則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病症逐漸加重。兒童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縱膈腫瘤;青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性氣胸、縱膈腫瘤、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
 病理性胸悶必須重視,以免延誤治療。
本文轉載自2014/06/27"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