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四氣五味」與養生

王中
2015-01-13 

 中醫治病是根據「四氣」、「五味」組方。「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即以藥物具有的四氣五味,糾正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實際上每日飲食也與中藥一樣,具有四氣五味。中醫強調:「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後命藥」。不論服藥或飲食,中醫都要求懂一些四氣五味理論。

 飲食的四氣五味不能太偏,否則就會生病。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不懂四氣五味而偏食致病者,如遇食生冷,導致脾陽損傷,使寒濕內生,發生腹瀉腹痛等;過食肥甘辛辣厚味,致溫熱痰濁、氣滯血壅、症見痔瘡、癰疽;過於吃酸的東西,會使肝氣太旺,脾胃虛弱,證見胃脘脹滿,兩肋隱痛等;過於吃鹹,會使腎氣傷,證見肌肉萎縮,腰膝痠軟。

 因此不論平日飲食或體弱進行食補或藥補,都要用四氣五味理論。如體質偏熱、病屬熱證者,宜吃涼性食物;若體質偏寒,病屬寒證者,宜吃溫熱食物,如吃寒性食物,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使病情加重。

 如根據四氣五味配合食療,則療顯著。例如老人因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而致頭昏目眩者,宜多食貝類海產品;如肺熱咳嗽、吐痰黃稠、口乾思飲、便燥結者,宜食雪梨、百合、豆腐等清熱化痰之品;肝火上亢而致目赤眩暈等,宜吃荸薺、海蜇皮等清熱瀉火;心脾血虛而致心慌心悸、面色萎黃、失眠者,宜多吃桂圓、紅棗等溫補氣血。

 人體五味的需要非恆定不變,要根據身體內的五味盛衰調整。如鹹味的食鹽,乃五味中不可缺少之物,尤其夏天或運動出汗多,有病時用利尿藥小便多等,都可使體內的鹽消耗過多,如不及時補充,則感到無力;相反,如及時補充,無力感即可消失。但飲食過鹹,又會促使身體儲存大量水分,易高血壓或加重肝腎疾病,因此養生家又主張少吃鹹食。中醫強調不偏食,因為偏食會使四氣五味必生偏盛偏衰而致疾病。

本文轉載自2015/01/1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