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健康醫點靈>煎中藥時間並非越長越好

王鼎源 2015-01-16
 煎中藥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有些人認為中藥煎的時間越長,藥湯越濃,效果也就越好。所以,他們往往在煎藥時會刻意的延長時間,其實不正確。
 中藥在煎煮過程中,其中的有效成分會不斷的釋放和溶解,當這些成分與藥液達到平衡以後,溶解也就結束了。此時再繼續煎煮,就會使中藥的成分持續釋放,而減少了藥物的效果。同時,藥液中的有效成分也會在高溫的緩解下遭到破壞,導致藥效降低。
 此外,將藥湯煎得太濃,就會加重藥的苦味,使病人服藥困難。並且服用後也會產生惡心、嘔吐等症狀。
 煎煮中藥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時間,一般的藥物沸騰以後再煎上10至15分鐘。對於不同的中藥,在煎煮時間上也會有所區別。
 清熱解毒的藥物在煮沸後,可以再煎上3到5分鐘,這樣就能保持其中有效成分;滋補類的藥物應該先用文火煮沸,之後再煎30至50分鐘,才能使其中的有效成份充分的釋放與溶解。
 在煎中藥時候,要注意藥液的份量,不宜使之過濃或者過稀。一般情況下,每副中藥在煎出來以後保持400至500毫升的份量就可以。
 不宜用自來水煎煮中藥,自來水會含少量的氯,氯在和藥物中的成分混合後會發生氧化反應,進而影響藥效發揮。同時沸水和溫水又會阻礙藥物成分的釋放。正確的做法應該先將水煮沸,等放涼以後再將藥物放入其中浸泡半小時左右,再進行煎煮。
 中藥煎煮之前不宜用水洗,有些中藥中含有水溶性的成分,有些中藥是粉末類,還有些藥物會在炮製過程中加入一些輔料,比如蜜、酒、膽汁等。如果用水清洗就會造成流失,影響藥物的效果。
 煎糊的中藥不宜服用,中藥在煎糊後,其中的有效成分會被破壞,或者發生質變,嚴重的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煎糊以後的中藥不宜再使用,應該丟棄。

本文轉載自2015/01/1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