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歐美白種人,在台灣是於屬罕見疾病;多發硬化症所指的硬化,是指髓鞘脫失的缺損,在組織修復的過程中,會產生的疤痕組織變化,這些硬塊可能會在數個不同的神經區塊,所以稱之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多在 20至 40歲發病,男女比為 1比 5。
 多發性硬化症會出現的症狀,則視其所影響的神經組織而定,當發生在腦部時,會出現類似中風症狀,導致半身不遂或口齒不清,若發生在大腦前額葉,則會出現類似憂鬱症狀,出現在視神經時,則會使眼睛看不清楚,會有視野缺損,發生在脊髓,則會有肢體痠麻,病況嚴重時會癱瘓,甚至死亡,由於症狀多變,所以此病又有「千面女郎」之稱。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表示,多發性硬化症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病變,神經髓鞘是神經軸外面覆蓋的多層細胞膜,如同電線外層包裹的絕緣體,可使神經迅速傳導,髓鞘一旦病變,中樞系統會產生大小不一的塊狀髓鞘脫失,使神經傳導變慢,就像電線的外皮破損,會產生漏電,致使電器用品無法正常運作。
 多發性硬化症會有平衡失調、肌肉痙攣或僵硬、視力受損、莫名疼痛、記憶力下降、口齒不清、吞嚥困難、頻尿、大小便失禁等,而且症狀會在 1、 2週後消失,再重覆出現。(記者關嘉慶)

本文轉載自2010/05/17"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