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預防膽結石

柴胡、佛手、菌陳、梔子、雞內金、化石草為常用來治療本病中藥。
 在人體器官中,膽上通肝臟,下接消化系統,能夠儲存與調節膽汁,有幫助消化的功能。
 膽結石與膽固醇增加,與總膽酸的貯存量減少有關。因此,膽結石的成因主要是膽固醇不能保持微膠綢形態,使膽汁逐漸結成一粒粒小石狀的結晶。膽結石摩擦膽囊壁,會逐漸造成發炎疼痛,或嵌在膽囊頸部或腸管內,甚至引起膽囊穿孔或積膿,使附近器官如肝、胃、脾臟等發生膿瘍、發炎、穿孔等病變,嚴重時也有生命危險的可能。
 膽石的主要成分膽固醇占 11%至 98%,其次是膽紅素的鈣鹽與微量的脂肪酸、燐脂類、膽酸及糖蛋白等。由於成分不一,常見的膽石因而可分為兩大類,一為膽固醇結石,一為膽色素膽石。
 膽固醇膽石多發生於中年婦女,又可分為兩種: 1.純膽固醇膽結石,非常少見。 2.混合性膽結石常見於西方人。膽色素膽石也有兩種:純色素膽石,即一般人稱的黑膽石,多發生在膽囊中;膽紅素鈣膽石,常見於東方人,女性多於男性,結石部位多在膽管,因而俗稱肝內結石,較易卡在膽囊頸部,造成疼痛及肝膿瘍。
 膽結石常會引起腹部或腰部疼痛、發燒、發冷、黃膽、肝腫大。膽石隱藏在膽囊中時比較不易察覺;膽石嵌在膽囊口,造成阻塞,會壓迫造成胰酵素逆流,引起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是相當常見的膽囊疾病,通常是急性膽囊炎的後遺症;總膽管結石,常合併膽囊炎;肝內結石東方人的罹患率較高,這可能與寄生蟲有關。
 中醫治療膽結石首重疏肝理氣、肝氣條達,肝細胞分泌膽汁正常透過膽管運送到膽囊貯存,消化時透過膽囊括約肌收縮分泌釋放到十二指腸中段,幫助脂肪消化代謝、分解吸收,因此肝氣疏暢、膽汁分泌正常,方以柴胡疏肝湯為主,膽結石小顆者,亦可藉由疏肝理氣,由膽囊排至十二指腸中段,由肛門排出,其次活血化瘀通竅有助膽結石變小及排出,方以通竅活血湯合血府逐瘀湯為主。菌陳、
梔子有助於膽色素膽石分解變小;化石草、雞內金有助於膽石由大變小;芍藥甘草湯有助膽石引起的右脅痛緩解;海金砂、金錢草有助膽囊炎預防和治療;山楂、陳皮、決明子有助預防膽結石變大。
 要預防膽結石,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取不飽和油性食物,如炒菜用沙拉油、植物油。多吃蔬菜,注意補充水分,定期健康檢查等!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載自2013/02/2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