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子宮頸炎 中醫治療3大型

土茯苓、川萆解、樁根白皮、敗醬草、黃柏、蛇床子為常用改善子宮頸炎中藥。

 帶下是許多婦女的困擾,反覆性的帶下更是影響生活品質,帶下即是子宮頸炎的產物。抵抗力差的患者,反覆子宮頸感染、發炎,十分困擾。
 子宮頸炎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臨床分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慢性子宮頸炎為多見。急性子宮頸炎多因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病原體趁虛而入引起感染後而發生,臨床表現為白帶增多,常呈膿性,伴下腹部及腰部墜痛,可有膀胱刺激症狀發熱。
 慢性子宮頸炎臨床表現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粘液或淡黃色膿性,可有血性白帶或性交後出血,炎症如擴散到盆腔結締組織,可引起腰部疼痛,下墜感及痛經等。
 子宮頸炎病因及發病機制如下:
 一、機械性刺激或損傷:長期慢性刺激是主因,例如:性交、流產、分娩、診斷性子宮刮除術、人工流產等。
 二、病原體:最常見為一般化膿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大腸桿菌。淋病雙球菌、人乳頭狀病毒可引起結核性子宮頸炎。病毒、放射線、原蟲(如滴蟲、阿米巴)均可引起子宮頸炎。
 三、化學物質:包括強酸、強鹹,例如運用較大濃度的酸性或鹼性溶液沖洗陰道,或應用各種腐蝕性較強的藥物配成陰道片劑、栓劑置入陰道,可造成成陰道炎和子宮頸炎。
 慢性子宮頸炎在局部可以有種種不同表現:
 一、宮頸糜爛:可分三型: 1.單純型:在炎症初期,糜爛面為單層栓狀上皮所覆蓋,表面平坦。2顆粒型:糜爛面凹凸不平,呈顆粒狀。3乳竇型:表面凹凸不平顯著,形成乳竇狀突起。
 二、宮頸肥大。
 三、宮頸腺囊腫。
 四、宮頸息肉。
 子宮頸炎歸屬於中醫「帶下」範疇,主要病因為濕邪蘊結,影響任帶,以致帶脈失約,任脈不固而致病。臨床治療證型如下:
 一、脾虛型:帶下色白或淡黃,質粘稠,無臭氣,綿綿不斷,面色蒼白或萎黃,四肢不溫,精神疲倦,納少便溏,兩足浮腫,舌淡,苔白或膩,脈緩弱。治宜健脾淡滲利濕,方以完帶湯合參苓白朮散主之,加減達子、芡實、白果。
 二、腎虛型:白帶量多、質稀薄或稍粘無臭,或伴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多、大便溏、舌質淡、苔白、脈沉,治宜溫腎陽,方以八味地黃丸合右歸丸加減土茯苓、川萆解、樁根白皮等。
 三、溫熱下注型:帶下量多色黃,質粘膩有臭氣,胸悶口膩,納食較差,或小腹作痛、陰部癢、小便黃少、舌苔膩或厚,治宜清利濕熱,方以八味帶下方合龍膽瀉肝湯 1/2,加減黃柏、蛇床子、白雞冠花、敗醬草。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載自2013/12/09"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