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桑」的藥用



◎文╱張恆菁

自古桑樹除了提供葉子養蠶之外,從根到稍全株不同部位皆可入藥使用。春日桑樹將發芽的嫩枝條是祛風濕良藥,把桑樹的枝條火燒後,所瀝出汁液,名「桑瀝」,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治療大風瘡疥、破傷風、小兒身面爛瘡等證。初夏成熟的桑椹,集滋補與治療於一身,主治肝腎陰虛引起諸證。秋天經霜打後桑葉曬乾是祛風清熱,涼血明目的佳藥;若將鮮桑葉摘破葉脈後取其滲出的白色液汁,名為「桑葉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熱止血,主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冬季桑葉落盡後大部分營養貯存在根部,此時根皮中的有效成分最高,適時挖採樹根先刮去表面黃色粗皮,縱向剖開皮部,再以木錘輕擊,使皮部與木心分離,剝取皮部曬乾即為藥材「桑白皮」,是瀉肺平喘、行水消腫常用藥。

還有一些和桑樹有關的藥材,例如寄生在桑樹上的「桑寄生」,本草經疏譽其「本於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勝」,是祛風除濕、益血、安胎常用藥。另一種藥材「桑螵蛸」,則為螳螂的卵鞘,陶弘景謂「螳螂俗名石蜋,逢樹便產,以桑上者為好」,具有補腎助陽、固精縮尿的功用。

以下將較常見六種和「桑」有關的藥材作一簡介。桑樹除了上述常見之藥用部位,另有記載以桑樹的木材入藥,一是「桑柴灰」,將木材燒成灰,治療目赤腫痛、水腫、金瘡出血等。二是「桑霜」,桑柴灰加水製汁,經過濾、蒸發後所得的結晶物,可治療噎食積塊及癰疽疔毒。三是「桑癭」,老桑樹木材上的結節,能祛風除濕,療風濕痹痛、老年鶴膝風等,現代臨床上對桑木已罕用。


參考文獻
1. 中藥材輕百科 ─ 現代版本草綱目 臧堂 山岳文化出版 民94年6月。
2. 中藥學(上)顏正華主編 知音出版社 民92年1月 。
3. 中藥學(下)顏正華主編 知音出版社 民92年1月 。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77期" 99/06.28~ 07.04


桑葉的藥用價值
 圖文∕呂晃禎
 桑樹和荷花一樣全身是寶都可使用。桑葉可以消暑、清熱解毒,桑枝利關節、行水氣,桑木祛風除濕,桑根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桑椹滋補肝腎、養陰補血。
 桑葉是桑科落葉喬木的葉子,於晚秋至初冬經霜後採收的桑葉為大宗,以葉大而肥,色黃成者為佳,故名冬桑葉、霜桑葉、老桑葉;另一種嫩桑葉又名新桑葉,於春季桑葉茂盛時採收,以葉大而肥,色碧綠者為佳,其功用長於清肝明目。
 桑葉性寒、味甘苦,入肺、歸肝,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涼血止血、清肝明目、平抑肝陽;常用於風熱外感、頭痛咳嗽,如清代名醫吳鞠通「溫病條辮」桑菊飲。用於肺熱燥咳,如清燥救肺湯;用於肝陽眩暈、目赤昏花,則與菊花、石決明、夏枯草等平肝、清肝明目之藥同用;如配與滋補精血之黑芝麻,即為有名的「桑麻丸」,可以治療肝腎陰虛、頭眼昏花等虛症。
 桑葉是平和藥物,一般用量以 5-10克為原則,沖泡當成夏天的茶飲非常好,很適合大眾使用。「本草圖經」載:「桑葉可常服,以四月桑茂盛時採葉;又十月霜後,三分二分已落時,一分在者名神仙葉,與前葉同陰乾,… .或煎以代茶,令人聰明 ..」。 「本草綱目」:「桑乃手、足陽明之藥,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止消渴。」所說止消渴指的就是糖尿病,以現代藥理觀點來解讀,桑葉之所以有降血糖作用,是因為所含的蛻皮甾酮,對於多種方式所誘導產生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進葡萄糖轉化為糖元,但不會改變正常動物的血糖。國外期刊研究也證實,大劑量的桑葉對於降低糖血素是有幫助的(科學中藥至少需用 5克)。大劑量使用似乎與傳統醫書記載不同;有實驗證實相當於正常量的 60倍,續服 21天仍是安全的,對於肺、肝、腎功能沒有影響,但「綱目」:曾有(小毒)的記述,或許就如同現實驗數據一樣,假如用量超過正常量的 250倍以上或更多,對於肺、肝、腎會有病變或出血。
 桑葉也有抗菌、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緩解更年期症候群、美容去除臉上黃褐斑和護膚作用,經多年臨床藥理研究,證實桑葉具有類似人參的補益和抗衰老作用。所不同的是,人參屬於熱補,桑葉屬涼補,老少均可使用,四季皆適宜。據現代研究,每 100克桑葉中含粗蛋白 24克、粗脂舫 5克、膳食纖維 52.9克、鈣、鉀、鋅、維生素 A、 B1、 B2、 C等,值得一提的是,桑葉含有人體所需的 18種胺基酸,含神經傳遞物質及降壓質γ -氨酪酸平均有 226毫克、谷氨酸 2323毫克、天冬氨酸 2049毫克等。
 桑葉雖好但經期婦女及孕婦不宜使用,低血壓者不宜長期飲用,風寒感冒、口淡、咳嗽痰稀白者不宜服用。
 介紹桑葉茶方便大家飲用:
  每天以 5-10克桑葉,煮水 2000cc約 10分鐘或熱開水沖泡,長期飲用有明顯減重作用,因桑葉的利水作用,不光可促進排尿,還會將細胞中的多餘水分排出,也可清除血管中多餘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如需長期使用應就近請教中醫師諮詢。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4/05/1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