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黃柏 瀉火解毒

圖文/呂晃禎
2015-04-15
 黃柏是極少數台灣本土生產品質優於大陸產的中藥,陸產的稱為川黃柏,色澤較淡黃,台灣產的稱為本黃柏,色澤較深,效果也較好。清明節前後正值採收期,黃柏的運用廣泛,不論是內服或傷骨科外用都是很常用的藥物。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入膀胱、大腸三經。其功用能清虛熱,退熱除蒸,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下痢,泄瀉黃疸,淋濁帶下,腳氣痿痺(腳無力,肌肉萎縮),陰虛火旺,骨蒸勞熱,遺精盜汗,口舌生瘡,目赤種痛,廱疽瘡毒,濕疹搔癢。
 臨床上最常運用其清熱燥濕的特性,如濕熱帶下,色黃黏稠或為膿樣,或為黃水樣,陰癢灼熱,尿短赤,則常與金櫻子、苦參、芡實、車前子等伍配為用。若為濕熱淋症,小便頻數,短赤澀痛,滴瀝刺痛,下腹拘急或腰腹疼痛,常與車前子、滑石、萹蓄、瞿麥共用。用於肝經濕熱下注,下肢浮腫,或腳脛骨癢,則與蒼朮、牛膝同用,即三妙散。若下焦邪熱,口不渴而小便秘。則與知母、肉桂同用,如滋腎丸。倘濕熱下痢,腹痛下痢膿血,裏急後重,常與白頭翁、黃連同用,如白頭翁湯。治療下焦濕熱,白濁帶下,則與山藥、白果、芡實、等藥共用,如易黃散。
 黃柏如用於瀉火解毒,濕毒瘡種,濕疹,廱疽疔腫,燙傷外傷等症,常與梔子、黃連、黃芩同用,如黃連解毒丸。隨證加減,內服外敷皆可用。用於陰虛發熱,可退虛火,制相火,骨蒸勞熱,自汗不眠,及相火亢盛之遺精盜汗等症,則與熟地、山藥、牡丹皮、澤瀉、知母等要共用,如知柏地黃丸。如與砂仁、甘草同用,則能降心火,益腎水,如封髓丹。如與熟地、知母、歸板共用,善治陰虛自汗,腰痠頭暈,如大補丸。

抑制痢疾桿菌

 以現代藥理學的觀點切入,黃柏具有很廣的抗菌譜作用,對於各類型的痢疾桿菌皆有抑制作用。對於實驗性潰瘍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其中黃柏酮能興奮腸平滑肌,促進腸管縮收,黃柏內酯能使腸管鬆弛,黃柏對於胰蛋白酶活性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黃柏能促進膽汁及胰液的分泌,增加膽紅素的排出量,具有利膽作用。其他還有抗滴蟲、抗真菌、護肝、鎮咳、降壓等作用。臨床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肺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滴蟲性陰道炎、急性結膜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上頷竇炎、耳部濕疹等症,以及外傷性挫傷都有很好療效。
 隨著症候不同和需求,黃柏炮製方法也有所差別,有生黃柏、黃柏炭、鹽黃柏及酒黃柏幾種。生黃柏苦燥,清熱燥濕作用較強,多用於下焦濕熱所導致的小便淋濁澀痛,濕熱帶下之稠粘腥臭,和濕熱黃疸等症。鹽制黃柏苦寒之性略為和緩,比較不傷脾胃,但瀉相火之力卻較強,多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痿痺疼痛等症。酒炙黃柏能清上焦濕熱,用於口舌生瘡。黃柏炭苦寒之性大減,不只保留清濕熱之效,更兼有收澀之功,善於止血,可用於崩漏及赤痢下血等症。
 黃柏一般用量以3-6錢為原則,醫典記載雖有小毒,不過臨床應用中未見有明顯的無性反應。不過,黃柏味苦性寒,吃起來有苦味,一般而言苦寒之劑易影響腸胃蠕動,所以大原則是,平時容易脹氣及腸胃不好的盡量避免使用。黃柏雖苦不過其清熱利濕,及瀉火解毒的功效很好,原則上只要黃柏放的劑量不大,或加入適當矯味劑就可改善其口感。

 〈黃柏紅棗綠豆湯〉
 材料:黃柏2克、綠豆300-600克、紅棗15克、糖酌量。
 做法:黃柏及紅棗用2000cc水煮2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綠豆煮熟,再加入酌量的開水及糖,涼服,隨意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瀉火祛濕,護肝涼血。註:本藥苦寒易傷腸胃,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4/1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