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中醫調體質 減緩眩暈發作及頻率

 ----------
2015-04-06
 「眩暈」是大部分的人都有過的經驗,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嘔吐汗出、臉色蒼白,甚至昏倒。病因有很多,前庭系統失調或內耳不平衡較常見,中醫都能調理體質後,減緩發作程度及頻率。

 1名46歲的家庭主婦某次擦窗戶時覺得天旋地轉,檢查發現是因長期偏頭痛導致的前庭功能失調,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理後,不僅偏頭痛發作的次數減少,眩暈的症狀也幾乎消失不見。

 傳統中醫認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事實上眩暈的病性仍有虛實之分。

 臨床上以虛者居多,如氣血虧虛,肝腎陰虛,髓海空虛所引起的眩暈屬於虛證,中醫師多處以歸脾湯、杞菊地黃丸、左歸丸或右歸丸加減;因痰濁壅遏,或肝陽化火,上蒙頭竅所引起的眩暈則屬於實證,臨床中醫師多以半夏天麻白朮湯、溫膽湯、龍膽瀉肝湯或天麻鉤藤飲處方加減。

 由於眩暈常造成日常生活的不適,在眩暈發作時,最好的自解方法就是先閉上雙眼,盡量躺下避免移動。

 如果症狀持續1天以上,則不可輕忽是中樞性的病變,如腦血管障礙或小腦中風等。如果眩暈常反覆發作,建議應諮詢合格中醫師,除了排除重大疾病之外,進一步針對不同的體質與病因給予中醫辨證論治的處方,調理身體陰陽氣血的失衡,以避免將來眩暈伴隨著耳鳴及聽力下降等問題。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吳孟霖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4/0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