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六味地黃丸 服用有禁忌

文╱陳志文
一、前言 隨著人生活的富裕,保健強身意識逐漸抬頭,由於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腎主先天」,因此便有人提出要大大方方補腎,而六味地黃丸便是許多人推崇的補腎良方。有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希望可以「延年益壽,強身健體」,有的青壯年男性把六味地黃丸視為壯陽保腎的聖品,甚至一些家長用它來為孩子治療「身高矮小」、「發育遲緩」,還有人未經醫師診斷擅自將它當作降血糖藥或降壓藥來長期服用。殊不知這個中醫補腎名方並不能包治百病亦非保健品。
二、組成六味地黃丸,用生地黃以砂仁和酒拌,再經九蒸九曬製成熟地黃,納山茱肉酒潤,再加山藥、茯苓、丹皮、澤瀉製成蜜丸。服法:空心鹽湯下,冬酒下。
三、主治六味地黃丸具滋陰補腎功效,是補腎陰的基本方。臨床上用於治療肝腎陰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體倦乏力、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等症;近年來,臨床上對於慢性腎炎、腎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慢性前列腺炎、紅斑性狼瘡、神經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突發性耳聾、球後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中心性視網膜炎及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症候群等問題,若屬肝腎陰虛為主者,常用本方加減來治療。
四、處方配伍六味地黃丸為足少陰、厥陰之藥。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輔以山萸肉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藥。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澤瀉利濕泄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瀉肝火,兼制山萸肉之溫澀,共為佐藥;茯苓淡滲脾濕,為使藥;三藥相配為"三瀉",具有滲濕濁,清虛熱的作用,平其偏勝以治其標。六藥互相配合,補中有瀉,寓瀉於補,相反相成,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肝脾腎三陰同補,並以補腎陰為主,是本方配伍特點。
五、 服用禁忌與注意事項六味地黃丸主要用於肝腎陰虛証,因此筆者以為:
(1) 正常人無病時不適宜長期服用。
(2) 六味地黃丸是補陰藥,配方中陰柔藥物較多,久服可能會防礙腸胃消化功能。中老年人脾胃功能不強者,服用要謹慎,可採間斷服用之方式,避免長期服用。因此,建議雖有腎陰不足之證,但脾胃功能欠佳者應慎重服用本品,盡量避免盲目服藥而造成損害。
(3) 服用本品宜忌辛辣食物;孕婦、小兒也應在醫師及藥師的正確指導下,依指示之用法、用量正確服用。
六、結語綜上所述,六味地黃丸因其配方合理,補瀉兼施而被古今醫家所推崇,不愧為經典名方,患者若能依循醫師、藥師之指導妥善利用,相信必能發揮神效。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9期" 98 / 11.23~11.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