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紫蘇 解毒去寒

本圖轉載自網路
■王郭丹鳳 
挑選紫蘇時,宜挑選葉片紫紅色者為佳。
紫蘇味辛,性溫,無毒,不僅是常用的中藥,也是食品料理時的絕佳調味料。而市面見到的新鮮紫蘇葉,除了紫紅色葉面,在經過鹽巴充分揉搓後,可浸入醃漬物中作染色帶味之外,還有一種綠色葉面,主要用於日本料理店的盤飾配菜。
不管是單味紫蘇煎服,或配合生薑同用,皆能化解食魚蟹引起的腹痛、吐瀉等症。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常和生薑同用,來治療感冒風寒所引的畏寒、發熱、無汗、咳嗽等症狀。
現代的藥理研究,除了證明紫蘇具有解熱、抑菌的功效外,也認為紫蘇對於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都有助益。尤其是能幫助孕婦行氣安胎,常配合砂仁、陳皮同用,更可治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紫蘇所含有的硫化蒜味,可治療伴隨精神衰弱而來的失眠症,將生紫蘇切碎置於枕邊,不僅能幫助入眠,還可強化神經,連帶亦可能發揮強精壯陽的功效。
除了新鮮的紫蘇外,還有乾燥的紫蘇。乾燥的紫蘇可以在中藥店購買到,通常混合著葉片與莖枝,在加入老薑熬煮成薑湯後,不但能驅寒,發汗及安定精神,對於咳嗽也有一定食療效果。
在烤肉上附幾片紫蘇葉,紫蘇所含的胡蘿蔔素便可以降低危險因子的機率,因為胡蘿蔔素是公認的抗癌高手,能預防體內細胞氧化,提高免疫機能,減少膽固醇和血糖值。在富含鐵質的食物上,如紅肉、內臟之類,如果摻雜含有高維生素C的紫蘇,可增進鐵質的吸收率。
紫蘇茶
材料:紫蘇葉 8公克,薄荷葉 8公克。
作法:將紫蘇葉與薄荷葉泡開水當茶飲。
功效:治療初期感冒引起的症狀。

本文轉載自2010/10/22"中華日報醫藥網"


紫蘇 入藥功效讚!
紫蘇可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而且還具有緩解感冒症狀的功效,在中藥的應用頗為廣泛。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紫蘇」自古以來即是中醫的藥用植物,不僅可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且具有緩解感冒症狀的功效,尤其對海鮮有很強的解毒功能,如果因為食用不新鮮海鮮過敏,直接嚼幾片紫蘇葉,便可快速減輕症狀,這或許是愛吃生魚的日本人愛用紫蘇的原因吧。
  感冒用老薑和乾燥的紫蘇葉熬成紫蘇薑湯,不但能驅寒,還可以改善咳嗽。要不然也可以把紫蘇葉放入布包中丟進浴缸,泡個熱熱的紫蘇澡。
  用紫蘇炒牛肉很讚,煎蛋味道也好,「這樣料理最健康」的作者姜淑惠醫師教做的紫蘇拌飯,好吃又健康的一種做法,只要準備糙米飯 1碗,把新鮮紫蘇葉切碎和芝麻、鹽少許, 1大匙紫蘇梅汁拌在一起就行了。
  紫蘇葉紫而背白,和葉綠背白的白蘇有別,入藥以紫蘇的效果較佳。紫蘇為一年生草木,野生,也有園圃培植,莖高 3尺許,方形,有外逆的稀毛,葉為圓卵形,末端帶尖,長 2寸左右,邊緣有鋸齒,葉面呈紫紅色,通體發出芳香,葉、莖、子均可入藥。
  分析紫蘇的成分,包括紫蘇醛、薄荷腦、芳樟醇、維他命 D、精油等;從中醫的理論來看,紫蘇性質辛甘溫,有下氣安胎、活血定痛、和中開胃、止咳消痰、化食散風寒,能治療嘔吐、惡心、拉肚子,腳腫脹,並解魚肉蝦蟹毒,但氣弱多汗、脾虛易瀉者忌食。
  中醫中也有不少方子以紫蘇入藥,例如以蔥白、紫蘇、紅糖煮成的紫蘇蔥白飲,適用於外感型產後虛弱;以紫蘇 5錢、生薑 6片煎服的紫蘇生薑湯則能行氣散寒、化滯止嘔,可解蝦蟹毒,適用消化性潰瘍、胃炎、屬胃寒者服用。
  此外,古方參蘇飲,即是用蘇葉、人參、甘草、陳皮、枳殼、桔梗、木香、半夏、乾薑、前胡等,為治療氣虛者感冒和中解表的驗方,治感冒、頭痛、發熱、肢節痠痛;名方半夏厚朴湯則有半夏、厚朴、茯苓、生薑、蘇葉,此兩方均有俗稱蘇葉的紫蘇葉在列,可見紫蘇在中藥的應用頗為廣泛。

本文轉載自2012/04/15"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