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肝鬱脾虛 腸躁症報到


大腸激躁症有年輕化現象,平時應做適當運動排解壓力。(記者陳金旺攝)


記者陳金旺/專題報導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腹部不適和排便習慣改變的慢性反覆性疾病,排除其他器質性大腸疾病,如大腸癌,發炎性大腸疾病,乳糖酵素不足等,若過去 1年中至少 12週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適,並伴隨排便後舒緩、大便頻率改變、大便形狀或外觀改變等上述 3項中的 2項,即可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高堂中醫師林文濱指出,大腸激躁症可能病因包括: 1.患者的大腸對氣體或糞便的刺激較正常人敏感,所以受到刺激後會產生不正常的運動。 2.人腦受壓力或其它刺激後,間接改變神經、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大腸的運動,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 3.腸道發炎後。
 中醫治療大腸激躁症,因該症的發生主要是「肝鬱脾虛」,長期處於情緒壓抑或精神壓力下,產生「肝鬱」,因為氣機不暢,造成腹脹腹痛,甚至大便秘結,「脾虛」則不能運化食物,造成腹瀉,所以中醫以疏肝解鬱,健脾理氣為治療原則,常見的辨證分型有以下 4型:
  1.肝脾不和型:臨床上,此型的比例最高,好發於個性要求完美或容易緊張,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常因情志不暢而腹瀉,腸鳴,矢氣多,噯氣,脅腹作脹,脈弦,治療重點在抑肝扶脾,常用痛瀉要方合四逆散加減來治療。
2.脾胃虛弱型:症狀特點為進食生冷,油膩,粗硬的食物就容易腹脹腹瀉,腹部隱痛,平日面色痿黃,食慾不振,神疲乏力,脈濡緩,舌淡苔白,治療重點在健脾和胃,以助運化,常用參苓白朮散加減來治療。
3.脾腎陽虛型:症狀特點是泄瀉日久不愈,多在黎明之前發作,腹痛便溏,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脈沈細,舌暗苔白,治療重點在溫補脾腎,常用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來治療。
4.大腸躁熱型:症狀特點為便硬,便秘,腹脹痛,心煩口渴,治療重點在瀉熱通便,常用麻子仁丸加減來治療。
 林文濱認為預防之道是保持情緒穩定,適當紓解壓力,養成運動習慣,細嚼慢嚥,清淡飲食,都有助於遠離大腸激躁症的困擾。
 
本文轉載自2011/07/21"中華醫藥網"



大腸激躁症 女多男1倍

/張仙平
 相信每個人都有經歷過腹脹、腹瀉、便秘等腸胃不適之情形,而當這些狀況一起出現且持續不斷,嚴重影響生活時,常被認定為腸胃功能障礙疾病-大腸激躁症。此種症狀好發於年輕女性,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 2: 1,我國估計約有 1至 2成的人口有此症狀。
 大腸激躁症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的原因包括心理社會因素、腸道蠕動力異常、腸道敏感度增加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飲食習慣、腸道內物質的刺激也可能影響腸道的運動功能與調適能力,導致大腸激躁症產生。
 目前大腸激躁症是依據「 Roma Criteria III」為診斷標準,在 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 3天連續或反覆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並合併下列症狀中的 2至 3項:
  1.腹部不適或疼痛於解便後緩解 
  2.腹部不適或疼痛且解便頻率改變(每天 3次以上或每週少於 3次)
  3.腹部不適或疼痛且糞便形態改變(硬塊、稀軟便 /水便、不成形、顆粒狀)
  符合 2至 3項並無其他血便、發燒等情形發生,則可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依主要症狀可以分成 3類:腹瀉型 (以腹瀉為主 )、便秘型 (以便秘為主 )、以及混合型 (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 )。大腸激躁症患者也可能出現非腸胃症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疲倦、肌肉痛、骨盆腔疼痛與泌尿道疾病症狀等。
  由於大腸激躁症是一些症狀的集合,因此必須要先排除其他的疾病,若患者出現血便或由肛門排血、體重減輕、最近才出現,且持續未緩解之腹脹、貧血、發燒、持續腹瀉等現象,則為器質性疾病之警訊,須進一步安排適當之檢查,例如腸炎,特別是潰瘍性腸炎,此疾病症狀可符合 Roma Criteria III之診斷標準,然而其血便、發燒、體重減輕、貧血,可與大腸激躁症作為區別。
  大腸激躁症為生理、心理、社會交互影響的疾病,在治療上也應由生理症狀之治療、情緒壓力的紓解以及生活行為的改變等多方面來著手。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2014/01/28"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