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頸部痠痛3大原因

風寒濕侵襲、局部氣血不足、姿勢不良

 頸部痠痛在中醫而言,屬於「頭項有風,在於筋脈間,因臥而氣血虛者,值風發動」,須按照風寒濕侵襲、局部氣血不足與姿勢不良等 3型治療。
 依照不同的病因,辨證分型後給予中藥治療如下:
  1.風寒痹阻型:症狀為頸部疼痛遇寒加劇,方藥可用葛根湯加減。
  2.外感風濕型:多伴隨頭痛沉重感,方藥可用羌活勝濕湯加減。
  3.氣滯血瘀型:多見於局部氣血不足、姿勢不良的患者,常頸部痛點固定,甚至局部腫脹,方藥用身痛逐瘀湯加減。
 針灸治療部分,依痛點部位的不同選擇適當的經絡與穴道治療。如取風池與合谷,可加強疏風散寒的效果,扎陽陵泉有鬆筋的功效。另外可扎落枕穴來加強療效。配合動氣療法,針灸手部穴道後,患者盡量活動肩頸,可增強局部氣血循環,加速疼痛緩解。也可採用推拿,在局部附近進行輕巧的鬆筋與理筋手法疏緩疼痛。
 總而言之,剛開始痠疼時,針灸與推拿可以快速緩解疼痛,經常反覆發作者應配合中藥治療。
 平時預防保健,需保持良好的姿勢,以減輕頸部負擔,同時避免長久維持同一姿勢,大約每半小時需要活動肩頸,特別是低頭族應注意上述兩點,以減輕頸部不適的症狀。此外應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與枕頭,枕頭大約拳頭的厚度,躺下時避免後頸部懸空,睡眠時頸部適當保暖,避免冷氣或風扇直接吹拂。另外也可按壓手背的落枕穴與頸後的風池,舒緩肩頸痠痛的不適。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星濠口述、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轉載自102/01/11"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