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4非處方藥 紓解腸胃不適

/張仙平
  前兩回分別提到常造成胃痛的原因,以及平時預防胃痛的方法,但如果享受過節的同時,已經不小心吃太多、吃太快,導致肚子脹痛不舒服、拉肚子該怎麼辦呢 ? 以下介紹幾類非處方藥( over-the-counter,OTC)能幫你紓解腸胃不適:
 ■制酸劑 (Antacids)
 俗稱的「胃藥」,早在 80年前就已經研發出這類藥物來幫助舒緩胃部不適,其主要作用為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並增加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以減少胃中的食物發生逆流情形,因此能治療胃灼熱、酸引起的腸胃不適症狀。制酸劑的藥效溫和、作用時間短且能立即產生效果,所以每天可能需要服用多次,須依照外包裝上的說明來服用。一般可分為液體或錠片的型態,常見的藥品包括含鋁或鎂的化合物、鎂鋁鹽混合劑、鈣鹽、碳酸氫鈉…等。
 ■組織胺阻斷劑 (H2 blockers)
 為早期醫生所開的處方藥,現已為常用的非處方藥,其作用主要為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中酸度,能改善偶爾因食物逆流所引起的胃灼熱症狀,但要在飯前一小時吃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包括 Axid、 Pepcid、 Tagamet和 Zantac等。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主要作用亦為抑制胃酸分泌,其藥效時間較長,需要 3~4天才能發揮完整的功效,常見藥名包括 Prevacid、 Prilosec和 Zegerid等,這些藥是提供給一週至少發生兩次胃灼熱患者所使用,所以如果已經大吃一頓後發生胃不舒服情況,使用這類藥物並不能馬上紓解胃灼熱的不適感。
 ■止瀉藥 (Anti-diarrhea medicines)
 能舒緩一整夜拉肚子,像是 Imodium、 Kaopectate和 Pepto-Bismol等,這類藥物雖然對止瀉很有效,但也可能造成便秘的問題。此外,如果有任何腸道感染的跡象,像是發燒、黑便或血便的情形,就不要使用止瀉藥,否則只會讓感染情形更嚴重,若有上述症狀建議去看醫生較為適當。
 有些人常會有肚子痛的狀況,但總以為明天或再過一陣子就會好了,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慢性症狀,那究竟腸胃道要不舒服到什麼程度才需要去看醫生呢?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如果偶爾發生胃痛、腹瀉或是產生胃灼熱感的情形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可藉由生活型態調整以及服用非處方藥來改善,但如果還是有類似的症狀發生,且持續超過兩週,這時候就建議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做進一步的檢查並開始使用處方級藥物治療較為適當。
 寒冷的冬天總讓人想大啖美食,在歡度佳節之餘,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聰明的做出取捨,才能隨心所欲享受美食喔。

本文載自2013/01/22"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