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肱骨內踝拉扯性骨折

■吳重達
 十五歲的青少棒投手在用力投出一球的那一剎那右肘發出「拍」的一聲,同時感到劇痛。休息了一週比較不痛了,再投球,不但痛,球威也全消失了!
 教練驚覺狀況不對!請家長帶到門診。理學檢查在手肘內側、肱骨內踝處找到一個壓痛點,做壓力測試可以察覺手肘開掉了。因此懷疑這是手肘內側側邊韌帶的傷害。現在一些人稱這叫「郭泓志傷害」,因為他就斷了這條韌帶,因而開了四次刀。開刀的第一人叫湯米‧約翰;故這手術又冠名叫湯米‧約翰韌帶重建手術。
 可是在青少年就不一定如此了。因為這個年齡的人仍有生長板存在,因此弱點是在骨、軟骨交界處而不是韌帶本身。亦即受傷可能發生的是拉扯性骨折,就是韌帶在其肱骨發源處將一小塊骨頭給扯了下來。臨床上造成的症狀與韌帶斷裂相同,就是痛與關節不穩定。
 這個狀況照個 X光大概診斷就出來了;可以看到一小片的骨頭被拉下而位在肱骨內踝附近。若骨片太小則得動用到核磁共振去看。這檢查可以分辨到底是拉扯性傷害還是韌帶本身斷了!
 拉扯性骨折得開刀將之固定回去。以往固定物難尋,因骨片常很小,現在則有一種小的鈦釘連著線,可將骨片好好的固定住。這個傷的預後不錯。韌帶斷裂就不一定了,急性發現用石膏固定有機會長好。若長不好或太晚發現就只能做湯米‧約翰手術了!這個手術復健期長達一年呢!(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主任)



本文轉載自2011/04/10"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