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毒性明顯之中藥-蒼耳子(上)(下)





以上圖片轉載自網路




◎文╱朱嚴逸

一、基原與藥材性狀

蒼耳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品,本草綱目記載,原名耳實,為菊科蒼耳屬植物蒼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及Xanthium strumarium L. 帶總苞的乾燥成熟果實1。李時珍曰:「蒼耳葉青白,類黏糊菜葉。秋間結實,比桑椹短小而多刺1。」主產地為中國山東、湖北、江蘇、山西等地。

紡錘形或橢圓形,長約1~1.7 cm,直徑4~7 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著生多數長約2 mm的鉤刺。一端有2根較粗大尖刺,分離或相連,外皮總苞堅韌,內分2室,各藏1個小瘦果。瘦果略成紡錘形,一面較平坦,果皮灰黑色,種子呈扁壓狀卵形,淺灰色,種皮膜質,種仁乳白色,有子葉2片。氣微弱,味微苦,油樣而膩。以形大,粒飽滿,色黃綠,無雜質者為佳2。

二、炮製及功效

蒼耳子炮製為炒後去刺,蒼耳子經炒過之後容易去刺,原因古代文獻並無明確說明,後人以科學方法探討,有些研究指出蒼耳子的刺具毒性,經炒後去刺品比炒後未去刺品的動物實驗毒性小11, 12,且成份上有差異,加上未去刺蒼耳子體積較大,不利儲存、運輸及調配,因此蒼耳子要炮製去刺。

蒼耳子歸肺經,性溫味辛、苦,有毒。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功效為散風濕,通鼻竅,止痛,殺蟲。主治鼻淵或風寒頭痛、風濕痺痛、風疹濕疹、齒痛、疥癩、瘙癢。主要成分有揮發油、脂肪油、倍半?內酯類(xanthatin、xanthinin、xanthumin、 xanthanol;如圖一)8、水溶性苷類(atractyloside;如圖二)8、醣類和胺基酸等。

三、臨床應用

蒼耳子辛溫發散,其性上行,散風寒,開閉塞,為治療鼻淵之要藥。鼻淵頭痛,不聞香臭,常流濁涕者,可配伍辛夷、白芷、薄荷等同用,以提高宣散通竅效果,如《濟生方》之蒼耳散;若肺有鬱熱,鼻流黃涕,且有臭氣者,常加黃芩、石膏等清肺泄熱。又擅治風邪頭痛,尤其是外感風寒引起為宜,多與羌活、防風、白芷等祛風宣散藥同用,若因風熱者,須與薄荷、菊花等藥同用14。

臨床上蒼耳子多用來治療各種鼻炎、外感風寒、頭痛、鼻塞等不適。亦可應用於散風袪濕,能改善肌肉麻痺等各種風濕痺痛8。對於蒼耳子治療牙痛、瘧疾也有其功效。外用也可治療皮膚癬疹5。

四、毒性

蒼耳全株有毒,以果實為最,毒性鮮葉大於乾葉,嫩葉大於老葉4, 11。蒼耳子的中毒約服用後1~3天發病,生用則於服用後4~8小時發病。內服宜少量服用,過量服用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血虛氣弱引起的頭痛、痺痛者慎用。症狀一般有頭暈、頭痛、懶動、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發熱、顏面潮紅、結膜充血、蕁痲疹等;嚴重者可出現煩躁不安或終日昏沉嗜睡,進而昏迷、抽搐,心動過緩,血壓升高,黃疸,肝腫大,肝功能損害,出血,尿量改變,眼瞼浮腫,最後肝腎衰竭8、呼吸衰竭而死亡3。乃因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肝臟、腎臟損害所致。

服用中毒者,有生吃、炒熟、煮熟、水煮飲湯,另外,蒼耳草、蒼耳幼芽均有致命毒性,不要隨意服用。蒼耳子毒性成分可溶於水,其水浸劑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0.93g/kg,25%蒼耳子乳劑腹腔注射家兔LD100為10ml/kg,小鼠LD50則為7.5ml/kg14。

水溶性苷類atractyloside及carboxyatractyloside兩者的毒性成份屬於diterpenoid glycoside,對於人和動物都會造成急性的肝腎衰竭。Obatomi研究顯示6,其毒性成份會造成肝細胞及近端腎小管壞死,且會作用於粒線體膜上,阻斷ADP的transport抑制氧化磷酸化的功能7, 9, 10。Atractyloside的毒性症狀會有strychnine-like現象7、因低血糖產生的痙攣、胃腸道不適、思緒混亂和昏迷等。(待續)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17期" 100 / 04.25~100/05.01


毒性明顯之中藥-蒼耳子(下)



 
↑圖一  蒼耳子及蒼耳屬植物中主要倍半內酯化合物及結構8


↑圖二 蒼耳及羧基蒼耳結構式8


◎文╱朱嚴逸

五、中毒之處理

蒼耳子中毒處理方法包括以下要點:3

一、儘速送醫。
二、給予活性碳吸附腸胃道有毒物質。
三、肝明顯損害時給予維生素 B1, B6, B12等保肝,治療期間禁食脂類食物。
四、支持性治療法。
五、毒性物質進入全身循環,必要時給予透析13。

蒼耳子藥材雖然於鄉村草野間唾手可得,但是潛在的毒性若未經適當炮製無法去除,慎勿自行採集入藥,以免造成中毒之遺憾。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張憲昌: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初版。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7:380-381。
2. 張賢哲:道地藥材學圖鑑,再版。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8:978-9,1264。
3. 苗明三:中藥不良反應及救治,初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31。
4. 顏正華:中藥學(上),初版。台北,知音出版社,2003:81-3。
5. Lavault M, Landreau A, Larcher G, Bouchara JP, Pagniez F, Pape PL, Richomme P. Antileishman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xanthanolides isolated from Xanthium macrocarpum. Fitoterapia 2005; 76: 363-6.
6. Obatomi DK, Blackburn RO, Bach PH. Effects of th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verapamil and sulphydryl reducing agent dithiothreitol on atractyloside toxicity in precision-cut reat renal cortical and liver slices. Food Chem Toxicol 2001; 39: 1013-21.
7. Steenkamp PA, Harding NM, van Heerden FR, van Wyk BE. Determination of atractyloside in Callilepis laureola using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sation 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 2004; 1058: 153-62.
8. 阮貴華、李攻科:蒼耳子的化學成分及其分離分析研究進展。中成藥,2008;30:421-6。
9. 顧文君、劉紅春、沈錫中:草藥的肝毒性。世界臨床藥物,2003;24:217-22。
10. 熊穎、劉啟德、密穗卿:蒼耳子化學研究進展。廣東藥學,2005;15:65-8。
11. 王佩、劉恩生:蒼耳子中毒的救治。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04;4:251-2。
12. 張典端:蒼耳子去刺意義的實驗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21:72-3。
13. 高繼寧、錢雅玉、李宜放、杜曉峰、李杰、趙志新:血液透析搶救兒童服蒼耳子致急性肝腎功能衰竭一例。山西醫藥雜誌,1999;28:467。
1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精選本,初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986-91。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18期" 100 / 05.02~100/05.08


蒼耳(散風濕、通鼻竅 )




羊帶


■孔弟子
別名:羊帶來、豬耳、枲耳,蒼耳子,地葵,枲耳,虱麻頭,野加,虱麻草。
藥效:蒼耳子味甘,性溫,有小毒,有發汗,散風濕,通鼻竅之功耳之莖,葉、根味甘、微辣,性溫,有小毒,有解毒,化滯止痛,散之功。方例:
(1)治感冒、風寒頭痛:以蒼耳子配白芷,紫蘇各一,五錢水煎服。
(2)治風濕疼痛,關節拘攣:蒼耳子單味水煎服,或配蒼朮三錢、黃柏二錢水煎服。
(3)治鼻炎,副鼻竇炎:蒼耳子單味研末吞,每次一、五錢、一日二次:或配薄荷、川芎、白芷各一、五錢水煎服。
(4)大腹水腫,小便不利:以蒼耳子灰,葶藶末等分,每服二錢,以水送下,一口二服。
(5)鼻淵流涕:以蒼耳子炒研為末,每湯點服一、二錢。
(6)嗜酒不已:以蒼耳子七枚燒灰灰浸酒中飲之,即不嗜。
(7)治高血壓,糖尿病:蒼耳子或莖葉水煎服。
(8)五痔下血:五月五日採蒼耳莖葉為末水服方寸,甚效。
(9)鼻衄不止:以莖,葉搗汁一小盞服之。
(10)齒風動痛:蒼耳一握,以漿水(煮飯之)煮入鹽含漱。
(11)赤白下痢:蒼耳莖葉不拘多少,洗淨,用水煮爛,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白湯送下。
(12)花蜘蛛咬傷,蛇咬:以鮮草搗汁一盞服,以渣敷患處。
(13)瘧疾久瘧不搓:以鮮草搗汁服。
(14)蛇毒攻腹、口噤眼黑、手足強直:取蒼耳嫩苗一握,取汁和酒溫灌之,以渣敷患傷處。
(15)面上黑斑:以蒼葉焙為末,食後米飲調服一錢一月癒。
(16)濕疹、風疹:以莖葉水煎服,並煎汁外洗患部。
(17)跌打損傷:以根煎酒服。
(18)麻風,疥瘡:根、莖、葉水煎服。

本文轉載自2011/06/09"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